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褂

馬褂

馬褂,舊時男子穿在長袍外面的對襟的短褂,因著之便於騎馬,故名。

清代初期,馬褂為一般士兵穿著,至康熙時期富貴之家也有穿者,之後逐漸成為一種便服。馬褂樣式有琵琶襟、大襟、對襟三種,結構多為圓領,對襟、大襟、琵琶襟(又稱缺襟)、人字襟,有長袖、缺袖、大袖、窄袖,均為平袖口,不作馬蹄式,馬褂的領袖之邊多有鑲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褂
  • 起源時期:清代初期
  • 樣式:琵琶襟、大襟、對襟
  • 價值:中國古代服飾文化中的瑰寶
起源發展,製作工藝,特點,款式,樣式,用料,文化特徵,社會影響,

起源發展

清代初期,馬褂為一般士兵穿著。
馬褂馬褂
馬褂主要是為了便於騎馬,滿人初進關時,只限於八旗士兵穿用,直到康熙雍正年間,才開始在社會上流行,以後逐漸成為一種便服。乾隆時曾流行毛朝外的皮馬褂,均用珍貴裘皮,非一般人所能置。
清末時,內穿長袍或長衫、外套黑色暗花紋對襟馬褂儼然已經是社會主流的“正裝”裝束。
民國元年(1911年),北洋政府在頒布的《服制案》中將長袍馬褂列為男子常禮服之一。
民國十八年(1929年),國民政府公布的《服制條例》再次將藍長袍、黑馬褂列為“國民禮服”。
新中國成立後,馬褂已經逐步被中國人民擯棄,之後馬褂又以“唐裝”的名稱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中。

製作工藝

特點

馬褂是一種穿於袍服外的短衣,衣長至臍,袖僅遮肘,主要是為了便於騎馬,故稱為“馬褂”。滿人初進關時,只限於八旗士兵穿用。直到康熙雍正年間,才開始在社會上流行,並發展成單、夾、紗、皮、棉等服裝,成為男式便衣,士庶都可穿著。之後更逐漸演變為一種禮儀性的服裝,不論身份,都以馬褂套在長袍之外,顯得文雅大方。
明黃色綢繡繡球花綿馬褂.皇后便服.明黃色綢繡繡球花綿馬褂.皇后便服.

款式

門裡襟貼邊等部位粘襯,立領粘襯用工藝板劃勾,按立領工藝裝領;兩側開衩,為般分衩工藝,下擺折進4裡面,手工繰邊;門襟5粒對扣,手工盤結與固定。同時人們用盤紐來連線衣襟。

樣式

馬褂的基本樣式主要有四種。
琵琶襟女馬褂琵琶襟女馬褂
(一)對襟馬褂
馬褂以對襟馬褂最為常見,又稱得勝褂,衣長及腰,對襟,平袖及肘,兩側開褉。相傳乾隆年間,軍機大臣傅恆因喜愛穿馬褂騎馬的便捷,經常穿馬褂去領兵打仗,在一次征金川的時候因穿此服得勝而歸,故又稱“得勝褂”。這種馬褂雖源於貴族官員之行服,卻得以在民間廣為流行。對襟馬褂的顏色在各個時期有多種變化:初沿天青色,至乾隆中期,又尚玫瑰紫,後又推崇深絳色(又稱“福色”),到了嘉慶年間,則流行泥金及淺灰色。大袖對襟馬褂可代替外褂而作為禮服使用,顏色多用天青色,大小官員在謁客時常穿此服,因其身長袖窄,也稱作“長袖馬褂”。
袖子長而窄的對襟馬褂又被稱為”‘臥龍袋”,原本為滿語“馬褂”的音譯,又稱“額倫袋”、“鵝翎袋”或”’阿娘袋”。其衣身和袖比“得勝褂”略長,多用於平民。河工效力人員,常以穿臥龍袋為正式行裝。相傳時為阿娘袋,後誤為臥龍袋,久之,又稱為“鵝翎袋”。
(二)大襟馬褂
大襟馬褂,亦用於漢族服飾,男女皆穿,平袖及肘,衣長及腰,兩側開褉,將衣襟開在右邊,領、袖、襟、裾均用異色作為鑲邊,一般作便服使用,屬於民間服飾。清後期,馬褂的領、襟、袖上流行以異色緣鑲沿,因而又稱鑲沿馬褂。實際上,馬褂鑲沿在清代行服制度中已有,《清會典》中規定:八旗之四鑲旗副都統的行褂,鑲黃旗、鑲白旗、和鑲藍旗用紅緣,鑲紅旗用白緣。前鋒參領、護軍參領、火器營官皆如之。火器營兵行褂,用藍而鑲白緣。健銳營前鋒參領行褂,用明黃而鑲藍緣。健銳營兵行褂,用藍而鑲明黃緣。這一做法在清晚期開始在民間流行,並且緣飾更為寬闊,兩袖亦寬而短,多用於貴族男子。
(三)琵琶襟馬褂
琵琶襟馬褂,又叫缺襟馬褂。其外形與普通馬褂略同,因其右襟短缺,另補一塊,以紐扣相連,形似琵琶,故名。穿上它可以行動自如,常用作出行裝。
(四)翻毛皮馬褂
翻毛皮馬褂,大部分都是皮毛翻露於外,清代達官貴人冬季罩在衫袍外,以炫其富貴。翻毛皮馬褂在清代多以貂、鼠、羊、狐的皮毛最為多見。翻毛皮馬褂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毛皮在裡面,表面用普通織物或綢子,這一類是最常見的;第二種是裡面和表面都是毛皮,又叫“里外發燒”,這種馬褂由於里外都是毛皮,所以價格比較昂貴,只有官宦子弟才能穿得起;第三種是毛皮在外面,織物在裡面,這種馬褂不是很常見,在清代被稱為“反穿”。
【湖色團花事事如意織金緞綿馬褂】【湖色團花事事如意織金緞綿馬褂】

用料

冬天的馬褂往往是由高貴的皮毛製成。從乾隆年間開始,一些達官貴人為了顯耀自己,使用各種貴重皮毛,如紫貂、玄狐、海龍、猞猁、倭刀、銀鼠等製作馬褂,而且將毛翻露在外面,這樣的翻毛馬褂在嘉慶年間最為風行。清代末年,流行起一種黑色海虎絨馬褂。這些時髦的馬褂,成為貴族和紈絝子弟的身份標誌。一般的士大夫和平民不會如此張揚,還是用綢緞、棉布來製作馬褂,綢緞上常織出大朵團花、喜壽紋樣、折枝花等。
明黃暗團龍里雙喜皮馬褂明黃暗團龍里雙喜皮馬褂

文化特徵

穿著方式
馬褂為外衣,雖然清晚期乃至民國時期,馬褂的穿著和搭配方式也多種多樣,但其始終作為外套,罩於其他衣服之表。馬褂源於行服,其穿著方式亦要從行服說起。皇帝巡幸或打獵,其扈從皆穿馬褂、缺襟袍和行裳。按制度所載,有衣則有裳,馬褂罩於箭袖缺襟袍之外,下系行裳。當馬褂由制度中的行褂變為男女士庶燕居之服時,已不再著裳,而保留了馬褂罩於窄袖袍衫之外的穿法。這一穿法一直沿用至民國時期,甚至作為婚嫁時的禮服穿用。對襟馬褂、琵琶襟馬褂和大襟馬褂就屬於此類穿法。至於臥龍袋則又不相同,它是作為破落人士的外衣,穿著時罩於夾襖之外的,與滿襠褲相搭配。
限制
馬褂中有一種顏色不能隨便使用,那就是黃色。黃馬褂,是皇帝特賜的服裝。穿著這種賜服的人,主要有三類:一是隨皇帝“巡幸”的侍衛,稱為“職任褂子”;二是行同校射時,中靶或獲獵多者,稱為“行同褂子”;乏是在治事或戰事中建有功勳者,稱為“武功褂子”,這些人還要被載人史冊。

社會影響

馬褂歷史悠久,是中國古代傳統服飾的典型,為中國古代服飾文化中的瑰寶。世界時裝設計師將馬褂的型制移植到婦女夜禮服的設計上,而北美的女性則將其用作睡衣或家居服,並在衣身上面加繡花或蕾絲,更加削弱了馬褂原有的陽剛之氣,使之女性化,富於陰柔之美。由此可見,中國古代服飾馬褂的豐富底蘊以及中國服飾文化對世界服飾發展的重大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