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西鄉

馬西鄉

馬西鄉地處文水西南邊界,國土面積84平方公里,有12000餘人,境內山多、地少、缺水,蘊藏著豐富的煤、石灰岩等礦產資源。

馬西鄉是文水山區鄉鎮之一,革命聖地,文水的“小延安”,現在是本縣的石灰石主要產區。

馬西人性格淳樸,待人和善。

馬西鐃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馬西鄉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山西呂梁
  • 地理位置:文水縣西南
  • 面積:85.1平方公里
  • 人口:12000
  • 方言:馬西話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歷史沿革,交通狀況,馬西汾酒,礦產資源,文化底蘊,教育方面,文化事業,衛生事業,基礎設施,經濟建設,行政區劃,脫貧攻堅,

歷史沿革

文水縣轄鄉。1958年建燈塔公社,1961年更名馬西公社,1984年改馬西鄉。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0公里。面積85.1平方公里,人口1.2萬。馬段公路過境。轄馬西、穆家寨、河西、神堂、牛家垣、康家堡、赤峪、孝子渠、南武家坡、大南峪、小南峪、中渠12個村委會。鄉鎮企業以建材、煤炭為主。農業主產小麥、玉米、穀子。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12435。子夏山位於本鄉,是文水著名的石子出產地和文化名山。

交通狀況

交通方便,有兩條公路分別在孝義鎮和仁岩連通307國道。
夏汾高速公路穿過馬西村,穆家寨。
沿高速公路走向正在修建太中銀鐵路,2010年8月通火車。

馬西汾酒

馬西村離著名的杏花村三十餘里。以清香型白酒為主,坐落在馬西村西南是著名的白玉酒廠是山西省汾酒集團位於文水縣的分廠。本村由於獨特的氣候環境和水資源,本村的酒一直以工藝精湛,源遠流長,素以入口綿、落口甜、飲後余香、回味悠長特色而著稱。

礦產資源

境內山多、地少、缺水,蘊藏著豐富的煤、石灰岩等礦產資源。

文化底蘊

馬西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革命老區,擁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項。史書記載春秋時期,孔子七十二賢弟子子夏曾在本境設壇講學,有唐代唐僧師徒四人取經途中避雨遺址隱唐洞,抗戰年代是中共文水縣委的駐地,湧現了23位建國前革命烈士。
子夏洞子夏洞

教育方面

為整合全鄉教育資源、最佳化學校布局投資300餘萬元,修建了馬西寄宿制中學。籌集690萬元,動工興建馬西寄宿制國小,中考成績連續八年位列全縣三甲。

文化事業

左家拳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馬西鐃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批覆,使祖輩留給我們的財富得到有效的保護和挖掘,全鄉建成高標準鄉鎮文化站1所,配套村文化圖書室3個。
左家拳創始人左二把左家拳創始人左二把

衛生事業

截止09年,11個村都修建了村衛生所,其中5個村正在完善配套中,方便了人民民眾就醫看病。全鄉農村新型醫保參合率達90%以上。
馬西醫院於2011年開設精神科,是鄉鎮醫院開設精神科的先驅。

基礎設施

2009年我鄉爭取上級補助55萬元。實施飲水安全工程2個,解決2600人吃水問題,籌集620萬元,實施暢通工程3項,修建水泥路26公里。11個村全部通水泥路,解決了民眾行路難的問題。

經濟建設

結合馬西實際,農業以乾果、小雜糧為主。09年發展優質核桃1000畝,成立小雜糧農民經濟合作社3個,推出小米品牌2個,黃豆品牌1個。工業依託豐富的石灰岩資源,經縣政府批准,設立馬西建材工業園區,整合27戶加工企業成立三大公司。目前各項審批建設工作正在推進之中。在取締全鄉140餘戶中小石灰窯的基礎上,興建環保石灰廠三戶。

行政區劃

馬西村、神堂村、穆家寨村、河西村、牛家垣村、康家堡村、孝子渠村、赤峪村、中渠村、南武家坡村、大南峪村、小南峪村。

脫貧攻堅

馬西鄉作為文水縣脫貧攻堅的主戰場,長期以來,在縣委、縣政府堅強領導下,鄉黨委、政府主動扛起脫貧攻堅主體責任,始終堅持把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村如期退出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抓,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精確瞄準“兩不愁、三保障”退出目標,因村、因戶、因人靶向施策,通過產業扶貧(馬西村500頭育肥牛養殖項目、河西村5000頭生豬養殖項目,同時,其餘6個貧困村也已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主體的格局,如:孝子渠村依託紅薯種植,赤峪村小雜糧種植,牛家垣村核桃種植)、生態脫貧、教育扶貧、金融扶貧(申請小額貸款)、勞務輸出(通過護理護工培訓、駕駛技能培訓、呂梁山護工培訓等方式實現就業)、政策兜底(發放低保金、五保金、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發放)等方式,使我鄉貧困戶在2017年全部脫貧,8個村全部退出貧困村,村集體經濟全部破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