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公鄉

馬公鄉

馬公鄉位於青川縣西南邊陲,江油、平武、青川三縣接合部。北接石壩鄉,西連房石鎮平武縣水觀鄉,南臨江油市楓順鄉,東靠蘇河鄉,平均海拔1300米,幅員面積63.69平方公里,轄朝陽、先鋒、鍋壇、三台4個行政村24個農業合作社,境內山巒重疊,資源豐富,氣候宜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馬公鄉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青川縣
  • 電話區號:0839
  • 郵政區碼:628100
  • 面積:63.69平方公里
  • 人口:2006人
  • 方言:四川話(川中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
  • 機場:廣元盤龍機場
  • 火車站:竹園壩站
  • 車牌代碼:川H
馬公鄉-基本概況,馬公鄉-人口數據,馬公鄉-自然資源,馬公鄉-地理優勢,馬公鄉-藥材基地,馬公鄉-經濟發展,馬公鄉-地方特產,馬公鄉-旅遊資源,

馬公鄉-基本概況

1955年建鄉,至 今已有67個歷史,當時由大石區管轄,途徑幾次變革,1992年調整區、鄉建制方案,設立馬公鄉辦事處,歸石壩鄉管轄,1995年恢復建鄉至 今。崇山峻岭是馬公典型的地形地貌。馬公的山座座是寶山,是山里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靠山。據現有勘探資料表明,在馬公境內已發現具有開採價值的礦產資源5種以上。境內已有錳礦點8個,尤其以簡竹埡礦點為最,礦厚2.14米,探明儲量C+D級80餘萬噸,品位最高達43.5%,平均含鐵7.3%,已立項開採,褐鐵礦點2個,石英礦點2個。

馬公鄉-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2006
1119
887
家庭戶戶數
566
家庭戶總人口(總)
2003
家庭戶男
1116
家庭戶女
887
0-14歲(總)
430
0-14歲男
217
0-14歲女
213
15-64歲(總)
1394
15-64歲男
803
15-64歲女
591
65歲及以上(總)
182
65歲及以上男
99
65歲及以上女
83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969

馬公鄉-自然資源

獨特的地形地貌與自然環境,造就出“綠色王國”,馬公有豐富的林林資源,全鄉林地約6萬畝,森林覆獸率達50%以上。地理、森林為中藥材的生存繁衍創造了良好的自然環境。馬公中藥材品種多、儲量大,有柴胡、杜仲、黃柏、天麻、黨參當歸等。土特資源豐富,境內產黑木耳、香菇、核桃、蕨菜、茶葉等,產量高、質量優。
馬公鄉柴胡馬公鄉柴胡
全鄉有耕地7000多畝,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為主,亦產大豆、馬鈴薯等雜糧。馬公地域寬廣、飼料豐富,農民飼養家禽已成習慣,截止目 前,生豬存欄4000頭,出欄1500頭;牛存欄1000頭,出欄80頭;羊存欄1500頭,出欄250頭;禽存欄2萬隻,出欄5000隻。
馬公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由於是大山區,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等原因,未能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商品優勢、經濟優勢。
馬公優勢在山,潛力在山,希望在山,致富之路在山。大山養育了一代代厚道、樸實的馬公人民。介紹馬公,了解馬公,意在激勵有志之士前來開發馬公、建設馬公,把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馬公鄉的優勢在山,潛力在山,希望在山,致富之路在山。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大山養育了一代代厚道、樸實的馬公人民。

馬公鄉-地理優勢

馬公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由於是大山區,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通訊滯後,科技人才匱乏,現代科技水平低,農業科技推廣普及面較小,地方產品科技含量低。由於地理環境因素制約,豐富的自然資源長期以來“養在深山人未識”,沒有得到較好的利用和開發,未能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商品優勢、經濟優勢。

馬公鄉-藥材基地

馬公鄉因地制宜,大力培育以柴胡為主的中藥材產業,激活民間資本50餘萬元,流轉荒山荒坡4100畝,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1000元。
馬公鄉有耕地7340畝,人均荒山5.8畝,高海拔,低氣溫,人口1800人左右,而常住人口中多老弱病殘,要實現農民增收,就必須因地制宜,選一個勞動力投入少,資金注入小,科技含量相對較低的項目,能讓民眾接受,才能在馬公鄉得到發展。經過一二再,再二三地反覆調查研究,種植柴胡!
發展中藥材適合該鄉土壤、氣候條件和農村勞動力及經濟現狀。其次,柴胡市場前景十分看好。藥用價值高,種植技術簡單,投入少,適合邊遠地區農民大面積種植。第三,由於2003年非典侵襲,全國柴胡庫存較少;加之中藥飲品化進程加快,柴胡市場需求量可觀,價格穩中有升。
與此同時,馬公鄉土地資源向土地資本轉變還在大步向前,為產業而流轉荒山4100畝,全部用於開發中藥材,並建立了“一分二掛三落實四服務”的荒山流轉機制,出台優惠政策,鄉政府規定流轉的荒山可以造林,林下必須種藥,享受退耕還林政策,並不收取手續費,不為難業主等。
2003年,全鄉利用荒山荒坡種植柴胡6700畝,每畝柴胡收根300-500斤、桿300斤、籽30斤,除去人工和種籽費用,一畝可收入1000元左右,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300元。而農民種植柴胡、黃連、當歸等中藥材已發展到十多種,勢必將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

馬公鄉-經濟發展

境內主要以山地為主,多高地、少平地,全鄉森林面積為3729公頃,主要樹種有樺樹、貓兒鐵甲、紅豆核、漆樹以及各種松、杉樹等200多個品種,主要野生動物有青鹿、野豬、錦雞、雉雞、山雀等80多種。境內盛產黑木耳、香菇、黃花等20多個品種的土特產、有石英等10餘種礦產資源,藏量十分豐富。全鄉種植以柴胡為主,中藥材面積已達11000餘畝,現正全力打造柴胡之鄉。

馬公鄉-地方特產

天麻屬蘭科多年寄生草本植物,生於半陰半陽潮濕的森林中,以塊莖入藥,是名貴的藥材之一。在《神農本草注》上列為上品。天麻為平肝熄風藥,具有祛風、降壓、補腦、助陽氣,補五勞七傷、通血脈之功效。主治頭暈眩、肢體麻木、小兒驚風,闐癇、高血壓、耳源性眩暈等症。藥用遵醫囑。食用切塊片可與豬蹄、雞肉等物燉煮,尤與鴿子肉相燉更佳。天麻分野生、人工栽培兩種,野生天麻尤為名貴。
核桃殼薄仁香,遠銷國內外,深受廣大消費者好評。營養價值極高。古代人民就譽稱核桃“萬歲子”和“長壽果”。唐代名孟詵稱核桃仁可“通經脈、潤血脈、常服骨肉細膩光潤”。明代醫學家李時珍稱有“補氣養血、潤燥化痰、益命門、利三焦、溫肺潤腸”等功用。現代醫學研究認為,核桃仁對各種年齡的人保健作用強,可益智長壽,軟化血管,阻滯膽固醇形成,對老年心血管病,內、外、兒、婦、泌尿及皮膚等上百種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馬公鄉-旅遊資源

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是汶川大地震第一個地震遺址保護紀念地,位於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2008年11月12日將舉行開園暨震後旅遊市場啟動儀式。該地震遺址公園是由汶川大地震中地球應力爆發形成的,也是地質破壞形態最豐富體量最大、地震堰塞湖數量最多最為集中、傷亡最為慘重的地震遺址群。
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
該地震遺址公園包括了從青川縣關莊鎮沿青竹江經紅光鄉東河口、石板溝至前進鄉黑家,沿紅石河經紅光鄉東河口、石壩鄉董家至馬公鄉窩前,呈“Y”型布局,集中連片近50平方公里,含五鄉一鎮。
紅光鄉東河口村、石壩鄉青龍村、馬公鄉窩前村、和蘇河鄉三鳳村等四大地球應力爆發而形成的崩塌現場,集中展示了地震造成的崩塌、地裂、隆起、斷層、褶皺等多種地質破壞形態。而山體運動造成的滑坡和土石流還形成了石板溝、東河口、紅石河等36個形態各異的堰塞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