騰衝之圍

騰衝之圍

1944年5月,中國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以6個師的兵力強渡怒江天險,向侵占滇西戰略要塞騰衝達兩年之久的日軍發起全面攻擊。

騰衝攻城戰役歷時42天,遠征軍全殲日軍3000餘人,以全勝戰績收復騰衝。

戰役中,該集團軍9000多名將士英勇捐軀。騰衝之戰的勝利,有力地促進了滇緬戰場的勝利,在中國抗日戰爭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

基本介紹

歷史地位,事件發展,微觀戰史,評價,

歷史地位

騰衝戰役,是中國遠征軍以一個集團軍(5個師)對日軍一個師團的大決戰。自1944年5月11日遠征軍第20集團軍渡越怒江開始,經過艱苦卓絕的反攻高黎貢山作戰、騰衝外圍戰、騰衝圍城攻堅戰,歷時127天,重創日軍第56師團,並在最後決戰中殲滅“騰越守備隊”三千餘人,迫使第148聯隊焚燒軍旗。這是日軍繼松山“玉碎”之後,在“二戰”亞洲戰場上的第二個“玉碎”之戰。中國遠征軍也為此付出了傷亡近2萬人(陣亡9千人)的慘重犧牲。
騰衝之圍
騰衝之戰,創造了抗戰史上的許多“第一”和“之最”:在始自1942年的兩年淪陷期,中國遠征軍曾以師建制部隊在騰衝展開最大規模游擊戰;反攻高黎貢山,創造了在“二戰海拔最高的戰場”(美軍戰史語)上的山地野戰記錄;騰衝圍城作戰,則首開城市攻堅戰之先河,騰衝也因此成為中國在八年抗戰中收復的第一座縣城。
《1944:騰衝之圍》以上中下三部,分別呈現了上述奇異詭譎、波瀾壯闊的戰爭圖景。上部“游擊騰衝”記述的是自1942年5月騰衝淪陷後,圍繞騰衝反攻戰所展開的一系列外圍戰鬥。
中部“海拔最高的戰場”和下部“浴火之城”則記述了自1944年4月至1944年9月曆時5個月,總計大小戰役40餘次的騰衝反攻戰。上中下三部按時間軸,步步推進。其中關於騰衝反攻戰的描述尤為詳細,作戰中的兵力、裝備、氣象、地形地貌,還有時間的緩慢推進——具體到了每一天。
每一場大小戰鬥發生地的方位坐標,敵我的進退迂迴,各股戰鬥力量的人員構成、雙方得到的空中打擊與支援情況,陣亡官兵的數字及修訂,甚至包括日軍殘兵的逃亡路線,都在書中得到了詳細的追蹤呈現。同時,還涉及到敵我雙方的戰鬥作風、戰鬥意志,每一次局部戰鬥的進退得失,雙方指揮員的良苦用心、欲達成的軍事目的等等。

事件發展

1944年,在中國遠征軍的滇西反攻戰場上,日軍的防禦體系有三個支撐點:松山、騰衝、龍陵。當時占據滇西的日軍第56師團代號“龍兵團”。
騰衝之圍
對於這三地之間的關係,一位戰後活下來的日軍軍官將之比喻為“雙頭龍”:松山、騰衝是兩個“龍頭”,龍陵是“龍身”,並沿滇緬公路經芒市、遮放、畹町延伸至緬甸。
遠征軍滇西反攻最後的戰果,就是斬斷了兩個“龍頭”,砸爛了一段“龍身”,最後日軍拖著血肉模糊的“龍尾”退縮到緬甸去了。
繼2009年《1944:松山戰役筆記》面世後,軍史作家余戈今年又推出其“滇西抗戰三部曲”之二《1944:騰衝之圍》。在本書中,講述的是遠征軍斬斷第二個“龍頭”——騰衝的慘烈戰事。

微觀戰史

戰史寫作的“突圍”和“攻堅”之作
在《1944:騰衝之圍》中,余戈延續了由其首倡的“微觀戰史”的研究寫作方法。與一本書可以窮盡五千年戰史的寫法不同,“微觀戰史”可以用一本書甚至好幾本書來寫一場戰事的前因後果,寫具體的戰役和戰術安排,從對雙方兵力、兵員成分、武器裝備和戰鬥力的仔細研判,到對戰場所在地域社會、人文、地理狀況的必要交代,以及對戰事進程中空間坐標、時間節點的格線化標註。
在書中,作者以海峽兩岸和日本、美國的各種戰鬥詳報、地方史志、新聞通訊、戰地電文、“三親者”回憶等材料為基礎,囊括全部核心史料,從文獻爬梳到田野調查,對敵我雙方戰史進行“互參”,嚴格的“史料批判”,戰場時空的“格線化”標定,從帷幄綢繆到前沿戰壕全方位“復盤”與“拼圖”,注重戰術、技術運用並再現戰場生存環境……在全書52章,80萬字的篇幅中,作者以冷靜克制、準確、細緻、緩慢的敘事,真實還原七十年前圍繞滇西小鎮騰衝收復戰而展開的幾乎所有戰鬥,旨在描繪艱辛、繁難、曲折、殘酷的戰爭圖景,使後來者了解“八年抗戰”短短的四個字中所包蘊的一切,理解“艱苦卓絕”的血肉意義。這無疑是是戰史寫作的“突圍”和“攻堅”之作。
騰衝之圍
如《1944:松山戰役筆記》出版後在松山當地成為特別的“導遊手冊”一樣,80萬字的《1944:騰衝之圍》全部記述均能“落地”,並附贈含有精心繪製的35幅地圖和7 9張珍貴歷史照片的獨立圖冊,可供讀者帶著書去現地踏勘尋跡。為此,作者曾八次去滇西戰場,如擬定作戰方案前的“參謀旅行”一樣,拿著軍用地圖走遍了那裡的山山水水,更有四天三夜徒步穿越高黎貢山北齋公房古道的經歷,這些均為本書的品質和誠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評價

從松山到騰衝,再到還要繼續寫下去的龍陵,余戈準備用十餘年時間聚焦於滇西戰場,以“三部曲”描繪出這個局部戰場的“微觀”全景圖,這個事到底有多大價值?
余戈說:“實踐的經驗和體會告訴我,對於戰爭的研究 決不能止步於政治、戰略層面,必須進行戰役、戰術乃至技術層面的考察。”這樣的考察使他能夠見微知著:當他將目光聚焦於滇西戰場的實操環節中,他發現雖然美國與日本處於敵對陣營,但文化思維與做事風格卻更為契合;他們對中國這個合作夥伴/敵人的看法,也驚人地一致。而這某種程度上體現出我們當時與先進國家之間的差距所在。
余戈表示,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 寫的是明朝的歷史,但其落腳點卻是中國現代化的轉型;在研究滇西戰事的過程中,最吸引他的也是“現代化”這個概念——最初是為這個戰場上由美式裝備所武裝的中國軍隊外貌上的現代化所感奮,隨後就在戰事推演中被敵我雙方在殘酷拼殺中的懸殊“比分”所震驚,從而陷入對“人的現代化”的深深困惑和思考之中。
“戰爭與戰場,永遠是檢驗先進與落後的終極平台”,余戈說,“戰爭能力永遠是一個民族的‘元實力’。……戰爭考驗著一個民族素質的現代化程度,而且是最核心的那部分,比如理性、認真、嚴謹、堅忍的作風;轉換至和平歲月,你就會發現它也是現代企業最推崇的信條。那個在流水線上經受了此種檢驗的他國員工,一轉身就可能在戰場上成為你的勁敵。”——正是對這些問題的思考,使得閱讀本書很自然就能打通近七十年的時空,使那段遠去了的戰爭帶出強烈的現實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