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恩“丹麥模式”中國化之路:農民土地持有權制度

馬恩“丹麥模式”中國化之路:農民土地持有權制度

《馬恩“丹麥模式”中國化之路:農民土地持有權制度》是2012年11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漢明、徐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恩“丹麥模式”中國化之路:農民土地持有權制度
  • 作者:徐漢明、徐晶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ISBN:9787509738696
  • 定價:59 
  • 字數:259千字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農村土地產權結構的合理配置關乎社會的穩定與發展。農民土地持有權理論以馬恩“丹麥模式”土地股份理論為指導,根植於中國國情,較好地回答了維護土地公有制與保障農民土地財產權之間協調平衡的歷史難題。作者博採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等學科基本理論,深入探索農民土地持有權制度及其實施機制,同時對產權制度體系、農地徵收、宅基地使用權流轉、土地股份合作制實施等問題進行了細緻探究,具有深刻的理論探索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馬克思土地股份產權理論及其現實意義
第二章 略論新經濟政策的理論意義和歷史現實意義——讀列寧《論糧食稅》的體會
第三章 農民土地產權制度安排的缺陷分析
第四章 社會主義國家土地產權制度創設的反思
第五章 論我國農業發展的土地持有產權機制創新
第六章 新時期必須自覺踐行民眾路線——以農民土地持有產權制度創新為切入點
第七章 農民土地持有產權:動態用地的制度創新
第八章 產權制度演進動因
第九章 如何界定國有資產產權
第十章 中國產權制度的重構、調整與規範
第十一章 民富國強的法律基石——貫徹實施物權法及土地產權制度的幾個問題
第十二章 農地用益物權制度的創設與完善
第十三章 土地徵收制度改革若干問題研究——兼論在“兩型社會”建設中堅持節約集約用地
第十四章 農民宅基地使用權流轉研究——以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農戶宅基地使用權流轉為例
第十五章 土地開發整理與農民土地持有權的耦合:參與模式與利益重組
第十六章 農民財產性收入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以武漢市農民財產性收入為例
第十七章 土地股份合作制實施中的民意考量
第十八章 我國農民社會保障制度的創新發展
第十九章 我國農業補貼制度的創新發展
第二十章 創新現代農業經營制度
第二十一章 略論社會主義法的批判性繼承問題
第二十二章 我國擴張性巨觀政策的理論透視
附錄1 農地產權制度的反思與創新——《中國農民土地持有產權制度研究》序(譚崇台 刊載於2009年1月21日 《湖北日報》)
附錄2 徐漢明農地產權持有論被稱為中國馬恩丹麥模式(方政軍·發表於《新華網》2009年1月13日)
附錄3 物權法與新制度經濟學耦合的力作——《中國農民土地持有產權制度研究》面世(方政軍、郭清君 發表於2004年8月24日《湖北日報》)
附錄4 《中國農民土地持有產權制度研究》——一部法與新制度經濟學耦合的力作(方政軍、郭清君 發表於2004年8月21日《檢察日報》)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