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慶凌

馮慶凌

男,現居綏化。學者,中國古代文學史專家,花間詞學術勁旅,綏化學院中文系教授。1985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分配至綏化師範專科學校中文系任教,曾任中國古代文學教研室主任多年,現為綏化學院中文系教授,主要講授中國古代文學主課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馮慶凌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黑龍江肇州
  • 出生日期:1962
思想,作品,評論,

思想

馮慶凌,認為中國古代文學思想是在古代文學創作實踐的基礎上產生的,反對又深刻影響了古代文學的創作走向。課題要研究古代文學創作與文學思想發展之間的複雜而微妙的關係。研究它們之間是如何互動、互補、互相促進,互相作用的。關於二者的關係,他有深入、細緻、具體入微的研究。主和促罪贈持並參與省教育廳科研立項多項,發表《〈花間詞〉抒寫閨怨模式例說》(《東北師大學報》1997年2月)、《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目的在元明清文學中的實現》、《〈人間詞話〉中的李煜論 》等學術論文多篇。

作品

馮慶凌,其《女性美的迷失與再現--明代小說女性形象漫論》(《綏化學院學報》、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2005 Vol.25 No.3 P.58-61)摘要:“明初至明中葉,傳統文學中的女性美迷失了.具體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為例,至明中晚期,這種女性美又得以再現,具體以<三言>與<二拍>為例棄臘幾,對於這種現象,僅以社埋檔禁市會現實、社會思潮來解釋是很難令人信服的.要探討這一問題,除上述兩點外,更應從小說的體裁自身發展來看這一問題,更多地從小說題材特點去分析這一問題,並且要注意某些共名人物形象的流變過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揭示出明代小說女性美的迷失與再現的原因.(分類號:I206.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盼諒編號:1004-8499(2005)03-0058-04)”。

評論

馮慶凌,《戲曲教學要注重體驗法》(《中國教育報》)云:“中國古代文學的戲曲教學可說是一個難點。首先與戲曲這種特殊體裁有關。戲曲是一種綜合性的舞台表演藝術,要講究唱、念、做、打等舞台表演手段。除了唱詞和念白外,戲劇還要有舞台動作、表情及舞台效果的說明,而我們所面對的則是一部部案頭讀本,平面的文字與立體的舞台表演之間存在著很大的距離,許多舞台動作與效果不是我們僅僅通過文字就可以體會得到的。其次,戲曲本身就是通俗文學的一種形式,其通俗化、口語化的說白與唱詞,因時代差異,給學生帶來了理解上的障礙;同時,戲曲的語言又是詩化的語言,要有轍、韻和調婚雄再的限制,而這種限制,精故項又不可避免地影響著文字的表達效果。 另外,中國的戲曲形成於宋元之際,有一些蒙古族及其他少數民族的語言摻雜其中,甚至有的少數民族語言一直沿用到清代的戲曲之中,這也給我們的學生帶來了理解上的困難。 《西廂記》是一部喜劇,但在她的喜劇因素中有著濃重的悲劇色彩。既然是一個悲情很重的戲劇,她又是如何走向大團圓的喜劇性結局的呢?如《長亭送別》一折戲的開頭是崔鶯鴉去棗鶯的一段唱詞: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