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妃墓地

香妃墓地

傳說,埋葬在這裡的霍加後裔中,有一個叫伊帕爾汗的維吾爾族女子,是乾隆皇帝的愛妃,由於她身上有一股常有的沙棗花香,人們便稱她為“香妃”。香妃死後由其嫂蘇德香將其屍體護送回喀什,並葬於阿帕霍加墓內,因而人們又將這座陵墓稱做香妃墓”。不過據考證,香妃並沒有葬在這裡,她確切的葬地是在河北遵化清東陵的裕妃園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香妃墓地
  • 釋義:乾隆皇帝的愛妃墓地
  • 時間:清代
  • 範疇:人物傳奇
傳奇香妃,香妃家族墓地,文物整修,

傳奇香妃

在乾隆皇帝的40多個后妃中,有一位維吾爾族女子,她就是聞名遐邇的香妃。其實香妃是否遍體生香,根本無從考證。但乾隆帝只有一個維吾爾族妃子卻是史實,她就是容妃。在乾隆帝的40多名妃子中,有一名回妃,本不奇怪,可是在容妃死後的一百多年內,卻引起了一批騷人墨客的興趣,在容妃身上大做文章,甚至編造出一個“香妃”的故事。從野史、詩詞到舞台,繪聲繪影大肆渲染,競達到了真假難辨的程度。詩詞、戲曲中的人物是可以編造的,但發展到排除史實、以假亂真的程度,就有問題了。以下,我們暫還按習慣稱其為香妃,看看她的真實生平。
世上就是英雄和美女的故事
乾隆皇帝深愛的女人,儘管她和別人私奔了但皇帝依然對她一往情深,雖然死了、還這樣的對不起他依然厚待他的族人,賜給他們墓地。

香妃家族墓地

它坐落在喀什市東郊5千米的浩罕村,系自治區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蘭古建築群,也是伊斯蘭教聖裔的陵墓,占地2公頃。 陵墓始建於1640年,據說墓內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實際只見大小58個墓冢)。第一代是伊斯蘭著名傳教士玉素甫霍加。他死後,其長子阿帕克霍加繼承了父親的傳教事業,成了明末清初喀什伊斯蘭教“依禪派”著名大師,並一度奪得了葉爾羌王朝的政權。他死於1693年,亦葬於此,由於其名望超過了他的父親,所以後來人們便把這座陵墓稱為“阿帕克霍加墓”。
香妃墓地
阿帕克霍加墓整個陵園是一組構築得十分精美宏偉的古建築29米,四角各立一座半嵌在牆內的巨大磚砌圓塔,塔頂各建一座精緻的圓筒形“邦克樓”, 樓頂各有一根鐵柱群,由門樓、大、小清真寺、教經堂和主墓室五部分組成。主體陵墓是一座長方形拱頂的高大建築,高26米,底長35米,進深,高擎著一彎新月。主墓室頂呈圓形,其圓拱直徑達17米,無任何樑柱。主墓室外牆和層頂全部用綠色琉璃磚貼面,並夾雜一些繪有各色圖案和花紋的黃色或藍色瓷磚,顯得格外富麗堂皇、莊嚴肅穆。陵墓廳堂高大寬敞,平台上排列著墓冢,墓冢是用白底蘭花琉璃磚砌成,晶瑩素潔。大清真寺在陵園的西半部,名“艾依特嘠”,節日期間供教徒們作禮拜用。小清真寺和門樓是一組最外面的建築物,彩繪和磚雕圖案極為精美。寺外有一池清水,林木參天,清幽宜人。
阿帕霍加墓坐落在喀什市東郊5公里處的浩罕村,是一座典型的伊斯蘭式的古建築群。陵墓始建於1640年前後。據說墓內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因其中葬有明末清初喀什著名伊斯蘭教“依禪派”大師阿帕霍加而得名。阿帕霍加是墓中第二代人,曾一度奪得葉爾羌王朝的世襲政權,更成為17世紀“依禪派”伊斯蘭教的首領,名望遠遠超過其傳教大師的父親。
香妃墓就像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高40米,由門樓、小清真寺、大清真寺、教經堂和主墓室5部分組成。穹窿形的圓頂上,有一座玲瓏剔透的塔樓。塔樓之巔,又有一鍍金新月,金光閃閃,莊嚴肅穆。陵墓高大寬敞的廳堂里,築有半人高的平台,依次是香妃家族五代72人大小58座墓冢。香妃的墓冢設在平台的東北角,墓冢前用維吾爾文、漢文寫著她的名字。墓冢都用藍色玻璃磚包砌,上面再覆蓋各種圖案的花布,既表示對死者的尊敬,又有保護墓冢的作用。陵墓左邊,建有大小兩座精緻的伊斯蘭教清真寺。陵墓後面,還有一大片墳墓,十分壯觀。
香妃墓地
阿帕霍加墓經歷了三百多年的風雨歷史的洗禮,以其堅韌不屈的精神固守其古樸的建築風格,來此地的遊客有幕名香妃之麋,也有為朝拜而來的,更多的是為目睹阿帕霍加墓高超建築技術和藝術風格而來。香妃墓實際上是阿帕霍加家族陵墓的俗稱,是典型的伊斯蘭風格的宮殿式陵墓建築。陵墓安葬著同一家族的72座白底蘭花玻璃瓦覆蓋的陵墓。第一代是伊斯蘭傳教士阿基.買和買提.玉素甫霍加。他死後,長子阿帕霍加繼承其衣缽,繼續傳教,並一度奪得了葉爾羌王朝的世襲政權,在其權利巔峰時期統治了喀什噶爾、葉爾羌(今莎車)、和田、阿克蘇、庫車、吐魯番六座城市,接受了“世界的主宰”的稱號,成為十七世紀的白山派伊斯蘭教的首領,他死後改為阿帕霍加墓。香妃是阿帕霍加的孫女。
香妃是乾隆皇帝的妃子---容妃,原名叫伊帕爾汗,據說伊帕爾汗身上總有一股濃郁的沙棗花香,所以被成為香妃,傳說香妃抑鬱而死,死後乾隆皇帝派六萬六千六百六十六人的送葬隊伍,抬著香妃的棺木返回故鄉,棺木不準落地。當棺木送到喀什時,送葬隊伍只剩下六人。當然這只是傳說,據清史記載,她在宮中生活了28年,53歲時病逝,葬於河北清東陵裕妃園寢內,傳說香妃的兄長用了三年半時間,從北京帶回的遺物,葬在陵殿的東北角,所以香妃墓記憶體放的是香妃的衣冠。
陵墓由門樓、大小清真寺、教經堂和主墓室5部分組成。正門門樓精美華麗,兩側有高大的磚砌圓塔和門牆,表面鑲著藍底白花硫璃磚。與門樓西牆緊連的是一座小清真寺,前有彩繪天棚覆頂的高台,後有祈禱室。陵園內西面是一座大清真寺,正北是一座穹窿頂的教經堂。主墓室在陵園東部,是整個建築群的主體建築,主墓屋頂呈圓形,其圓拱直徑達17米,無任何樑柱,外面全部是用綠色琉璃磚貼面,並夾雜一些繪有各色圖案和花紋的黃色或藍色瓷磚,顯得格外富麗堂皇、莊嚴肅穆。墓室內部築有半人高的平台,平台上整齊地排布著大小不等的數十個墓冢,墓均砌以白底藍花的琉璃磚,看上去晶潔素雅。

文物整修

金庸筆下的傳奇人物--香妃據傳病逝後下葬於在新疆喀什,如今,幾度重修的香妃陵墓建築外牆壁上的琉璃磚大片脫落,觀光者期待這座新疆最負盛名的建築重現風采。
香妃墓地處喀什市浩罕村,高大的門樓和四周門牆表面鑲有以綠色為主的彩色琉璃磚,具有濃郁的維吾爾族傳統特色。記者在現場看到,陵墓穹頂上的琉璃磚已經脫落三分之二,陵墓的東南角還設有防護欄。當地導遊說,這是防止隨時脫落的瓷磚砸到遊人的保護措施
新疆重點文物保護項目領導小組副主任阿不都艾尼說,國家曾撥專款於1956年和1997年對陵墓進行兩次修復。現在琉璃磚再度脫落,主要是由於1997年進行修復時,仍採用傳統技術手段用石膏進行貼上,沒有藉助任何現代技術,而傳統技術存在貼上不牢固等缺陷。加上去年喀什降雨量比往年偏多,冬雪較厚,加劇了瓷磚的脫落。
據阿不都艾尼介紹,香妃墓保護工作已上報到國家文物局,去年7月來自清華大學的專家對香妃墓進行了實地考察。目前,有關保護工作正在規劃當中。香妃墓管理人員告訴記者,每次脫落下來的完整琉璃磚都被妥善保存起來,留待修復時重新貼上回去。
香妃墓原稱阿帕克霍加墓,始建於1640年,據傳其中葬有清朝乾隆皇帝的妃子香妃,因而被稱為“香妃墓”,是新疆喀什的著名景點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