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選擇策略

食物選擇策略

食物選擇策略是指動物在進行食物選擇時的方法和對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食物選擇策略
  • 前提:進行食物選擇
  • 本質:方法和對策
  • 方法:野外直接觀測、扣籠觀察等
  • 內容:營養選擇、植物次生化合物假設
  • 學科:動物生態學
簡介,主要內容,作用,

簡介

食植類動物的食物選擇是覓食生態學研究的重要研究內容。生態學家通過野外直接觀測、扣籠觀察、胃內容物和糞便鏡檢分。自助餐式食物選擇實驗(cafeteria—type test),及模型預測(model prediction)植食性哺乳動物的食物選擇。研究的動物涉及黑家鼠(Rattus timidus)、草原田鼠(Microtus ochrogaster)、草甸田鼠(Microtus pensylvanicus) 、加利幅尼亞田鼠(Microtus californicus)、雪兔(Lelnas timidus)、美洲兔(Lepusamericanus)、卷尾袋貂(Pseudocheirus peregrinus )、梅花鹿(Cerus nippon)、黑斑羚(Aepycerus melampus) 、駝鹿(Alces aloes) 。

主要內容

動物食物選擇對策主要有以下假設:
1、營養假設
認為動物的食物選擇以植物蛋白質或能量等營養成分的含量為依據。Lindlof等對雪兔的研究檢驗了該假設,但Klein研究卻發現,美洲兔對食物項目的選擇與營養無關。
2、植物次生化合物假設
植物次生化合物能抑制動物消化,而動物則避免選擇含次生化合物的食物。不同研究表明,美洲兔的食物選擇與化學阻遏物的含量、食物中能量的可利用率和限制性營養因子的含量有關。研究者發現,美洲兔喜歡選擇大的食物項目,但同種植物的體積增大時,植物組織的生長年齡也隨之增大,毒素含量相應增加,死亡和衰老組織增多,能量和養分的可利用率下降,植物作為動物食物的質量下降,動物對其的選擇應減少為宜。
3、營養平衡假設
通過對籠養雪兔食物項目選擇的研究,提出動物對食物項目的選擇是權衡食物中正營養因子(能量和蛋白質等)的負效應和負營養因子(次生化合物)正效應為基礎,選擇食物項目。
4、最優覓食理論
將影響動物食物選擇的覓食時間、營養成分、消化道容積及次生化合物等約束因子進行綜合分析,以線性規劃模型,預測動物的食物選擇。最優覓食理論假想覓食者在特定的環境中應選擇最佳的食物,使覓食者的適合度達到最大化’植食性動物覓食研究中最常用的兩個目標函式為養分最大化和覓食時間最小化。當一種養分的攝入量影響覓食者的生存和繁殖時,養分最大化即為動物的覓食目標。 覓食目標一旦確定,覓食者對食物的選擇將非常簡單,或選擇攝入養分含量最高的食物(養分最大化),或選擇攝入能滿足其營養需要的食物項目(覓食時間最小化)。
5、條件性氣味迴避假設
採用具有苦味的氯化鋰處理羔羊的食物,測定羔羊的食物選擇,並發現動物通過學習將食物的特殊氣味與被動物吸收後植物次生化合物的負反饋聯繫,選擇食物項目,調節食物攝入量。研究者對本地黃牛和引入黃牛進行的食物選擇實驗,檢驗了此假設’植食性動物通過食物攝入後反饋與滋味(氣味與味覺)的聯繫來辨識植物毒素。許多植物次生化合物的滋味使植物具有獨特的滋味。單寧酸呈澀味,而另一些生物鹼和類黃酮則是苦味的。當滋味與毒性高度相關時,植食性動物可能首先依據攝入後的反饋學會調節食物攝入量,然後再依據滋味的濃度簡單地調整其食物攝入量。
滋味不一定是植物具有毒性的理想標誌。植食性動物難以憑嗅覺和味覺檢測出來的化學變化,能完全改變許多植物毒素的毒性。而另一些有毒化合物在植物中的含量極低,對植物的滋味並未有多大影響。同時,一些植物毒素的毒性變化與滋味變化無相關性。
按進化論,上述幾種假設認為,動物具有的營養天賦可解釋植食性動物食物選擇的機制。

作用

植食性動物的食物選擇是覓食生態學研究最為活躍的領域,動物食物選擇對策主要有營養選擇、植物次生化合物假設、營養平衡假設、最優覓食理論和條件性氣味迴避假設。動物學習食物選擇的行為過程中,覓食個體能通過其認知過程和感知過程來處理食物信息。學習選擇食物項目是一種可塑性行為方式 ,有利於動物獲得適應棲息地的行為模式 .幼體通過社會學習自母體學習的覓食經驗,在幼體一生的食物選擇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環境條件相對穩定條件下,幼體可模仿成體的食物選擇模式;在環境劇烈變化的條件下,動物通過試錯學習選擇的食物項目可能較模仿成體所攝取的食物項目營養含量更豐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