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時

馮時,1958年10月生於北京市。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考古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考古學報》副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郭沫若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理事等職。

201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新增選學部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馮時
  • 出生地:北京市
  • 出生日期:1958年10月
  • 性別:男
人物簡介,一、天文考古學研究,二、商周年代學研究,三、古文字學研究,主要研究方向,

人物簡介

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特殊學科“古文字學”學科帶頭人,《考古學報》副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理事,中國郭沫若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文字博物館專家委員會委員等職。主要研究領域為古文字學和天文考古學,並廣涉商周考古學、天文年代學、先秦史、古代思想史、歷史文獻學及科技史。出版學術著作10部,發表論文百五十餘篇,主編《金文文獻集成》。主要學術貢獻可歸納為如下三個方面。

一、天文考古學研究

考古學是利用先民留棄的遺蹟遺物重建古代社會歷史的學科,而就一部完整的社會歷史而言,對上古宇宙觀的鉤沉顯然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如果我們將以文字的形式系統記錄古代思想視為文明產生之後相對晚近的事情的話,那么運用考古資料探索上古宇宙觀無疑可以幫助我們重構早期文明時期甚至前文字時代的思想歷史。由於天文源自先民對於人與天的關係的理解,因此,上古宇宙觀的考古學研究幾乎成為解決上古形上思想問題的唯一途徑,這個工作對於傳統的考古學、歷史學甚至其他相關學科的研究,都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視角與詮釋方法。自1990年以來陸續發表的《河南濮陽西水坡45號墓的天文學研究》(1990)、《中國早期星象圖研究》(1990)、《紅山文化三環石壇的天文學研究—兼論中國最早的圜丘與方丘》(1993)、《殷卜辭四方風研究》(1994)、《史前八角紋與上古天數觀》(1997)、《<堯典>曆法體系的考古學研究》(1999)、《古代天文與古史傳說》(2000)、《古代時空觀與五方觀念》(2005)、《洛陽尹屯西漢壁畫墓星象圖研究》(2005)、《天文考古學與上古宇宙觀》(2010)、《上古宇宙觀的考古學研究——安徽蚌埠雙墩春秋锺離君柏墓解讀》(2011)、《陶寺圭表及相關問題研究》(2011)等一系列論著,利用考古資料探討上古天文學與宇宙觀,於諸多問題顛覆了以往的舊有認識,為傳統的考古學與歷史學研究開啟了新的風氣。
天文考古學是一門通過對古人的天文觀測活動或受某種傳統天文觀所支配而遺留的遺蹟、遺物及文獻的天文學研究,進而探索人類歷史的學科。所撰學術專著《中國天文考古學》(2001、2007、2010),以開創性的研究成為該學科領域的奠基之作。作者以考古資料、古文字和古文獻資料為基礎,綜合考古學、古文字學、古文獻學、民族學和天文學研究,系統探討了中國自新石器時代以降的天文考古學問題,揭示了古代先民在天文學領域取得的突出成就,闡釋了科學技術與傳統文化的相互作用和影響,以及天文學起源與文明起源的相互關係,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初步建立了中國天文考古學體系,不僅建構了客觀審視古代社會的知識背景和認識基礎,為研究中國文明的起源開闢了新途徑,同時也成為近百年有關中國天文學史研究的重大突破,榮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五屆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
天文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淵藪,涉及古代時空觀、政治觀、宗教觀、祭祀觀、禮儀制度、哲學觀乃至科學觀的形成,這意味著天文考古學研究提供了從本質上解讀中國傳統文化的可能。所撰學術專著《中國古代的天文與人文》(2006、2009),綜合考古學、古文字學和古文獻學資料,從天文考古學的角度探討中國傳統文化諸核心內涵的形成背景與發展基礎,闡釋傳統時空觀與時空關係,傳統政治觀的時代特色,原始宗教觀的基本內涵,禮儀制度的發展演變,古典哲學的思辨基礎,以及古代天文學對古代科學的促進,多發前人所未發,為考古學及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特別是上古宇宙觀的探索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2005年在台北錢穆故居

二、商周年代學研究

年代學是古史重建的基石,而出土文獻則是解決商周曆法與年代問題的直接史料。所撰《百年來甲骨文天文曆法研究》(2011)學術專著以及以《殷歷歲首研究》(1990)、《殷歷月首研究》(1990)、《殷歷季節研究》(1992)、《殷歷武丁期閏法初考》(2004)、《殷代紀時制度研究》(2006)、《殷卜辭乙巳日食的初步研究》(1992)、《晉侯穌鐘與西周曆法》(1997)、《西周金文月相與宣王紀年》(2006)為代表的一系列論作,利用甲骨文、金文資料,全面系統地研究了商周天文曆法的若干重要問題,為重建商周年代和歷史奠定了基礎。
2009年在香港中文大學做學術報告

三、古文字學研究

古文字材料由於直出先民之手,對於古代歷史的研究,具有基本史料及考古資料所無可替代的價值。一字之考釋不僅有裨國小,甚至可以重興湮滅的制度與觀念。在古文字研究方面,全面涉獵先秦古文字的各個領域,並於古文字考釋工作的同時,更注意利用新石器時代文字、商周甲骨文、商周金文和戰國文字資料解決先秦古史問題,涉及中國古代文明與文字的起源,商周政治史、軍事史、經濟史、思想史和科技史等諸多問題的探索,尤重古代制度史的建設,其中部分成果輯為《古文字與古史新論》(2007)。所撰《中國古文字學概論》(2013)全面系統地論述了中國文字的發展歷史,古文字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釋讀古文字並考證史料,提出諸多重要見解。
有關文明起源與文字起源的研究,以《山東丁公龍山時代文字解讀》(1994)、《文字起源與夷夏東西》(2002)、《試論中國文字的起源》(2008、2009)為代表的論作,不僅利用古彝文成功解讀了新石器時代的古老文字,而且深入分析了早期文字的研究方法和相關理論問題,破除了文字起源研究長期固守的漢字一統的傳統觀念,為中國文明的起源以及與此有關的一系列問題的探索建立了新的研判標準和研釋方法。
所撰《夏社考》(2002)、《“文邑”考》(2008),通過將出土文獻、殷商甲骨文、金文及考古資料相互印證,首次根據相當於夏代早期的出土文字資料證明了夏王朝存在的事實,從而使夏文字及夏王朝均得到了明確證認,並繩正三代京邑的制度史問題,成為考古學和先秦史研究的重要突破。
有關古代思想史及先秦文獻的研究,以《天地交泰觀的考古學研究》(2005)、《 公盨銘文考釋》(2003)、《西周金文所見“信”、“義”思想考》(2005)、《戰國楚竹書<子羔·孔子詩論>研究》(2004)、《孔子正<詩>與<詩>教之重建》(2006)、《戰國竹書<內禮>考釋》(2010)、《儒家道德思想淵源考》(2003)、《清華<金滕>書文本性質考述》(2011)、《<鄭子家喪>與<鐸氏微>》(2012)、《<周易>乾坤卦爻辭研究》(2010)、《<太一生水>思想的數術基礎》(2004)為代表的一系列論作,根據對出土文獻與考古資料的綜合分析,對易學思想及儒道哲學的本源進行了系統研究,其方法和觀念都具有開創性。
有關古代制度史的研究,涉獵廣泛。如以《二里頭文化“常旜”及相關諸問題》(2010)、《我方鼎銘文與西周喪奠禮》(2013)研討三代喪葬制度,以《殷代占卜書契制度研究》(2007)研討商代占卜與書契制度,以《坂方鼎、榮仲方鼎及相關問題》(2006)研討商代周祭制度與西周賓禮,以《殷代女師制度考》(2011)研討商代教育制度,以《殷田射御考》(2009)、《殷代田禮獻牲考》(2010)研討商代田獵制度,以《殷代農季與殷歷歷年》(1993)、《商代麥作考》(2005)研討商代農作制度,以《古文字所見之商周鹽政》(2009)研討商周鹽政制度,以《史牆盤銘文所見西周政治史》(2012)研討西周政治制度,以《叔夨考》(2002)研討西周爵祿制度,以《前掌大墓地出土銅器銘文匯釋》(2005)研討西周家族與宗法制度,以《琱生三器銘文研究》(2010)研討西周鄉飲酒禮,以《曾侯乙編鐘的所謂“變宮”問題》(1986)研討先秦樂律制度,以《新莽封禪玉牒研究》(2006)研討古代封禪制度。凡此都對相關問題提出了新的思考。
馮時

主要研究方向

從事古文字和天文考古學研究,發表論著、論文70餘種。入載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世界名人錄》及美國傳記協會《世界五百名人錄》。在天文考古方面將中國天文考古學有確證可考的歷史自過去的公元前1000年提前至公元前4500年。所撰《中國天文考古學》在理論與實踐方面初步建立了中國天文考古學體系。為中國文明起源的研究開闢了新的途徑。主要代表作:《中國天文考古學》、《中國古代的天文與人文》、《出土古代天文學文獻研究》、《古文字與古史新論》、主編《金文文獻集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