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元超

馬元超

馬元超(1859-1929),又名雲鵠,字光翿,號慧庵,經名仆濟淪丁,道號窩則忍丁尼(阿拉伯語,意為輔佐主道的人),祖籍甘肅階州(今武都)。負責管理張家川宣化岡拱北和哲赫忍耶學派隴南一帶的坊寺、教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元超
  • 別名:雲鵠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中國雲南他郎
  • 出生日期:1859
  • 逝世日期:1929
  • :光翿
  • :慧庵
  • 道號:窩則忍丁尼
  • 性別:男
人物信息,人物生平,

人物信息

鹹豐三年(1853)農曆九月六日出生於雲南他郎(今墨江),民國9年(1920)農曆十一月初八日因地震而遇難,終年67歲。馬元章是中國伊斯蘭教哲赫忍耶學派第七代穆勒什德的異母弟。原籍雲南河西大東溝(今通海縣大回村),出身於宗教世家,生於清鹹豐九年(1859)農曆七月二十七日,歿於民國18年(1929)10月21日,即農曆九月十二日,享年71歲。逝世後,葬於宣化岡,並修建了拱北,因排行老三,教民尊稱“三太爺”。同治十年(1871),滇南事變中,同長兄元章、二兄元坤從雲南逃至成都隱居,不久,為逃避清軍的追捕,兄長念及胞弟年幼不便遠行,在教胞幫助下將兩弟分別安置於四川建昌與新都唐家寺,後又轉移到打箭廬棲居。光緒年間來到張家川,購得北山劉姓小片土地,以農為業。後來,其長兄馬元章落居沙溝,建立第二個傳教基地,馬元超受其兄委託,負責管理張家川宣化岡拱北和哲赫忍耶學派隴南一帶的坊寺、教務。

人物生平

馬元超自幼聰慧過人,刻苦好學,專攻詩書,兼學阿文。他一生艱辛,淡泊明志,立行教乘,專修道乘,多行善事,嚴於律己。為人和藹慈祥,賦性堅韌,不苟視為所欲為之事,雖橫生阻力不以自餒。阿漢文造詣較深,精於儒理之學,頗通諸子百家,時人以“二程目子”讚譽,頗受回漢人民的崇敬。秦安縣籍翰林安維峻書贈:“文章西漢兩司馬,經濟南陽一臥龍。”他到隴南初建基業後,即協助兄長左右教務,待兄如君主,視自己為臣民,朝夕候安不止。為長兄元章復興哲赫忍耶教門,起了很大的輔佐作用。
馬元超在理教中深切體會到先輩創教宣化之艱辛,總結歷史教訓,除行教事務外,特別注重回漢民族之間的團結工作。如對清末時期的地方官吏、文人學士、軍政紳商,凡與兄長相識往來者,不分民族、不念舊惡,不記清政府欺視殺害之仇,完全以一個社會活動家寬宏大度,高風亮節的品德,和一個宗教家的慈善心腸熱情接待,一視同仁。民國3年(1914),河南起義軍白朗率軍由陝入甘,途經張家川時,民心恐惶不安,馬元超指派代表出面交涉,以回漢關係為重,曉以利害,並饋贈馬匹、食物,使白朗軍順利過境,張龍二鎮秋毫無犯。民國7年(1918),馬元超到會寧官川馬家堡,重修了曾祖父馬明心傳教時住過的窯洞,並在道堂窯門上題一楹聯云:“山環水抱千百年古境依舊,地靈人傑六七傳道統歸宗。”在先祖的住宿窯門上額題:“步祖繩武”,窯門兩邊題:“古莊思遠祖,靜室誦遺經”。民國9年(1920)庚申農曆十一月初七日夜十時許,海原大地震,馬元章於西吉灘罹難,馬元超聞訊,連夜奔赴西吉,經磋商,決計將元章的靈柩遷至張家川安葬。在扶靈途中,不怕冰天雪地,徒跣兼程,形銷骨立,終於於農曆十一月二十五日將靈柩運回張家川,隆重安葬於宣化岡。民國10年(1921),遵其兄長馬元章之遺言,主持搬遷汴梁道宗馬進成之遺骨歸葬宣化岡,順利告功。民國15年(1926)後,因受河湟事件的影響,當地回漢民族關係一時趨於緊張,馬元超從教內竭力疏導,向漢族民眾解釋,致力調和民族關係,使張家川的回漢民族感情融洽,地方賴以安定。民國17年(1928),楊二、馬順舉旗起義失敗後,當時有人向駐防天水的國民軍吉鴻昌師長誣告張家川回民皆匪。吉鴻昌令其旅長劉兆祥等進駐張家川辦善後,不問是非,枉殺無辜。馬元超不忍無辜回民受害,挺身而出,以全家人性命擔保,竭力營救,使百千回民免遭殺害。吉鴻昌事後查清真相,對馬元超深表嘉贊,並贈“仁德風雨”匾額壓驚慰問。甘肅國民政府主席劉郁芬送“勇誦誠正”的匾額,表示敬仰。民國18年(1929),時逢西北大旱,秋夏無收,陝、甘兩省發生饑荒,餓殍載道,人食草茹木,加之天氣酷熱,屍骨遍地,傳染病爆發。馬元超目不忍睹,率先粗茶淡飯,節儉粒粟,拿出宣化岡拱北所存糧食,不分回、漢民族散糧賑濟,施捨草藥、丸散,為回漢災民治病,張家川回漢民眾受惠至深。馬元超逝世後,劉堡鄉趙灣、王太平等村莊的漢民贈送挽幛悼念,稱馬元超為“三善人”。其挽幛稱“德高望重”的鄉賢。為表彰其功德,民國大總統特令獎以“二等嘉禾章”,軍政要員送“道宏功備”匾額予以恭頌。
馬元超理教有方,治家嚴謹。他經常教育子侄刻苦勤學,明理養德。他在一篇跋語中說:“爾曹年富力強,正當殫精竭慮,刻苦於學,當思乃祖之勤勞,勿染後進之習氣,刻鵠不成,庶亦不失為鶩也!若荒嬉失學,有言無形,從事機巧,炫惑愚昧近于濤張為幻之,夫是自暴而自棄也。不亦大可哀哉!……小子勉之!”他在理教中謙虛謹慎,開朗豁達,不居功自傲,不計個人得失。穆勒什德馬元章歸真之後,部分高品阿訇及各坊學者邀集有識之士,期望元超繼承先兄之位,擔負引領教門之重任,但他堅辭不允,婉言謝絕。並對大家解釋說:“教門者是主聖的教門,並非一家的私業。”……臨終謂眾子:“生無以對桑與梓,歿無以對父若兄,得正首邱已為萬幸。”逝世後,送葬者有張家川的教民108坊,天水、秦安、徽縣、成縣、兩當、清水、禮縣、陝西隴縣、成都、河南、南京、齊齊哈爾等地教民39坊。天水回族翰林哈銳送來輓聯:“山崩地裂千家教民將誰依,天愁人愁萬戶哭聲震全球”。高度地評價了他的一生。民國21年(1932)鄧寶珊將軍為馬元超逝世三周年送“德教常新”的匾額深表懷念。民國22年(1933)1月,陝甘兩省官紳商學各界人士為馬元章、馬元超樹立神道碑歌頌功德。有人觀碑後,留下匿名詩一首,詩云:“見碑如見人,功德今猶存;威名垂千古,後人步您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