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陰石蕨

馬來陰石蕨

馬來陰石蕨,學名:Humata pectinata (Sm.) Desv.,骨碎補科陰石蕨屬的一種,分布於台灣 (台東、蘭嶼) 。生岩石上或樹幹上,海拔 400米。也分布於東南亞至密克 羅尼西亞。模式標本產地:玻里尼西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馬來陰石蕨
  • 拉丁學名:Humata pectinata (Sm.) Desv.
  • :植物界
  • :骨碎補科
  • :陰石蕨屬
  • 分布區域:東南亞至密克 羅尼西亞
參考資料,形態特徵,詳細信息,資料引用,

參考資料

種拉丁名:Humata pectinata (Sm.) Desv.
科拉丁名:Davalliaceae
屬拉丁名:Humata

形態特徵

植株高13-19厘米。根狀莖長而橫走,粗約2毫米,密被伏生的鱗片;鱗片披針形,長約5毫米,寬約1毫米,漸尖頭,黑褐色,邊緣色較淺。葉遠生;柄長6-8厘米,粗約1毫米,褐棕色,上面有縱溝,與葉軸均略被與根狀莖上相同的鱗片;葉片卵狀披針形或闊披針形,長8-12厘米,寬3.5-5厘米,先端漸尖並為波狀,基部圓形,下部為一回羽狀,向上為深羽裂幾達葉軸;羽片15-20對,線狀披針形,中部羽片長1.7-2.5厘米,寬5-6毫米,向上彎弓,圓頭或急尖頭,基部與葉軸合生,全緣,基部一對羽片與中部的等長或有時略較短,基部兩側或僅下側分離,無柄,下側邊緣有時有數片橢圓形的小裂片 (基部一片往往特大) 。主脈上面隆起,圓形,下面平坦,側脈上面不見,下面明顯,黑褐色,二回二叉,少數為三回二叉,小脈直達葉邊。葉革質,無毛,葉軸及葉下面於幼時疏被纖維狀小鱗片。孢子囊群生於羽片的上半部,靠近葉邊;囊群蓋半圓形,寬約1毫米,褐色,全緣,質厚,基部著生。

詳細信息

門中文名:
蕨類植物門
綱中文名:
蕨綱
目中文名:
真蕨目
科編號:
0
科中文名:
骨碎補科
科拉丁名:
Davalliaceae
屬中文名:
陰石蕨屬
屬拉丁名:
Humata
種中文名:
馬來陰石蕨
種拉丁名:
Humata pectinata (Sm.) Desv. Prodr.
其它屬名:

種下等級:

生境:
岩石上、樹幹上
海撥低限:
400
海撥高限:
400
是否中國特有:

是否引種栽培:
非人工引種栽培
國外分布:
東南亞;密克羅尼西亞
國內分布:
台灣
所在卷冊:
6(1)

資料引用

馬來陰石蕨(台灣植物志)
Humata pectinata (Sm.) Desv. Prodr. 323. 1827; C. Chr. Ind. Fil. 354. 1905; Alston in Philip. Journ. Sci. 50: 175. 1933: Holtt. Fl. Mal. 2: 369, f. 214. 1954; Cop. Fern Fl. Philip. 1: 178. 1958; DeVol et T. Y. Yang in H. L. Li et al., Fl. Taiwan 1: 276. 1975: Tagawa et Iwatsuki in Fl. Thailand 3 (2): 167. 1985; W. C. Shieh et al. in Fl. Taiwan, sec. ed. 1: 192, Pl. 78, photo 50. 1994. ——Davallia pectinata Sm. in Mem. Acad. Turin 5: 415. 1793; Nooetboom in Acta Phytotax. Sinica 34 (2): 172. 1996. ——Nephrodium gaimardianum Gaud. Freyc. Voy. Bot. 335, t. 12, f. 1. 1827. ——Humata gaimardiana J, Sm. inLond. Journ. Bot. 1: 425. 1842. ——Davallia parallela Wall. ex Hook. Sp. Fil. 1: 153. t. 42A. 1845; Jarrett, Ind. Fil. Suppl. 5: 53. 1985. ——Humata parallela Brack. in Expl. Exp. 1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