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召回管理辦法

食品召回管理辦法

《食品召回管理辦法》是為了加強食品生產經營管理,減少和避免不安全食品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而制定的法規,2015年3月1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2號公布《食品召回管理辦法》,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食品召回管理辦法
  • 外文名:Measure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food recall
  • 發布機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 文號:國家食藥監管總局令第12號
  • 類別:規章
  • 發布日期:2015年3月11日
  • 實施日期:2015年9月1日
檔案發布,政策全文,內容解讀,

檔案發布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
第12號
《食品召回管理辦法》已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
局長 畢井泉
2015年3月11日

政策全文

食品召回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食品生產經營管理,減少和避免不安全食品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安全食品的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辦法。
不安全食品是指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規定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以及其他有證據證明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食品。
第三條 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法承擔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義務,建立健全相關管理制度,收集、分析食品安全信息,依法履行不安全食品的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義務。
第四條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負責指導全國不安全食品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不安全食品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五條 縣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組織建立由醫學、毒理、化學、食品、法律等相關領域專家組成的食品安全專家庫,為不安全食品的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提供專業支持。
第六條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負責匯總分析全國不安全食品的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信息,根據食品安全風險因素,完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措施。
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收集、分析和處理本行政區域不安全食品的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信息,監督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
第七條 鼓勵和支持食品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制定行業規範,引導和促進食品生產經營者依法履行不安全食品的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義務。
鼓勵和支持公眾對不安全食品的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等活動進行社會監督。
第二章 停止生產經營
第八條 食品生產經營者發現其生產經營的食品屬於不安全食品的,應當立即停止生產經營,採取通知或者公告的方式告知相關食品生產經營者停止生產經營、消費者停止食用,並採取必要的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風險。
食品生產經營者未依法停止生產經營不安全食品的,縣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可以責令其停止生產經營不安全食品。
第九條 食品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食品經營櫃檯的出租者、食品展銷會的舉辦者發現食品經營者經營的食品屬於不安全食品的,應當及時採取有效措施,確保相關經營者停止經營不安全食品。
第十條 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發現網路食品經營者經營的食品屬於不安全食品的,應當依法採取停止網路交易平台服務等措施,確保網路食品經營者停止經營不安全食品。
第十一條 食品生產經營者生產經營的不安全食品未銷售給消費者,尚處於其他生產經營者控制中的,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立即追回不安全食品,並採取必要措施消除風險。
第三章 召 回
第十二條 食品生產者通過自檢自查、公眾投訴舉報、經營者和監督管理部門告知等方式知悉其生產經營的食品屬於不安全食品的,應當主動召回。
食品生產者應當主動召回不安全食品而沒有主動召回的,縣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可以責令其召回。
第十三條 根據食品安全風險的嚴重和緊急程度,食品召回分為三級:
(一)一級召回:食用後已經或者可能導致嚴重健康損害甚至死亡的,食品生產者應當在知悉食品安全風險後24小時內啟動召回,並向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召回計畫。
(二)二級召回:食用後已經或者可能導致一般健康損害,食品生產者應當在知悉食品安全風險後48小時內啟動召回,並向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召回計畫。
(三)三級召回:標籤、標識存在虛假標註的食品,食品生產者應當在知悉食品安全風險後72小時內啟動召回,並向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召回計畫。標籤、標識存在瑕疵,食用後不會造成健康損害的食品,食品生產者應當改正,可以自願召回。
第十四條 食品生產者應當按照召回計畫召回不安全食品。
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收到食品生產者的召回計畫後,必要時可以組織專家對召回計畫進行評估。評估結論認為召回計畫應當修改的,食品生產者應當立即修改,並按照修改後的召回計畫實施召回。
第十五條 食品召回計畫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食品生產者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具體負責人、聯繫方式等基本情況;
(二)食品名稱、商標、規格、生產日期、批次、數量以及召回的區域範圍;
(三)召回原因及危害後果;
(四)召回等級、流程及時限;
(五)召回通知或者公告的內容及發布方式;
(六)相關食品生產經營者的義務和責任;
(七)召回食品的處置措施、費用承擔情況;
(八)召回的預期效果。
第十六條 食品召回公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食品生產者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具體負責人、聯繫電話、電子信箱等;
(二)食品名稱、商標、規格、生產日期、批次等;
(三)召回原因、等級、起止日期、區域範圍;
(四)相關食品生產經營者的義務和消費者退貨及賠償的流程。
第十七條 不安全食品在本省、自治區、直轄市銷售的,食品召回公告應當在省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網站和省級主要媒體上發布。省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網站發布的召回公告應當與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連結。
不安全食品在兩個以上省、自治區、直轄市銷售的,食品召回公告應當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和中央主要媒體上發布。
第十八條 實施一級召回的,食品生產者應當自公告發布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完成召回工作。
實施二級召回的,食品生產者應當自公告發布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完成召回工作。
實施三級召回的,食品生產者應當自公告發布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完成召回工作。
情況複雜的,經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同意,食品生產者可以適當延長召回時間並公布。
第十九條 食品經營者知悉食品生產者召回不安全食品後,應當立即採取停止購進、銷售,封存不安全食品,在經營場所醒目位置張貼生產者發布的召回公告等措施,配合食品生產者開展召回工作。
第二十條 食品經營者對因自身原因所導致的不安全食品,應當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其經營的範圍內主動召回。
食品經營者召回不安全食品應當告知供貨商。供貨商應當及時告知生產者。
食品經營者在召回通知或者公告中應當特別註明系因其自身的原因導致食品出現不安全問題。
第二十一條 因生產者無法確定、破產等原因無法召回不安全食品的,食品經營者應當在其經營的範圍內主動召回不安全食品。
第二十二條 食品經營者召回不安全食品的程式,參照食品生產者召回不安全食品的相關規定處理。
第四章 處 置
第二十三條 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因停止生產經營、召回等原因退出市場的不安全食品採取補救、無害化處理、銷毀等處置措施。
食品生產經營者未依法處置不安全食品的,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可以責令其依法處置不安全食品。
第二十四條 對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腐敗變質、病死畜禽等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不安全食品,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立即就地銷毀。
不具備就地銷毀條件的,可由不安全食品生產經營者集中銷毀處理。食品生產經營者在集中銷毀處理前,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第二十五條 對因標籤、標識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而被召回的食品,食品生產者可以在採取補救措施且能保證食品安全的情況下繼續銷售,銷售時應當向消費者明示補救措施。
第二十六條 對不安全食品進行無害化處理,能夠實現資源循環利用的,食品生產經營者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第二十七條 食品生產經營者對不安全食品處置方式不能確定的,應當組織相關專家進行評估,並根據評估意見進行處置。
第二十八條 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如實記錄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不安全食品的名稱、商標、規格、生產日期、批次、數量等內容。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2年。
第五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發現不安全食品的,應當通知相關食品生產經營者停止生產經營或者召回,採取相關措施消除食品安全風險。
第三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發現食品生產經營者生產經營的食品可能屬於不安全食品的,可以開展調查分析,相關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積極協助。
第三十一條 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對食品生產經營者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不安全食品情況進行現場監督檢查。
第三十二條 食品生產經營者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的不安全食品存在較大風險的,應當在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不安全食品結束後5個工作日內向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書面報告情況。
第三十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可以要求食品生產經營者定期或者不定期報告不安全食品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情況。
第三十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對食品生產經營者提交的不安全食品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報告進行評價。
評價結論認為食品生產經營者採取的措施不足以控制食品安全風險的,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責令食品生產經營者採取更為有效的措施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不安全食品。
第三十五條 為預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風險,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可以發布預警信息,要求相關食品生產經營者停止生產經營不安全食品,提示消費者停止食用不安全食品。
第三十六條 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將不安全食品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情況記入食品生產經營者信用檔案。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七條 食品生產經營者違反本辦法有關不安全食品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的規定,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有規定的,依照相關規定處理。
第三十八條 食品生產經營者違反本辦法第八條第一款、第十二條第一款、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一款、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二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不立即停止生產經營、不主動召回、不按規定時限啟動召回、不按照召回計畫召回不安全食品或者不按照規定處置不安全食品的,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給予警告,並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九條 食品經營者違反本辦法第十九條的規定,不配合食品生產者召回不安全食品的,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給予警告,並處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條 食品生產經營者違反本辦法第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第三十二條的規定,未按規定履行相關報告義務的,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一條 食品生產經營者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食品生產經營者依法處置不安全食品,食品生產經營者拒絕或者拖延履行的,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給予警告,並處二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二條 食品生產經營者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未按規定記錄保存不安全食品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情況的,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三條 食品生產經營者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不安全食品,不免除其依法應當承擔的其他法律責任。
食品生產經營者主動採取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不安全食品措施,消除或者減輕危害後果的,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違法情節輕微並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不予行政處罰
第四十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不依法履行本辦法規定的職責,造成不良後果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有關規定,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
第七章 附 則
第四十五條 本辦法適用於食品、食品添加劑和保健食品。
食品生產經營者對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者生產加工企業後的食用農產品的停止經營、召回和處置,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四十六條 本辦法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

內容解讀

為落實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第一責任,強化食品安全監管,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2015年2月9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食品召回管理辦法》。2015年3月1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畢井泉局長簽署第12號令,該局令於2015年9月1日起施行。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堅持科學立法和民主立法,努力提高立法質量。在充分吸收借鑑國內外有益經驗的基礎上,經廣泛調研、多次論證,形成《食品召回管理辦法》。主要內容包括:
一、強化食品安全風險防控。一是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現不安全食品的,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立即停止生產經營;產品已經進入市場的,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嚴格按照期限召回不安全食品,並告知相關食品生產經營者停止生產經營、消費者停止食用,並採取必要的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風險。二是食品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食品經營櫃檯的出租者、食品展銷會的舉辦者、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發現不安全食品的,應當及時採取有效措施確保相關經營者停止經營不安全食品。三是規範食品生產經營者召回時限。一級召回是食用後已經或者可能導致嚴重健康損害甚至死亡的,應當在知悉食品安全風險後24小時內啟動,並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二級召回是食用後已經或者可能導致一般健康損害的應當在知悉食品安全風險後48小時內啟動,在20個工作日內完成;三級召回是對標籤、標識存在虛假標註的食品,應當在知悉相關食品安全風險後72小時內啟動,在30個工作日內完成。四是對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腐敗變質、病死畜禽等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不安全食品,應當立即就地銷毀。
二、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一是明確主體義務。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承擔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義務,依法履行不安全食品的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責任。二是規範公告發布。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在省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網站和主要媒體上發布不安全食品召回公告。三是嚴格書面報告。不安全食品存在較大食品安全風險的,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在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不安全食品結束後5個工作日內向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書面報告。四是規範信息記錄。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如實記錄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不安全食品的名稱、商標、規格、生產日期、批次、數量等內容。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2年。五是強化責任追究。對不立即停止生產經營、不主動召回、不按規定時限啟動召回、不按照召回計畫召回不安全食品或者不按照規定處置不安全食品等行為均設定了法律責任。在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的同時,還規定對食品生產經營者主動採取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不安全食品措施,消除或者減輕危害後果的,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違法情節輕微並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不予行政處罰。
三、強化依法嚴格監管。一是依法責令履行。食品生產經營者未依法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不安全食品的,縣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可以責令其履行上述義務。二是發布預警信息。為有效防控風險,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可以發布預警信息,要求相關食品生產經營者停止生產經營不安全食品,並提示消費者停止食用。三是現場監督檢查。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可以對食品生產經營者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不安全食品情況進行現場監督檢查。四是開展效果評價。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可以對食品生產經營者提交的不安全食品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報告進行評價。評價結論認為食品生產經營者採取的措施不足以控制食品安全風險的,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應當責令食品生產經營者採取更為有效的措施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不安全食品。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組織建立食品安全專家庫,為不安全食品的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提供專業支持。五是強化責任落實。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不依法履行職責,造成不良後果的,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要求各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認真做好《食品召回管理辦法》的宣傳貫徹工作,進一步規範不安全食品的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工作,不斷提高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風險,確保公眾飲食安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