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思貞

馬思貞

馬思貞(1917—1948年),回族,出生於甘肅固原縣沙溝鄉(今屬寧夏西吉縣)一個農民家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思貞
  • 外文名:Ma Sizhen
  • 國籍:中國
  • 民族回族
  • 出生地甘肅固原縣沙溝鄉
  • 出生日期:1917年
  • 逝世日期:1948年
  • 職業:軍人
少年經歷,革命生涯,

少年經歷

3歲時的一場地震,使他的少年時代在一個艱苦的環境中度過。然而困難並沒有讓馬思貞對生活喪失信心,他聽從母親的諄諄教導,誠實、寬厚地為人處世,從小就受到了家人和鄰居的好評。1936年6月,紅軍西征來到固原海原一帶,向當地民眾宣傳民族平等、回漢團結、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政策和“打日本救中國”、“打老蔣救西北”、“打土豪救窮人”的革命道理,馬思貞聽了很受鼓舞,對他以後走上革命道路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革命生涯

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黨政府以“抗日”為名,增捐加稅,敲詐勒索;鞭打繩栓,強行抓兵,引起回族人民強烈不滿。1938年10月,海原縣在鷂子川一次抓去十多名青年當兵,關在白崖(今屬西吉縣)鄉公所,不許家人探視。馬思貞等數十人,在其父馬喜春的帶領下,沖入白崖鄉公所,把被國民黨關押的青年解救了出來。其後,隨著海固起義的爆發,幾次死裡逃生的他,逐漸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9年1月15日,海固回民反抗國民黨暴政的第一次武裝起義爆發後,馬思貞積極回響。當天他就參加了紅套村攻打土豪王國義堡塞的義舉。同年5月29日,又在其父帶領下參加了馬國瑞領導的第二次武裝起義。在這次起義中,馬思貞一家5人勇敢地與國民黨軍隊作戰,衝破了政府軍一次又一次的包圍。不幸的是,在白沔河戰役中,其父陣亡,長兄和四弟也負了重傷。國民黨甘肅省政府懸賞捉拿不投案自首的人,馬思貞四處躲藏,決不投降,並於1941年5月3日參加了第三次武裝起義。在這三次起義之後,馬思貞毅然決然地跟隨其兄馬思義投奔陝甘寧邊區,走上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道路。
1941年7月,黨中央正式批准,成立了陝甘寧邊區聯防司令部抗日回民騎兵團。1942年秋,回民騎兵團移駐延川縣永坪鎮,由於部隊減員,該團只轄一個連,馬思義為該團團長,楊靜仁為參謀長,馬思貞為連長。他對部隊既能大膽管理,嚴格要求,又能與戰士打成一片,同甘共苦。同時,他又經常以身作則,成為全連戰士的榜樣。解放戰爭中,部隊改編為隴東回民騎兵團,馬思貞任一連連長,轉戰隴東高原,屢建戰功,戰士們稱他是“作戰勇敢,有勇有謀的指揮員”。
1948年5月1日,駐西峰鎮之敵八十二軍獨立第五團千餘人傾巢出動,向我隴東部隊司令部駐地慶陽二軲轆原猛撲,妄圖逼我軍離開,解除西線威脅。馬思貞指揮全連堅守陣地,同兄弟部隊密切配合,英勇阻擊。當敵兵力處於優勢的的情況下,馬思貞接到命令,帶領十餘名戰士掩護部隊後撤。
部隊撤退後,馬思貞繼續指揮戰鬥。當他站起身來用望遠鏡觀察敵軍陣地時,不幸右腹部中彈,腸子當場露出體外,他滿腔憤怒,忍著劇痛,用右手將腸子塞進腹腔,捂住傷口,左手按住後腰,繼續指揮戰鬥。當時,幾個戰友連忙將他的襯衣扯開,裹住傷口,扶他後撤。但他堅定的說:“現在,只有我一個指揮員,我沒有完成黨和上級交給的任務,我不能撤,要繼續戰鬥!”這時,他腹腔的鮮血順著雙腿流下來,但他仍然以驚人的毅力堅持指揮戰鬥,還關心部下說:“周滿福負傷了,去幾個人抬回來。”
戰友們硬是把馬思貞送往柏樹原的臨時醫院搶救。生命垂危之際,他上氣不接下氣的說:“我已經不行了,不能親自參加解放全中國、解放大西北的戰鬥了,看不到家鄉的解放了!你們要繼續努力,為解放全中國、解放大西北而戰,我們家鄉的解放已為期不遠了!”由於傷勢嚴重,流血過多,在送往後方醫院途中,馬思貞溘然長逝,年僅31歲。
1988年,國家民政部追認馬思貞為革命烈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