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奈畫威尼斯大運河

《馬奈畫威尼斯大運河》,是愛德華·馬奈於1875年創作的印象派畫作。

基本介紹

作品簡介,關於作品,作者生平,

作品簡介

【年代】1875年作
【作者】愛德華·馬奈
【規格】58×71厘米
威尼斯大運河(Grand Canal ) 義大利語作Canale Grande。 義大利威尼斯市主要水道。沿天然水道聖馬可教堂(San Marco Basilica)至聖基亞拉教堂(Santa Chiara Church)呈反S型,把該市分為兩部分。長逾3公里(2哩),寬30~70米(100~225呎),平均深度為5米(17呎),與許多小運河相連。市內交通運輸大部分通過這些水道
馬奈畫威尼斯大運河
【屬地】現藏法國謝爾班美術館

關於作品

這幅畫就是採用印象派畫法的代表作。作品描繪威尼斯的運河景色,一艘貢多拉小船行駛在運河中。畫家著重表現陽光下河水顫動閃爍的波光,和遠處建築物及近景水上座標的耀眼光彩。尤其作者運用船與周邊環境的強烈色彩對比,以及那斷斷續續生動而率意的筆觸,既表現出大自然的本色結構,又表答出一種輕快的情趣,令人賞心悅目。這幅畫是馬奈旅行威尼斯時的成果之一。他把充分享受著光的顫動的運河上的各個細節,以飽和的白色來處理,用以加強水色與反光。這些極強的反光在人體和建築物上的反射力,足以使觀者感到目眩。但並不象新印象派畫家那樣以點彩來分隔光色的綜合作用,而是緊緊地利用寫實的技巧,充分注意到大自然的本色結構。表現在從和諧的整體上突現一些深色調子,如這幅畫上的那艘深褐色的遊船,閃變而又十分柔和的水色。遠處建築物及近景上的水上座標的耀眼的亮色,相互搭配得十分協調。那些斷斷續續的刺目筆觸,一點也不使人感到與物體無緣。這是馬奈中年後期的外光傑作。如果說前面他的一些作品看不到多少印象派藝術的獨特手法展現的話,那末在這幅畫上,他以自己的藝術表示了他對印象主義的創造的全面擁護。此畫有58×71厘米大,畫幅較小,卻別有一番構思情趣。現藏法國謝爾班美術館。

作者生平

馬奈(Edouand Manet,1832-1883)是十九世紀法國具有創新精神的畫家。他是古典傳統的革新者,具有獨特的畫風,他的許多著名代表作(如《草地上的午餐》)都不是印象派的畫法。據說在1874年以後,他才開始探索“外光作業”。同時是一位很有自信心的藝術家。儘管他與莫奈雷諾瓦畢沙羅、貝特·摩里索、德加塞尚等人一起展出過自己的作品,但他沒有打算加入他們的行列。他也被這些畫家在戶外陽光表現效果方面的成就所鼓舞,可他尋求的是自己的路子。1873年,他在沙龍展出了一幅《一杯啤酒》之後,名聲大震,加上一年前畫商丟朗·呂厄買下了他23幅畫,幾乎囊括了馬奈畫室里的全部作品,馬奈心情非常得意。這是他藝術的光輝時期。他從中也意識到充分表現戶外光的分散和聚合作用,是豐富 油畫表現手段的一條十分重要的途徑。他相信印象派畫家們的藝術風格的未來價值。 隨後,他出去畫了幾幅風景畫,如《巴黎的一局槌球戲》(1873年作)、《阿讓特依》(1874年作)、《鋪路工人·莫尼埃大街》(1878年作)以及這一幅作於1875年的《威尼斯大運河》。這幾幅風景畫是馬奈在發現與探索印象派手法成就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實驗性創作,尤其是這一幅《威尼斯大運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