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嗣光

馬嗣光

馬嗣光名騉,緯恪盡職守,歸睢州居住,流寓外地。十五年(1658年)會殿連捷,清順治十七年參加河南鄉試中舉人。年40餘歲還柩故里歸葬,僅蒞任二年即病逝。約生於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宦跡及生卒年不詳。,勞累過度加水土不服。卒於清康熙中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嗣光
  • 別名: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生平,人物關係,

生平

蒼梧地僻民貧,順治十八年(1661年)參加辛丑科會試、殿試。嗣光隨先人入儀封(今河南省民權縣)。卒葬睢州。他事無考。年40餘歲,書》。還柩故里歸葬,僅蒞任二年即病逝。約生於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宦跡及生卒年不詳。張基臨朐人,中壬辰科鄒忠倚榜3甲第144名進士,中舉人,先祖馬愉。中馬世俊榜3甲第258名進士。陳恪字肅揆。以山西洪洞縣教諭官籍應試。
自伏羲發端,黃帝開世,傳顓頊、佰益,少昊氏,至西周造父封趙城以趙為姓,傳至戰國名將趙奢。奢因戰功被封為“馬服君”。秦初,其子馬興,立姓為馬氏,舉家遷至陝西扶風。漢武帝時,重合侯馬通血戰長安,橫掃天山,威震西域。至東漢初,伏波將軍、新息侯馬援,縱橫邊野,驅匈奴,逐烏桓,鎮西羌,平越南,馬革裹屍;援祖志向高遠,曾率數百戶經營農牧,富甲天下,後散盡家財,周濟親友,躍馬從軍;還發明沙盤,改革幣制,屯田北疆;著書《相馬法》、作詩《武溪深行》,其《誡兄子嚴敦書》,千古傳誦,並收入《古文觀止》。東漢末征西將軍、槐里侯馬騰,亂世雄傑,忠勇神武,血灑許都,其別子為其傳人。至宋末,馬近為山東青州府學教授,入元不仕,後隱居臨朐。近祖傳珍、慶、天駟、景信、士賢,六世為儒,皆有隱德。士賢子馬愉。

人物關係

先祖馬愉,字性和,生於1395 年,少有大志,二十歲中秀才,二十六歲中山東鄉試第三名;宣德二年(1427年),愉祖三十三歲,經會試殿試奪魁中狀元。入宮進侍讀,為明英宗老師。1440年,奉旨入閣參與機務,入閣者俗稱宰相,愉為第四宰相。1345年,愉祖又被任命為禮部右侍郎兼侍講學士,正三品。1447年古歷九月初六不幸中風仙逝。愉祖著述頗豐,其詩文《馬學士文集》收入《四庫全書》;愉祖雄才大略,文武兼備,常隨帝征戰,其以靜制動、不戰而勝之計謀多為帝所納,故逝後因其武功諡號襄敏。愉祖在京居馬相胡同,葬於臨朐朱位。其二子皆有德才,長子馬征官至河南汜水知縣,多有德政,去官後返鄉臨朐;次子馬徽,官至河南布政司檢校。
馬徽二子馬轅、馬輔入籍河南睢州。清順治,馬英才之子馬嗣光,少年即從軍征戰,入軍籍。清順治丙戊年(1646年)金榜題名中進士,官至湖南辰溪、廣西蒼梧知縣,吏部主事、郎中,正五品。馬嗣光,原名馬剛,後康熙帝欽賜改名:馬嗣光。清康熙18年改任肅州道台,正四品,後退居睢州王老集馬莊。
馬嗣光有三子,因黃河決口,兄弟離散。長兄應麟攜聖旨、對聯、橫批、主樓舉家遷至睢州城南擁樓村,仲弟陰麟攜祖像三副、聖旨遷至城北張蓮池村,三弟錦麟遷至城西北白雲寺。上溯愉至嗣光,傳承七世,為二世徽,三世轅、輔,經四世五世,至六世英才,七世嗣光,八世應麟、陰麟、錦麟。後歷八代衰世。十七世德(蘭)字輩,馬德彪崛起鄉里,為紅*Chaon*會首,經營工商,打擂濟南,攻縣城,驅軍閥,一時之豪傑也!十八世振(高)字輩,馬振藻投筆從戎,抗日救亡,歷任武工隊長、支隊司令、虞城縣委書記、開封商丘地委組織部長等職,為豫東之名人;馬英高,瀋陽化工研究院研究員,國家化工專家,貢獻突出。十九世西(錫、希)輩,二十世文,二十一世煥,二十二世玉,二十三世傳,二十四世為宏輩。
我馬氏家族乃“扶風世家”, 秉承“扶風世德”,弘揚“伏波家風”,聰穎淳厚,尚節重義,孝悌忠信,文武兼濟,英才輩出,代代相繼,生衍不息。 今北京、河南愉祖之傳人立碑於此,以志永記。
十八世:馬增高
十九世:馬希齡、馬希林、馬希明、馬西坤、
馬西英、
二十世:馬軍、馬文福、馬文禮、馬宏偉、馬紅兵、馬文杰、馬文亞、馬師帥、馬中原
二十一世:馬傳義、馬良、馬龍
農曆戊子年癸亥月壬寅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