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昌博

馬昌博

馬昌博 ,視知傳媒創始人兼CEO,原壹讀傳媒CEO、總編輯,原南方周末時局版資深編輯。他同時也是國新辦“全國新聞發言人培訓班”和國家行政學院“司局級班”媒介溝通課程培訓專家,國務院國資委“中國企業新媒體50人論壇”成員。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媒體校友理事會副會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昌博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性別:男
簡介,作品,任教信息,個人觀點,

簡介

2005年進入南方周末,始任駐京記者,從事時政和調查報導,後為資深記者。2008年南方報業集團首屆“年度記者” 。被認為是當下中國市場化媒體中最優秀的時政記者之一(其在南方周末的前領導林楚方認為他是“最優秀的,沒有之一”) 。2011年底離開南方周末,參與創辦壹讀傳媒,後任壹讀傳媒CEO、總編輯,他同時是2014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記者證宣傳片代言人之一。
2016年,馬昌博創辦視知傳媒。
壹讀傳媒此前被新聞界核心期刊《中國記者》、《中國報業》等評價為當下中國媒體轉型的代表性媒體,以對中國政治的百科式解讀著稱,其雜誌、動畫視頻和新媒體微博微信產品風格獨特。其中壹讀新媒體被浙報傳媒和中山大學聯合評價為移動新媒體二十強的第六名。
根據馬昌博在接受採訪時所說,這家以創意為外界所知的公司,卻一直在做“創意的標準”,“創意是很難標準化的,但我們追求的不是最高分,我們追求的是高水平的平均分,(那么)標準化就可以做到。產品80分就夠了,最關鍵的是要穩定地生產80分的內容。”他說,“我們的核心優勢是內容的解釋力和創意的標準化”。

作品

他的代表作品有:山西黑磚窯系列之《風暴眼中的山西官員》、十七大報導系列之《中國官方智庫調查》、有關全國兩會的《你可能不知道的全國兩會》、有關汶川地震的《地震預報的中國“江湖”》,有關甕安事件的《貴州官員甕安“大考”》,另有孟學農復出後的獨家採訪和山西官場系列文章,以及他有關中紀委和中國全國人大立法的持續報導。
作為南方周末的“試驗田”,馬昌博在南方周末的時政報導和時政資源開拓方面作出了諸多努力。

任教信息

作為一個了解中國政治的資深媒體人,馬昌博也在“國家行政學院司局級班”和“國新辦新聞發言人班”講授媒介溝通課程。,國務院國資委”中國企業新媒體50人論壇“成員。他同時也是新聞出版總署“時政報導創新”培訓班的授課老師。
在一篇名為《三十明志,壹歲而立》的訪談中他說(這個訪談很長,但真心建議關心中國政治生態,尤其是中國媒體與政治關係的人看一看,很多觀點值得一讀)雖然他頻繁的接觸官員,但他依然苛刻地認為,面對中國的現實,每個人都是白痴,“我到現在也不認為我比自己剛才說的白痴好多少。”
“應該極少有記者像我這樣頻繁且定期地跟全國各地的廳局級官員打交,除了寒暑假之外,我每個月幾乎都有兩三次機會跟幾十個官員甚至上百個官員進行互動。這種互動因為內部培訓的氛圍而往往能顯露真實想法,他們有時候會達成一致,有時候也會互有爭執,甚至激烈地表達。”
“我每次都跟培訓的官員說,我不相信有那么多的反黨反社會,很多時候公眾反對你,是因為你沒行政能力,所以請不要一有群體性事件,就是一小撮XXXX的分子如何如何,劃一道你死我活的鴻溝,用講政治來掩飾自己的沒能力。”
他同樣認為,也不能每每有事件,就談要對體製做徹底改造,“過分脫離現實,不是先知而是幼稚,誰也不會讓你擁有扒自己祖墳的自由。我們需要尖銳的聲音,但不能讓尖銳成為唯一的聲音。你可以說我太現實,不勇敢,但恕我直言,對於這個國家更多的普通民眾來說,某些現實,或許才是腳踏實地的善意。”
他開設了名為“時政筆記”的政治專欄,這是一個專門談論中國官場政治的專欄。

個人觀點

馬昌博接受《光明日報》的採訪中提到“解釋清楚一件事情”具有更加長久的價值。他認為在未來,知識會成為剛需,解釋知識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