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氏祠堂

饒氏祠堂

茶陽古城素有“饒半城”美稱,饒氏祠堂有三十餘座,以殿堂式、圍龍屋居多。有氣勢宏偉的九廳十八井、金碧輝煌的上下堂式,亦有酷似礱形的寓意深長的建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饒氏祠堂
  • 美稱:饒半城
  • 饒氏祠堂:三十餘座
  • 太史第:翰林太史的祠第
基本信息,歷史沿革,

基本信息

更有祠堂廳梁盤龍、懸掛“敕命重光”牌匾被列入梅州市“特色客家民居”。世魁祠、詒谷堂、冬官第等祠堂還有功名桅桿,桿頂旗飄,榮耀風光!明、清兩朝均出有父子進士,據不完全統計茶陽饒氏有進士8人,舉人20人,貢生至癢生三百餘人。茶陽城內的省級重點文物“父子進士”牌坊更是最好的證明,七世祖饒金是創立大埔縣的第一功臣;百侯“一腹三翰林”生母為川心祠堂饒姓姑婆。在這不足三平方公里的古城裡可謂是人才輩出。

歷史沿革

幾百年來,社會風雲變幻,饒氏祠堂也飽經風霜和人為的破壞,不少祠堂已是破爛不堪。為弘揚饒氏文化,繼承先人開基創為之精神,使饒氏宗族的忠孝文明發揚光大,特將幾座較完整的祠堂例舉出來,作為敬祖之舉,加深我輩對饒氏人文的認識,激勵族人為振興宗族加倍努力,再創輝煌,為社會多作貢獻。
太史第
太史第顧名思義是翰林太史的祠第。它起源於樂房八世成敏公創建,距今約有近500年歷史。歷經族中先賢俊達擴建而成。位於茶陽城北地段,占地三十餘畝,四周圍牆拱護,果樹成蔭環境清幽,清澈漳溪河旁繞而過。祠堂坐南向北遙對筆架山峰,汲取毓秀鐘靈之精華,代有人才迭出,佼佼者當數十七世慶捷公,字德敏號漫塘(1739-1813)。公天品敏穎,學識淵博,文彩藻麗。36歲中式清乾隆乙未榜三甲第八名進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後授翰林院檢討,任清《四庫全書》編纂分校官十年,後再任五年內閣中書舍人,專司紅本。六十歲致仕還鄉。歷掌韓山書院,越秀書院,端溪書院。公精於詩文著作甚豐,著有《館課擬存》文集四卷,《桐陰詩集》八卷。其名字被列入《廣東通志,本傳》。
成敏公派子孫主要分布在西門太史第,崆下,牛欄坪。歷史上出十多位廩生,庠生,太學生等。
冬官第
“冬官第”位於古鎮茶陽城東門附近。是座歷史悠久人文蔚起的老祠堂,創始於樂房六世祖松峰公,有500多年的歷史。大門座西向東,里靣九廳十八井,磚木結構。自古至今子孫繁衍興旺。門前的石獅子與八副楣桿,祠堂內高懸“五花榮封”,“三鳳齊嗚”匾額。足見昔日科甲輝煌,用花崗岩麻石鋪砌的大門門坪,天井。門楹對聯與懸掛的燈籠仍呈現當年世代官家氣派。
“冬官第”是“父子進士”與齡公第四個兒子,饒垍號紘公後裔的祠堂。明清兩朝人才濟濟,在清朝十九世商山公與二十世褒甲公,父子榮登進士,均官授知縣再續傳奇。十七世崇魁公登黃軒榜進士,官拜工部營膳司主事。十八世重慶字紹芳公,選拔貢生,朝考高等,充四庫全書館錄。授貴州龍泉縣知縣,署正安州知州。歷任貴州桐梓,施秉,玉屏知縣。
該祠堂文魁,貢生,廩生,庠生眾多。有“十代九大夫”的美譽。是茶陽饒性歷史的人文典範。
詒谷堂
詒谷堂建於1524年,至今已有四百捌拾捌年的歷史了,它是茶陽最古老的建築之一。詒谷堂的格式是典型的殿堂式圍龍屋。整座屋的結構酷似礱形,寄寓豐衣足食、長流不息的寓意。門前豎立五副表彰祖宗中舉人的功名楣桿。上廳掛著“敕命重光”的金匾,下廳富貴和耀世榮譽。該屋已被梅州市政府列入特色的客家民居。詒谷堂還出了饒氏的第一位世界著名機電專家、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饒芳權。
朝議大夫第
朝議大夫第坐落在茶陽城南地段,是座並不顯眼的小祠堂,旁依金山,門樓向東。人口不多隻幾戶人家。前後約有二百多年歷史。但在舊時卻曾顯赫一時,它是從“冬官第”分離出來的支派。據有關史料記載,十八世重奐號肯堂公,是崇魅公嗣長子,克武庠生,官授衛遷。為人和善,樂善好施捐資賑災,捐助族人讀書費用,頗有仁慈之風。十九世饒苹號鹿埜公,傳承詩書克邑庠生。二十世饒霖字仲郇公,自幼聰穎英姿超卓,讀書觀大略不屑拘章句。年十八歲,選拔入京,廷試一等。詮選江蘇常州府通判。勤政有聲加四級,朝廷誥授副四品“朝議大夫”並貽贈其祖,父兩代相同官階稱號。是茶陽饒姓樂房“十代九大夫”精英人物之一。
川心祠堂
川心祠堂位於茶陽鎮的學前街地段,是一座別具一格的祠堂,它由邇訓堂等三座祠堂並排相連,中間均有座石門相通,故而稱為川心祠堂,距今約有400餘年歷史。它是“父子進士”的與齡公第三個兒子,饒嶝公號於岸公構建。祠堂原來在學前街口有座門樓牌坊約五米高,門樓石匾刻“奕世賓賢”後靣陰刻“毓秀茶山”石階拾級而下,一條全用花崗岩麻石鋪砌的30多米長石板路,直達門口,門口有對威風凜凜的石獅子守護大門。門口西面有塊石牌匾陰刻“父子中翰”後面“風憲重望”更顯露當年輝煌氣派。可惜由於文化大革命人為破壞,和歷年大洪水毀壞,門樓,大門幾乎蕩然無存,昔日雄風光彩難再。
饒嶝公於明萬曆癸未科中式第六十一名文魁,與兄長饒堪公,為圓祖,父,孫三代同為進士之宏願,十上京城赴考,未嘗夙願。朝廷謁選銓授山東寧海州知州。在任勤政愛民,政績斐然以清廉著稱。聖上聞賜“清廉宴”晉階“奉直大夫”並誥贈父如其官階封號。饒嶝公傳下子孫人丁興旺,詩禮傳家人才輩出。15世寵偉公中式清康熙丙午科第十九名文魁,銓授知縣。16世時英公中式清乾隆甲子科第七十二名文魁,詮選縣尹。14世饒球公由例貢授寶慶府通判。15世寵佺公,貢生詮授教諭,百侯楊姓“一腹三翰院”之母饒氏女。就是寵佺公的二女兒。另外還有多人任司訓,訓導,縣丞,州同職。貢生,廩生,庠生,太學生二十多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