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鳥

駭鳥

駭鳥(學名Phorusrhacidae)是一類大型的肉食性的鳥類,於6200萬-200萬年前新生代南美洲是非常普遍的獵食者。現今最接近它們的親戚是鶴科。駭鳥又名恐怖鳥,鳥型肉食類動物,跟劍齒虎同一個時期,它跟劍齒虎一樣是獨居型動物,天敵是狼群,生存於距今2700萬年到150萬年間,它們約有1-3米高。恐怖鳥的腿骨堅硬、肌肉強壯,可以完全擊碎中等大小獵物的骨骼,然後慢慢地吸食獵物骨骼中富含營養的骨髓。奔跑速度相當快,據科學家估計,恐怖鳥跑速可達每小時97公里,並認為駭鳥的滅絕跟狼群和災難有關。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駭鳥
  • 拉丁學名:Phorusrhacidae
  • 別稱:獵食鳥、恐怖鳥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鶴形目
  • :駭鳥科
  • 亞科雷鳴鳥亞科   巴塔哥尼亞鳥亞科
  • 分布區域:南美洲,北美洲
  • 英文名:Terror bird
  • 生存年代:新生代6200萬年至200萬年前
  • 身長:3至7米
  • 身高:1至3米
  • 體重:300公斤
  • 學名:Phorusrhacidae
簡介,習性,駭鳥的滅絕,

簡介

泰坦巨鳥(Titanis walleri)是駭鳥中一種最大、唯一一種在南美洲以外的北美洲發現的物種。於6200萬-200萬年前新生代的南美洲是非常普遍的獵食者。它們約有1-3米高。現今最接近它們的相信是叫鶴科。
在300萬年前形成巴拿馬地峽時出現南北美洲生物大搬風,它是當中唯一的大型獵食者。
駭鳥
泰坦巨鳥的祖先不明,不過可以知道在北美洲會有更多發現。駭鳥其下有5個亞科,包含了13個屬及17個種。如雷鳴鳥亞科(Brontornithinae)雷鳴鳥屬(Brontornis)梅氏雷鳴鳥(B. burmeisteri)
PhysornisP. fortis副雷鳴鳥屬(Paraphysornis)巴西副雷嗚鳥(P. brasiliensis)恐鶴亞科(Phorusrhacinae)恐鶴屬(Phorusrhacos)長腿恐鶴(P. longissimus)泰坦鳥屬(Titanis)
泰坦巨鳥(T. walleri)巴塔哥尼亞鳥亞科(Patagornithinae)巴塔哥尼亞鳥屬(Patagornis)等。

習性

駭鳥的體型巨大,是高階的獵食者,且與其他可怕的肉食性動物一同棲息。它們的翼演化成像肉鉤的結構,可以像手臂般伸出,能協助狩捕獵物。大部份細小及一些大型的物種相信善於奔跑。駭鳥的腳上長有利爪,它們很可能先用鉤狀的喙給獵物致命 一擊, 再用爪子將獵物殺死。它們也可能是將獵物咬住後摔打,使獵物的脊椎斷掉。
駭鳥
駭鳥其下有5個亞科,包含了13個屬及17個種。
雷鳴鳥亞科(Brontornithinae)
雷鳴鳥屬(Brontornis)
梅氏雷鳴鳥(B. burmeisteri)Physornis
駭鳥
P. fortis
副雷鳴鳥屬(Paraphysornis)
巴西副雷嗚鳥(P. brasiliensis)
恐鶴亞科(Phorusrhacinae)
恐鶴屬(Phorusrhacos)
長腿恐鶴(P. longissimus)
Devincenzia
D. pozzi
泰坦鳥屬(Titanis)
泰坦巨鳥(T. walleri)
巴塔哥尼亞鳥亞科(Patagornithinae)
巴塔哥尼亞鳥屬(Patagornis)等

駭鳥的滅絕

有關駭鳥滅絕的原因有2個:
  1. 駭鳥繁殖後代是產卵孵化,在地面上的鳥蛋對狼等食肉動物具有很大的誘惑力;而且,駭鳥是單獨狩獵,群體生活的狼可以一起制服駭鳥。
  2. 駭鳥的祖先疑似是霸王龍,所以它們繼承了恐龍的一部分基因,就是對氣候敏感、適應能力差,在氣候變化後,食物短缺、生活環境改變,駭鳥未能及時適應,所以滅亡了至今還沒有研究出它滅亡的真正原因,不過目前為止只有這兩種原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