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熱效應

食物熱效應

食物熱效應(thermic effect of food,TEF)是指由於進食而引起能量消耗增加的現象。營養學家把這種因為攝食而引起的熱能的額外消耗稱為食物熱效應,又叫食物的特殊動力作用(specific dynamic action,SDA)。

人體在攝食過程中,除了夾菜、咀嚼等動作消耗的熱量外,因為要對食物中的營養素進行消化吸收及代謝轉化,還需要額外消耗能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食物熱效應
  • 外文名:thermic effect of food
  • 別稱:食物的特殊動力作用
  • 套用學科:營養學
  • 適用領域範圍:食品
  • 適用領域範圍:日常飲食
概念,體表特徵,產生原因,產生過程,與多因素有關,

概念

食物熱效應只能增加體熱的外散,而不能增加可利用的能。換言之∶食物熱效應對於人體是一種損耗而不是一種收益,而只夠維持基礎代謝的食物攝入後,消耗的能量多於攝入的能量,外散的熱多於食物攝入的熱,而此項額外的能量卻不是無中生有的,而是來源於體內的營養貯備。因此,為了保存體內的營養貯備,進食時必須考慮食物熱效應額外消耗的能量,使攝入的能量與消耗的能量保持平衡。能量代謝是營養學研究的最基本問題,能量代謝是指在生物體內糖類、脂肪以及蛋白質的代謝變化所伴隨著能量的釋放、轉移和利用的過程,這個過程伴隨著食物熱效應。

體表特徵

細心的人會發現,吃完飯後體溫會略有升高,這只是食物熱效應的外在表現。一般來講,體溫的升高在進食後不久就會出現,這也是吃飯時和飯後會覺得熱的原因之一,在寒冷的冬天,這一點會更加明顯。實驗測定,在進餐後兩小時,體溫會達到頂點,2-3小時後恢復到正常狀態。
當然,食物熱效應對身體的影響不只是升高體溫那么簡單,從能量代謝的角度來看,它只能增加體熱的外散,而不能增加可利用的能量。也就是說,食物熱效應對於人體是一種損耗。所以,當一個人攝入了只夠維持基礎代謝的食物後,加上食物熱效應的消耗,就會導致代謝的能量多於攝入的能量。此時,機體就要動用籌備的營養,燃燒脂肪來補充這部分能量損耗。所以,為了保存體內的營養儲備,進食時必須考慮食物熱效應額外消耗的能量,使攝入的能量與消耗的能量保持平衡。

產生原因

產生過程

食物熱效應產生的原因很多。攝食過程中,消化系統的運動,消化酶的分泌都會消耗熱量。同時,食物在體內氧化分解時,除了本身釋放出熱能以外,還會增加人體的基礎代謝率,刺激人體產生額外的熱量消氂,同時使體溫升高,同時,能量代謝時,生物體內糖類、脂肪以及蛋白質的代謝變化所伴隨著能量的釋放,產生熱量。

與多因素有關

那么,吃一頓飯會消耗多少熱量呢?這與食物的成分、進食量和進食的頻率等多種因素有關。
首先,食物的成分不同,所產生的熱效應差別很大。脂肪的食物熱效應約占其熱能的4%-5%,碳水化合物為5%-6%,而蛋白質還要高,能達到30%-40%。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很多,現在比較公認的觀點是,脂肪、碳水化合物主要為人體提供能量,而食物蛋白質中的胺基酸的功能為合成人體所需的蛋白質,這一過程比脂肪、蛋白質單純轉化為熱量消耗的能量更多。同時,高蛋白食物所產生的熱效應時間也更長,據測算,最長可達到12小時之久,這也是因為合成蛋白質的過程更為複雜。
另外,食物熱效應與進食量也有關,吃得越多,熱能的消耗就越多。吃得快比吃得慢者消耗的熱量高。吃得快時,中樞神經系統更加活躍,激素和酶的分泌速度快、量更多,吸收和貯存的速率更高,其能量消耗也相對較多。
按照三大產熱營養素的比例,混合性食物的熱效應作用可相當於基礎代謝的10%,或全日總能量消耗的6%,約為每日600kJ(150kcal)左右。
有些朋友為了減輕體重,嚴格控制每餐的熱量攝入,使其保持在低於基本代謝的範圍之內。然而,長此以往容易導致營養不良。食物熱效應也會消耗能量,減肥的朋友們在計算熱量時,切不可忽略這一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