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廟鄉

馬廟鄉

馬廟鄉地處犍為縣城西南21.7千米,位於馬邊河北岸,鄉境東連塘壩鄉,南接同興鄉,西與沐川縣黃丹鎮相鄰,北與芭溝鎮連界。面積44平方千米。鄉人民政府駐馬廟集市。

2015年,轄11個村72個村民小組及馬王廟1個社區3個居民小組。全鄉總人口3493戶9740人。201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08萬元。

馬廟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地處桫欏湖國家濕地公園腹地,又處於芭蕉溝古鎮(小火車)——馬廟——茉莉香都(清溪古鎮)重要旅遊環線的節點。今尚存古道遺蹟、馬王廟遺蹟以及古碼頭、古堡、土築碉樓、吊腳樓、馬廟革命烈士紀念碑等,另有桫欏湖桫欏樹芭馬峽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馬廟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四川樂山
  • 下轄地區:轄11個行政村,72個村民小組,1個社區,3個居民小組
  • 政府駐地:馬廟集市
  • 電話區號:0833
  • 地理位置:犍為縣西南
  • 面積:44平方公里
  • 人口:10389人
  • 方言:樂山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桫欏湖、芭馬峽
  • 火車站:犍為站(在建)
  • 車牌代碼:川L
沿革,地理環境,產業發展,社會建設,交通狀況,旅遊資源,人口數據,

沿革

1949年為馬廟鄉。以集市西面馬邊河岸上有馬王廟得名。
馬廟鄉
1951年6月將馬廟鄉劃為治安、民主、馬廟、白果4個鄉。
1956年2月馬廟、治安、白果3鄉合併建立馬廟鄉。
1958年10月為馬廟人民公社。
1984年復為馬廟鄉,今轄治安、小村、成新、集和、天池、藕花、白果、小林、十月、頂塘、蓮花等11個村72個村民小組及馬王廟1個社區3個居民小組。鄉人民政府駐馬廟集市。

地理環境

馬廟鄉地處犍為縣縣城西南21.7千米的馬邊河北岸,鄉境東連塘壩鄉,南接同興鄉,西與沐川縣黃丹鎮相鄰,北與芭溝鎮連界。面積44平方千米。
馬廟鄉屬深丘地區,鄉境山巒起伏,溝壑縱橫。主要山峰有帽子山(海拔863米)、官木山、獅子山、先家山等。主要水係為馬邊河水系,馬邊河從水觀音入境,鄉境流長15千米。主要有水桶岩溝、馬廟溪、黃泥溝、白楊溝等溪溝。
全鄉有肥沃的土地和較豐富的煤炭、森林等自然資源。全鄉耕地面積1.03萬畝,林地3.8萬畝。

產業發展

2006年,生產總值30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07元。 企業稅收433.3萬元。全鄉有優質稻面積5000畝,退耕還林面積1700畝,合作造林12800畝,荒山造林1800畝,森林覆蓋率51%。年水產品產量2噸,水果產量95噸,蔬菜產量3082噸,茶葉10噸。出欄生豬10023頭。有煤礦企業8個,年產原煤40萬噸,企業總產值1862萬元,吸收本鄉務工人數3300人。耕地面積7950畝,其中田6800畝,土1150畝。
201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08萬元。全鄉糧食播種面積1.19萬畝,糧食總產4772噸。完成林竹管護2.28萬畝,退耕還林鞏固1700畝,天保林管護8097畝,工業原料林建設200畝,新造林3198畝,四旁植樹5萬株。發展香樟楨楠2000餘畝,茶葉1800餘畝。養殖大戶2個。投入資金400餘萬元,發展脆紅李500餘畝、生薑400畝、藍莓200畝、核桃100畝。將現代農業與觀光旅遊相結合,初步形成了貴紅李園、藍莓體驗園、茶園的現代農業加觀光旅遊產業,建成200畝鑫鴻藍莓採摘體驗基地,發展新型水果套種茶葉產業園500畝。
受政策、經濟影響,鄉鎮企業不景氣,現僅有煤礦1個。

社會建設

2006年,全鄉有成人學校、初級中學各1所,國小4所,學生人數1150人,教師60人。已籌資100多萬元,實現中心國小整體搬遷。成人學校開展種養殖實用技術培訓65期,培訓各類學員3500人次。投資32萬元建成770平方米鄉衛生院,現有醫生8人,病床10張,並建成標準化村衛生室11個。全鄉計畫生育率94%,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以內,落實計畫生育“三結合”幫扶55戶,兌現計畫生育家庭獎勵22戶、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894人/次。有城市低保31戶,農村低保114戶,發放救災救濟款、春荒夏荒補助款及貧困戶慰問費23.6萬元。
截至2015年,修建蓄水池200餘口,維修山坪塘28口、新修5口,修復溝渠1500餘米,新建囤水田55畝,新打井100餘口,新增提灌設施10台,維修改造27台。投資80餘萬元建成自來水廠。新建地埋式垃圾庫1個、化糞池1個、垃圾池20餘個。投資100餘萬元改造農貿市場。健全中心文化站功能,配備桌椅30套、電腦8套,不定期開展文娛活動,定期對外開放。
2015年,全鄉有國小2所,教職工22人,在校生125人。完成馬廟國小寄宿制改造,改建學校至芭馬路公路橋1座。全面支持鄉村衛生事業發展,向上爭取到一批村級衛生室建設,逐步改善醫療衛生條件,方便了民眾就醫。

交通狀況

2006年,全鄉有縣道20公里,其中塘馬路15公里,每天有2趟客車往返,逢2、5、8有大馬至馬廟班船3個班次。不通公路的村1個,不通客車村10個。新修村主幹道38公里,其中硬化6公里,組道35公里。完成農村電網改造的村8個。投資50多萬元完成了鄉機關危房改造和街道路面硬化。
截至2015年,村村通水泥路。硬化村級道路80餘千米,新修機耕道10千米,整治機耕道20千米。投資30餘萬元維護村道公路45處,硬化回車道60處。

旅遊資源

馬廟是依山而建的山鄉集鎮,在20世紀30年代芭蕉溝的原煤銷往岷江下游,需用人力軌車從芭馬峽運到此地上船,車來船往成就了馬廟的昔日繁華。馬廟及其周圍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地處國家濕地公園——桫欏湖腹地,又處於芭蕉溝古鎮(小火車)——馬廟——茉莉香都(清溪古鎮)重要旅遊環線的節點。今尚存馬幫馱運煤炭的古道遺蹟、馬王廟遺蹟以及古碼頭、古堡、土築碉樓、吊腳樓、馬廟革命烈士紀念碑等,另外有桫欏湖桫欏樹、芭馬峽等。
桫欏湖風光桫欏湖風光

人口數據

2015年,全鄉總人口3493戶9740人。
馬廟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9964
5486
4478
家庭戶戶數
2915
家庭戶總人口(總)
9861
家庭戶男
5411
家庭戶女
4450
0-14歲(總)
2597
0-14歲男
1392
0-14歲女
1205
15-64歲(總)
6550
15-64歲男
3666
15-64歲女
2884
65歲及以上(總)
817
65歲及以上男
428
65歲及以上女
389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931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