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智儉

馬智儉(1920-1946),回族,出生於甘肅省海原縣小溝兒村(今寧夏海原縣李俊鄉)的一個農民家庭。馬智儉出生前父親就已病故;3歲時,母親又因生活所迫改嫁,他孤苦無依,由外祖父領回撫養。1932年,12歲的馬智儉已會犁地,便被家居白崖小坡兒村的四叔收養。馬智儉從小乾農活,深受地主老財壓迫剝削之苦,飽嘗了人間的不平和艱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智儉
  • 民族:回族
  • 出生地:寧夏海原縣李俊鄉
  • 出生日期:1920年
  • 逝世日期:1946年9月11日
  • 職業:軍人
  • 信仰:中國共產黨
  • 主要成就:烈士
參加革命,英勇犧牲,

參加革命

1939年1月至1941年6月,聚居在海原、固原兩縣的回族農民,為反抗國民黨政府的殘暴統治,尋找民族解放的道路,接連舉行了三次大規模的武裝起義,史稱“海固回民暴動”。這三次回民武裝起義都是從馬智儉的家鄉白崖首先發起的。自幼失去雙親,流離失所,終年辛苦,難得溫飽的馬智儉,充滿了對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深仇大恨和強烈的反抗意識,便成了這三次起義的堅決擁護者和積極參加者。
1939年1月15日,年僅19歲的馬智儉參加了馬國璘領導的第一次武裝起義。他先後參加了攻打隆德縣城和固原套馬莊梁的伏擊戰,與國民黨軍展開肉搏,他同起義農民一起手持刀矛,勇敢衝殺,殲敵百餘人。但第一次起義以失敗告終。
同年5月末,馬智儉又參加了馬國瑞領導的第二次起義。這次起義使國民黨政府十分驚恐,部署重兵,血腥鎮壓,起義軍英勇肉搏,由於缺乏軍事知識、手持原始武器的他們終究敵不過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敵軍,傷亡慘重,領導人馬國瑞也在奮戰中身亡。馬智儉死裡逃生,但很快又被國民黨政府抓去頂兵,直到1940年冬才從舊軍隊中逃跑回來。
這時,固原沙溝(今屬西吉縣)的馬思義等人已在醞釀發動第三次武裝起義,並展開鋤奸活動。馬智儉立即參加了這次活動,給當地土豪劣紳和反動保長以致命打擊。1941年5月3日,馬思義領導的第三次武裝起義正式爆發後,馬智儉先後參加了十多次戰鬥,每次他都衝殺在前,給戰友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第三次起義仍以失敗告終。
起義失敗後,馬思義宣布投奔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陝甘寧邊區。許多義軍紛紛散去,馬智儉毅然跟上馬思義進入邊區,從此走上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道路。

英勇犧牲

馬智儉等200餘騎在馬思義率領下於1941年6月10日到達陝甘寧邊區的環縣,7月,這支部隊被命名為“陝甘寧邊區聯防司令部抗日回民騎兵團”。身為回民騎兵團革命戰士的馬智儉革命熱情高,工作幹勁大,學習積極,訓練刻苦,各項任務完成得都很出色。
1946年6月,馬智儉所在部隊更名為“隴東回民騎兵團”,他被任命為排長。當時國民黨反動派向解放區發起全面進攻。王震將軍率三五九旅中原突圍,向陝甘寧進發。中共甘肅工委組成三個武裝工體隊,沿六盤山出擊隴南,配合三五九旅,相機創建新的革命根據地。回民騎兵團奉命選派60餘名幹部、戰士隨海固、隴南工委,參加由黨中央組織的這次出擊活動。馬智儉排在先頭部隊中,他帶領全排戰士,擔任阻擊任務,掩護部隊突圍,打得英勇頑強。他們向敵人進行反衝鋒,一度打退了敵人的先頭部隊,並奪得一些槍枝彈藥。在最後一次反衝鋒時,為掩護戰友撤退,馬智儉奮不顧身,和幾名戰友從山頂上往下衝擊。敵軍距他們越來越近,並猖狂地喊叫:“繳槍不殺!”馬智儉沉著而戲謔地說:“你上來取來!”敵人信以為真,上來取槍時,馬智儉和戰友突然猛烈開火,陣前又倒下幾具敵屍,從而延緩了敵人的進攻,使大部隊很快得以安全轉移。當敵人清醒過來後,進行了瘋狂、猛烈的還擊,馬智儉不幸中彈,壯烈犧牲,時年26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