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赫迪陵墓

馬赫迪陵墓(Mahdi’sTomb”。位於恩圖曼城東,尼羅河西岸,是為紀念民族英雄馬赫迪而修建的紀念館。馬赫迪陵墓是一座伊斯蘭風格的淡黃色建築,高40多米,直徑20多米,中間為銀灰色錐形圓頂,周圍環繞著4個小型圓頂,樣式與主圓頂相同,金碧輝煌,雄偉壯觀。1898年,英國殖民軍捲土重來,挖開馬赫迪陵墓,悍然將遺體拋入河中。現陵墓里陳列有雕刻精緻的馬赫迪棺槨、畫像以及他領導蘇丹人民武裝鬥爭的實物、圖片、資料等。其中有一桿錚亮長矛,就是當年刺死戈登的銳利武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赫迪陵墓
  • 外文名:Mahdi’sTomb
  • 地理位置:恩圖曼城東
  • 顏色:淡黃色
  • 高度:40多米
  • 直徑:20多米
陵墓簡介,簡述,外觀,棺槨,人物概述,人文環境,概況,歷史,歷史意義,

陵墓簡介

簡述

馬赫迪陵墓位於蘇丹名城恩圖曼,在白尼羅河左岸同青尼羅河匯合處,隔河與首都喀土穆相望,構成首都“三鎮”,河上有三橋飛架,將三鎮連成一片。它是通向埃及的公路起點和水陸轉運站,也是蘇丹的經濟與貿易中心,同時也是一座風光秀麗的旅遊城市。恩圖曼城內綠意蕩漾,那繁茂的檸檬樹、挺拔的椰棗樹、高大的棕櫚樹和宛如綠色大傘的阿拉伯橡膠樹,鱗次櫛比,使遊人觸目所及都是豐沛的綠色,心境格外明朗與欣喜。在這座城市的東南隅,有一座伊斯蘭教風格的雄偉建築分外引人注目,這就是馬赫迪陵墓(Mahdi’sTomb),它是蘇丹人民為紀念民族英雄馬赫迪而修建的紀念館。這座建築所蘊含的歷史意義使每一位到蘇丹的遊客都要來此參觀,在讚嘆建築本身的魅力時,引發對歷史的思索,並獻上對英雄的敬佩與悼念。

外觀

馬赫迪陵墓是一座銀灰色與淡黃色相間的石砌建築,高達40多米,直徑20多米。座基是淡黃色的立方體,座基的每面牆壁上鑿有9個拱形窗洞,頂部有銀灰色的彩陶貼面。宮室是八面體,也呈淡黃色,每面牆上各開一座銀灰色的拱形雙扇窗。陵墓上部是一座銀灰色的錐形圓頂,頂部中央是一座銀灰色金屬小塔。主圓頂周圍有4座涼亭相護,它們坐落在座基的四角上,底部是四根銀灰色柱子,中間是淡黃色拱形門洞,頂部則是銀灰色的錐形小圓頂,式樣與主圓頂相同,猶如眾星捧月,星月增輝。整座建築外觀均衡、協調,色調純淨明麗又富含變化,尤其在燦爛陽光的照耀下,更顯得雄偉壯麗。

棺槨

馬赫迪的棺槨停放在宮室的大廳中央,雕刻得非常精緻,四周圍以欄桿。欄桿外立有一塊石碑,上面鐫刻著馬赫迪的家譜

人物概述

穆罕默德·艾哈邁德·馬赫迪(1840~1885年)出生於一個造船工人家庭,這個家庭很久以來就以先知的後裔而聞名。艾哈邁德從兒童時起,就不想像父兄一樣學習造船手藝,而是想讀書,當個學者。他從小到大所接受的都是傳統回教教育,並最終成為神秘主義者及禁慾苦修者。在與他的宗教導師發生衝突之後的幾年裡,艾哈邁德聲譽日隆,吸引了日漸增多的虔誠蘇丹隨從者。在去科爾多凡的旅行中,他獲得了宗教權貴們的廣泛支持,這使他增強了鬥爭的信心。1881年6月,他在阿巴島的僻靜處所,宣稱自己是“久被期待的救世主”,也就是前來恢復回教原有純淨的末世救贖人物。此後,他對總督的勸導毫不理會,莊嚴宣布:除了受命於神的權威之外,不承認任何權威。”此舉迎合了當時蘇丹人在不滿久受埃及壓迫與親西方統治的情況下所產生的期待。面對總督的討伐,艾哈邁德率領用刀劍、長矛和棍棒裝備起來的300多名信徒,在阿巴島嚴陣以待,並在這一天——1881年8月12日,亮出自己的旗幟:“先知的哈里發——穆罕默德·馬赫迪。”(“馬赫迪”在阿拉伯文里意為“被神正確引導的人”,引伸為救世主。在伊斯蘭教國家裡,常有人以此作為反封建、反侵略的思想武器和組織形式。)穆罕默德·馬赫迪的名字從那時起就成了蘇丹人民反對國內外敵人的鬥爭的旗幟。起義者把這個名字刻在印章上,用它來發布命令。 馬赫迪起義軍旗開得勝,再戰告捷,三戰凱旋,如有神助,馬赫迪的聲望倍增。連英國政府官員在給政府的報告裡也說:“一個完全擁有充分武器、彈藥、金錢和士兵的政府,卻被一個卑微的普通苦修僧完全打敗而陷於癱瘓。要不是有的直接干預,怎么會有這樣的結果?”
馬赫迪陵墓馬赫迪陵墓
馬赫迪陵墓馬赫迪陵墓
支持埃及當局的英國政府唯恐馬赫迪起義會損害自己的利益,決定調兵遣將去鎮壓馬赫迪運動。然而,他們所派去的“名人良將”,全部無濟於事。無奈,英國遠征軍只好撤退。馬赫迪軍隊取得了對英帝國主義戰爭的輝煌勝利。然而,就在蘇丹獨立武裝鬥爭正在發展壯大的關鍵時刻,馬赫迪卻於1885年6月22日病逝在恩圖曼堡。他的最親密的戰友阿卜杜拉·馬赫迪接過他未竟的事業,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定都恩圖曼
1896年,不甘失敗的英國殖民者捲土重來,於1898年9月2日攻陷恩圖曼。英軍入城後,燒殺搶掠,並悍然挖開了馬赫迪的陵墓,把馬赫迪的遺體拋入河中。

人文環境

概況

恩圖曼位於非洲東北部,紅海西岸,是非洲面積最大的國家。北鄰埃及,西接利比亞、查德中非共和國,南毗剛果(金)、烏干達肯亞,東壤衣索比亞、厄利垂亞。東北瀕臨紅海,海岸線長約720公里。蘇丹全國氣候差異很大,自北向南由熱帶沙漠氣候向熱帶雨林氣候過渡,最熱季節氣溫可達50℃,全國年平均氣溫21℃,長年乾旱,年平均降雨量不足100毫米。蘇丹地處生態過渡帶,極易遭受旱災、水災和沙漠化。尼羅河谷縱貫中部;青、白尼羅河匯合處一帶土質最肥沃;巨大的尼羅河上游盆地占國土南部,地勢低平,水網密集,沼澤廣布。尼羅河谷以東多丘陵、山地,以西為海拔700-1,000米的廣闊高原。最高點為南部邊境的基涅提山,海拔3,187米。全境終年炎熱。年降水量自北向南由20毫米遞增至1,000毫米以上。
馬赫迪陵墓馬赫迪陵墓

歷史

早在4000年前就有原始部落居住。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000年為古埃及的一部分。公元前750年努比亞人在蘇丹建立了庫施王國。公元6世紀蘇丹進入基督教時期。公元13世紀阿拉伯人征服蘇丹,伊斯蘭教得以迅速傳播,在15世紀出現了芬吉和富爾伊斯蘭王國。公元16世紀被併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勢力範圍。英國於19世紀70年代開始向蘇丹擴張。1881年,蘇丹宗教領袖穆罕默德·艾哈邁德領導民眾開展反英鬥爭,於1885年建立了馬赫迪(即“救世主”)王國。1899年蘇丹成為英國和埃及的共管國。1953年建立起自治政府。1956年1月1日宣布獨立,成立共和國。1969年5月25日,尼邁里軍事政變上台,改國名為蘇丹民主共和國。1985年4月6日,達哈卜軍事政變上台,改國名為蘇丹共和國。1986年4月蘇丹舉行大選,薩迪克·馬赫迪出任總理。1989年6月30日,巴希爾軍事政變上台,成立“救國革命指揮委員會”(簡稱“革指會”)。1993年10月,革指會解散,巴希爾改任總統,並在1996年3月和2000年12月的總統大選中連任。

歷史意義

在馬赫迪陵墓中,還陳列著馬赫迪起義的珍貴文物、資料和圖片,其中有書寫著“先知的哈里發——穆罕默德·馬赫迪”的殷紅色的起義軍戰旗,起義軍戰士穿戴的白袍、白頭巾、腰帶、斗篷和使用過的劍、矛、棍棒等。在陳列品中,有一桿亮錚錚的長矛和一件黃袍馬褂特別引人注目。長矛是刺死英國殖民者戈登的銳利武器,而黃袍馬褂則是中國清朝皇帝賜給戈登的,以嘉獎他配合李鴻章殘酷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功勞”。戈登不僅是剿滅中國農民起義的幫凶,而且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還是搶掠和焚毀中國圓明園的強盜。1874年,戈登又成為英國派駐蘇丹的殖民總督,以鎮壓馬赫迪運動,從埃及手中奪取蘇丹,建立一個形式上獨立而實際上屬於英國的殖民地。1885年1月底,馬赫迪起義軍攻陷喀土穆,粉碎了戈登的迷夢。在總督府的樓梯口,起義軍戰士用鋒利的長矛刺死了這個殖民主義的劊子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