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馬國

地近北海(北冰洋)。氣候寒冷,積雪極深。天暖以人及馬挽犁種五穀。好漁獵,以魚、鹿、獺、貂、鼠等肉充飢。以皮為衣服。唐永徽中,遣使朝賀。駁馬國就是後來曷刺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駁馬國
  • 外文名稱:不詳
  • 釋義:古代部落
  • 文獻記載:《文獻通考·卷348》 
歷史溯源,文獻記載,

歷史溯源

《新唐書·回鶻下》載:“又有駁馬者,或曰弊剌,曰遏羅支,直突厥之北,距京師(長安)萬四千里。隨水草,然喜居山,勝兵三萬。地常積雪,木不雕。以馬耕田,馬色皆駁,因以名國雲。北極于海,雖畜馬而不乘,資湩酪以食。好與結骨戰,人貌多似結骨,而語不相通。皆劗發,樺皮帽。構木類井幹,覆樺為室。各有小君長,不能相臣也。’’《唐會要·卷一百》:“駁馬國。其地近北海。在突厥北。去京師一萬四千里。經突厥大部落五所乃至。勝兵三萬。馬萬匹。地寒。至冬積雪。樹木不沒者一二尺。至雪消。逐陽坡。以馬耕種五穀。馬色並駁。故以駁馬國為國號。其使雲去鬼國六十日行。其國人夜遊晝隱。眼鼻耳與中國人同。口在項上。土無米粟。噉鹿與蛇。
永徽二年十一月。朝貢使至。“駁馬,其地近北海,去京萬四千里,經突厥大部落五所乃至焉。有兵三萬人,馬三十萬匹。其國以俟斤統領,與突厥不殊。有弓、箭、刀、槊、傍排,無宿衛隊仗,不行賞賜。其土境東西一月行,南北五十日行,土地嚴寒,每冬積雪,樹木不沒者才一二尺。至暖消,逐陽坡(浦波反),以馬及人挽犁種五榖,好漁獵,取魚鹿獺貂鼠等肉充食,以其皮為衣。少鐵器,用陶瓦釜及樺皮根為盤碗。隨水草居止,累木為井欄,樺皮蓋以為屋,土床草蓐,如氈而寢處之,草盡即移,居無定所。馬色並駁,故以名雲。其馬不乘,但取其乳酪充餐而已。與結骨數相侵伐,貌類結骨而言語不相通。唐永徽中遣使朝賀(突厥謂駁馬為曷刺,亦名曷刺國)。

文獻記載

《文獻通考·卷348》 “駁馬,其地近北海,去京萬四千里,經突厥大部落五所乃至焉。有兵三萬人,馬三十萬匹。其國以俟斤統領,與突厥不殊。有弓、箭、刀、槊、傍排,無宿衛隊仗,不行賞賜。其土境東西一月行,南北五十日行,土地嚴寒,每冬積雪,樹木不沒者才一二尺。至暖消,逐陽坡(浦波反),以馬及人挽犁種五榖,好漁獵,取魚鹿獺貂鼠等肉充食,以其皮為衣。少鐵器,用陶瓦釜及樺皮根為盤碗。隨水草居止,累木為井欄,樺皮蓋以為屋,土床草蓐,如氈而寢處之,草盡即移,居無定所。馬色並駁,故以名雲。其馬不乘,但取其乳酪充餐而已。與結骨數相侵伐,貌類結骨而言語不相通。唐永徽中遣使朝賀(突厥謂駁馬為曷刺,亦名曷刺國)。
鬼國在駁馬國西六十日行。其國人夜遊晝隱,身著渾剝鹿皮衣,眼鼻耳與中國人相同,口在項上,食用瓦器。土無米粟,啖鹿豕及蛇。駁馬國南三十日行至突騎施,二十日行至鹽漠念咄六闕俟斤部落,又北八日行至可史檐部落。其駁馬、鹽漠並無牛羊雜畜。其婚姻嫁娶與突厥同。土多松、樺樹,每年稅貂獺青白二鼠皮以奉酋長。”《文獻通考·卷348》
曷剌國----即駁馬(或駁、駁皆可),為古突厥北部部落之一 。近北海(貝加爾湖Oz.Baykal)。因其“馬色並駁”,故名;突厥為駁馬為曷剌,亦名赫拉國。又名弊剌、羅支。永徽中,與唐通史。有人疑為拔悉蜜之異譯。《中國歷史大辭典》(音序版-2007年版第468頁)。駁或駁在《山海經》里也有多處記載,如《山海經-海外北經》里記載到“北海內有獸其狀如馬,名曰騊駼。有獸焉,名曰駁,狀如白馬,鋸牙,食虎豹。有素獸焉,狀如馬,名曰蛩蛩。有青獸焉,狀如虎,名曰羅羅。”郭郛在 《山海經注證》對“駁”的表述如“食虎豹”解釋為馬收威脅的一種自我防衛,即後馬蹄蹬出。此種馬在防衛上必然有極強的特徵,我們今天之所用“駁論”中“駁”的字應該就是來源於此特點[目前郭郛將騊駼解釋為普氏野馬(Equus przewalskii)但“駁”卻不明確,可能也是對同一種野馬的不同稱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