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河戲

饒河戲

饒河戲是饒河(鄱陽)人在南戲弋陽腔的基礎上經過改造發展,變一唱眾和、鑼鼓伴奏、以板擊節的高腔,與亂彈徽劇秦腔崑曲等皮黃聲腔溶融揉合,形成了唱腔豐富、劇目眾多,鄉土氣息濃郁的饒河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饒河戲
  • 提出人:鄱陽人
  • 特色:南戲和弋陽腔
  • 發展時代:元、明
簡介,歷程,

簡介

宋朝以南戲為基礎,經過元、明兩個朝代,饒河(鄱陽)人在南戲和弋陽腔的基礎上經過改造發展形成了饒河戲。因此,鄱陽被文化部授予國家級“戲劇之鄉”的稱號。
鄱陽鄱陽

歷程

1975年,在鄱陽磨刀石鄉(現併入鄱陽鎮)殷家,發掘出南宋洪子城夫婦合葬石槨,內20多件陶瓷陪葬品,之中有十數枚陶瓷戲俑。洪子成是文學家洪邁的孫子,南宋淳熙至景定年間人。景定是南戲影響最廣泛的時期,當時鄱陽對南戲已經廣為接受。後來,經過元、明兩個朝代,饒河人在南戲和弋陽腔的基礎上,經過改造發展,變一唱眾和、鑼鼓伴奏、以板擊節的高腔,與亂彈、徽劇、秦腔、崑曲等皮黃聲腔溶融揉合,形成了唱腔豐富、劇目眾多,鄉土氣息濃郁的饒河戲。
饒河戲一經問世,便受到鄱陽和饒河流域人的青睞厚愛。粗獷豪邁的雄歌壯舞,激越高亢的唱腔音樂,剛柔並濟的表演程式,加上如《打目蓮》、《岳傳》、《西遊記》、《花田錯》、《蘆花河》、《降天雪》之類的200多個正本劇目和300多個折子戲,於是像一夜春風般染綠饒河大地和信江流域、贛北地區、乃至安徽東至、祁門等地。
鄱陽饒河戲鄱陽饒河戲
饒河戲的廣大舞台是農村和城鎮,觀眾對象既有農民、手工業者,更有瓷業工人,一開始便深受廣大勞動人民喜愛。從清朝乾隆時代起,鄉間看戲之習蔚然成鳳。酬神、開譜、做壽、婚慶以及開賭設場、重修廟宇、掃除瘟疫、廟會、祈禱平,甚至包括違背鄉規民約、宗族家規受罰,都要請戲。看饒河戲幾乎滲透到鄱陽人生活中所有的方方面面。隨著鄱陽商業的進一步發達,各地商幫紛紛在鄱陽興 建會館,加上城鄉宗族祠堂規模的擴大,饒河戲不僅加惟廣和普及,也走進了茶園、劇場(多以會館和祠堂兼)。不論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演期多則十天半月,少則三、五天不等,通宵達旦,長演不衰。專業性的長班、業餘的太子班和自由組合只唱不演的“串堂班”,雨後春筍般在鄱陽大地上湧現,以至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俚語:“三天不著饒河戲,心中發悶人無力。喉頭髮癢就想哼,唱過之後來力氣。”
饒河戲的真正發展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成立了縣級專業劇團,業餘演出隊伍空前繁榮。1981年有關部門統計,全縣有太子班172個,串堂班近千個。凰崗鎮牌樓村是個僅有54戶的小村,而參加業餘劇團的多達52人。1990年春,全縣舉行戲曲調演,兩個月時間裡演出65場,觀眾達67000餘人。1992年10月,江西省文化廳授予鄱陽“戲劇之鄉”稱號。新中國培養出來的演員胡瑞華,進過京晉演,上廬山山為中央首長演出,她的唱腔還被譽作“水華腔”,成為饒河戲發展提高的重要表現。改革開放後,饒河戲再次走出鄱陽,足跡遍及樂平餘干萬年戈陽上饒景德鎮都昌等周邊縣市,並遠至浙江溫州瑞安平陽樂清蒼南,安徽東至,福建石獅 、廈門等地。2001年底,文化部派員來鄱陽考察,擬授予鄱陽為國家級“戲劇之鄉”。
鄱陽饒河戲鄱陽饒河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