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飲(《聖濟總錄》)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香薷飲,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三十八。主治霍亂吐瀉,四肢厥冷。

基本介紹

  • 名稱:香薷飲
  • 別名:香連飲子(《楊氏家藏方》卷三)、黃連飲(《普濟方》卷二〇一)
  •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八
  • 組成:香薷、草烏頭、藿香、黃連
  • 主治:霍亂吐瀉,四肢厥冷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附方,

組成

香薷(去梗)二兩半,草烏頭(浸,切,去皮臍,曬乾)二兩(入鹽三兩同炒烏頭黃褐色,去鹽不用),藿香(去梗,焙)二兩,黃連(去須,以吳茱萸二兩同炒黃連,去茱萸不用)二兩。

用法用量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匕,以水二盞,加酒半盞,同煎至一盞,去滓,用新汲水沉冷,頓服。相次四肢暖,吐瀉定。病輕每服一二錢匕。

主治

霍亂吐瀉,四肢厥冷。

附方

名稱:香薷飲
組成:香薷四兩,厚朴(制)、扁豆(姜制)各二兩
用法:上銼。加烏梅水煎,臨熟入生薑汁溫服
主治:暑瘧
出處:《普濟方》卷三九〇
名稱:香薷飲
組成:香薷(切)一握,生薑(切)半兩,木瓜(銼)一兩
用法:上藥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加白米半合,煮成粥,入少醬汁為味,吃一二服效
主治:霍亂後,胃氣虛,不能安臥
出處:方出《聖惠》卷四十七,名見《聖濟總錄》卷四十
名稱:香薷飲
組成:香薷二兩,厚朴一兩,白扁豆(炒研)一兩半,甘草(炙)一兩
用法:每服加燈心二十莖,麥門冬(去心)二十粒,淡竹葉七片,車前草二根,晚禾根一握,檳榔一枚(切片),水煎服,不拘時候
主治:癉瘧,傷暑,霍亂,痢疾,頭痛
出處:《普濟方》卷一九九引《醫方集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