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債券市場

香港債券市場是以發行和買賣政府公債和公司債券為融通長期資金工具的市場。它和股票市場共同構成了香港的證券市場。香港債券市場起源於19世紀末,已有100餘年的歷史。1893年香港政府就制定了 《公債及記名證券條例》。但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香港的債券市場只有零散的債券發行及交易,市場活動時斷時續。加之香港政府一向奉行保守審慎的財政政策,香港企業也偏向以股票或認股權證的方式集資,因而政府、公司發行的公債和公司債數量有限,在二級市場上的交易量也不大,香港的債券市場遠不如股票市場那么發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香港債券市場
  • 起源:19世紀末
本世紀70年代,香港政府提出了要把香港發展成為一個國際性金融中心的目標,香港債券市場開始真正起步發展。80年代末,香港政府採取了一些鼓勵性措施。自1989年4月1日起,香港取消了債券利息稅,從而降低了債券發行成本,為債券市場發展注入了一定的活力。1990年3月,香港政府推出外匯基金票據。世界銀行於1989年首次發行港元債券後,國際金融公司亞洲開發銀行等也在香港成功發行債券,使香港債券市場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既有傳統的長期固定利率債券,又有近年來的創新的各種長短期浮動利率債券,如牛熊債券、步步升債券、小龍債券、中國龍債券、美元債券、日元債券、歐洲貨幣單位債券等。近年來香港債券市場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籌資中心。根據公營部門及私營機構發行的債券總額計算,市場規模在過去5年增長接近7倍,從1991年底的378億港元擴展至1996年底的2814億港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