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霞洞

飛霞洞

飛霞洞,旅遊景區,在浙江溫州,雲南箇舊,廣東清遠都有一個飛霞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飛霞洞
  • 外文名稱:Fei Xiadong
  • 地理位置:浙江溫州,雲南箇舊,廣東清遠
  • 美食:大可以油條,及第粥
景點簡介,美食,住宿,交通,遊覽,購物,遊記,

景點簡介

飛霞洞”三字。洞深1500米、寬60米,洞內鐘乳懸垂,柱石擎天,造型千奇百態。
飛霞洞飛霞洞
全洞共有五廳二潭,洞廳相連,上下錯落,水陸相通。洞前建 全洞共有五廳二潭,洞廳相連,上下錯落,水陸相通。洞前建有一寺,稱飛霞寺,保存完好。洞前右側有一泉水湧出,終年不涸,水清寒澈。春夏之間陰雨季節,輒見青霞橫亘數里於洞周,故為避暑消閒勝地。
飛霞山位於飛來峽的上游,是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場所,主要由飛霞洞、藏霞洞、錦霞禪院三部分組成,是廣東八大名山之一。
飛霞洞四面環山,以建築雄偉聞名,只見殿宇順著山勢逐級疊建而上,高達七級,頗有布達拉宮的震撼氣勢和凌空欲飛的逼人幻覺。每當山雨過後,一陣陣紫霞之氣從山坳騰升到殿宇上空,飄飄緲緲,故謂飛霞。寺中供奉的神像形態生動、價值珍貴。它是全國為數不多、嶺南地區最大的“三教合一”的宗教場所。古洞內奉儒、釋、道三教祖師及諸仙佛,建築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
藏霞洞建於密林幽谷之中,雲霞在此會經久不散,令寺院時隱時現,故而得名。寺院主殿瓦上的那顆瑤珠,與前面的螺星嶺峰尖以及殿後山上的一座天然石佛正好三點成一線,獨具匠心。院中有一株數百年樹齡的名花玉堂春,是明代皇帝賜種,十分稀貴,值得一看。
錦霞禪院四面青山環抱,古木參天,庭前溪澗環回,桃花搖曳,幽然有如世外桃源。月明之夜,月光透過樹葉投下斑駁的光影,隨樹葉抖動而變幻,萬籟俱寂,只剩下溪水潺潺之聲和風吹樹林的“沙沙”之聲相和,令人霎時間感到已融入天地萬物之中。
飛霞山還有松峰觀日亭、長天塔、修行精舍、登極橋、帝子祠、洗心飛瀑等30多個景點和飛水潭山水泳場。每年春節思想匯報期間,都舉辦節目豐富的“飛霞廟會”和賞花會,更加上這裡群山環抱、谷幽林深、清澗長流、空氣中負離子含量很高,是避暑消閒,回歸自然的理想之地。山上賓館、旅舍一應俱全,豐儉由人。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謝非同志1994年前來考察時給予高度評價:“廣東名山,飛霞第一”。

美食

大可以油條和及第粥
新老佛山人耳熟能說的特色小吃———大可以的油條和及第粥。
飛霞洞飛霞洞
早在1932年起就開始和佛山人風雨同舟,走過了近百年的歷史。
至今在佛山已有4家分店。大可以油條俗稱“油炸鬼”,入口香酥,既脆又,咬在嘴裡十分耐味。
它的狀元及第粥也叫“狀元粥”。
近百年來,“狀元粥”的用料配方和烹煮技術秘神外傳,所以時日雖久,但“狀元粥”仍能永褒原味,獨瞳天下,無人能仿,更無人能及。
“油炸鬼”和“狀元粥”在2000年獲“中華名小吃”後,又連續榮獲2002年廣東“十大名小吃”和2003年佛山“十大風味小吃”之譽。
據說,1936年的某一天,佛山一應姓人家用超凡的手藝做成了應記的第一碗雲吞麵。從那以後,應記雲吞就日夜夜,從不間斷地在佛山的大街小巷迷倒了一代又一代佛山人。如今應記在佛山已有14家店面,人們在街頭巷尾都能聞到應記雲吞的香味。應記雲吞有皇牌鮮蝦雲吞麵和普能雲吞麵兩種。前者皮薄肉厚,一粒粒鮮紅的蝦肉在皮下隱約可見,其味脆口清甜,價格比普通雲吞麵貴近一半,為6元錢一碗。應記的“皇牌鮮蝦雲吞麵”獲得2000年“中華名小吃”和2003年佛山“十大風味小吃”之榮譽。
飛霞洞飛霞洞
皇后雙皮奶始創於上世紀三十年代,民間曾有歌謠流傳說:“皇后雙皮奶,太子吃不壞”。
但時至今日,它卻因為含有高蛋白質和高糖分而逐漸“失寵”了。但其貴為“皇后”,如今風韻猶存,還在征服著為數不少的小吃愛好者。
據介紹,皇后雙皮奶做法考究,先把滾奶倒入碗中,取出其凍後的奶皮(第一層),再把牛奶和蛋清打混煮滾,得到第二層皮,此即為比皮奶。
雙奶表面有一層微黃薄穌之皮,奶質凝稠細滑,細品其味,香甜奇特。

住宿

遠東大酒店
地址:南海市西樵山旅遊度假區鴻運酒店地址:佛山市汾江中路5號
飛霞洞飛霞洞
地址:佛山市親仁路1 號
平洲賓館
地址:南海市平洲區永安中路8號
金樵酒店
地址:南海市西樵山旅遊度假區江浦東路42號
地址:南海西樵山旅遊度假區江浦東路36號

交通

從廣州到清城區,可在廣州環市西路省汽車站、市汽車站以及羅沖圍汽車站乘坐班車,從早上6:30至晚上7:30分均有固定班車,票價從15元至25元不等,全程約1.5小時。從清城區至飛霞景區已開通旅遊空調中巴,全程票價8元,1.5小時可達。
飛霞洞飛霞洞

遊覽

飛霞山位於飛來峽的上游,是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場所,主要由飛霞洞、藏霞洞、錦霞禪院三部分組成,是廣東八大名山之一。
飛霞洞飛霞洞
飛霞洞四面環山,以建築雄偉聞名,只見殿宇順著山勢逐級疊建而上,高達七級,頗有布達拉宮的震撼氣勢和凌空欲飛的逼人幻覺。每當山雨過後,一陣陣紫霞之氣從山坳騰升到殿宇上空,飄飄緲緲,故謂飛霞。寺中供奉的神像形態生動、價值珍貴。
它是全國為數不多、嶺南地區最大的“三教合一”的宗教場所。古洞內奉儒、釋、道三教祖師及諸仙佛,建築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

購物

南海藤織品已有100多年歷史,除銷港、澳外,還遠銷日本、美國、加拿大和東南亞、歐洲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相關製品人民大會堂的廣東廳直到上次裝修才轍下,而現在海南廳、香港廳還在用其作裝飾。以前福建廳也用作裝飾,不少領導人都曾用作接見外國貴賓,曾獲外國通訊社稱為“最中國”的。可惜現在多數人都夢詩(思)想雲,這一特產已日漸式微。
飛霞洞飛霞洞
粵菜材料介紹的產品,作為特定地產的只有21個,南海里水冬瓜是其中之一,最能體現其優於其它同類品種的,就是用作冬瓜盅時久燉而不塌。沸煮而湯不濁,低價值的產品高登大雅之堂,當顯其“修為”不淺。其實真正的里水冬瓜,僅產於現至高空調的所在地甘焦一帶,據聞該地蒲姓村民是元朝皇族後人,被朱元璋驅趕潛逃至此,走前錯把優良的冬瓜種子誤當神藥攜上,才得以於此落地生根。

遊記

大家好!很高興能有幸陪同大家一起遊覽我們廣東著名的風景名勝區——清遠市飛霞風景名勝區。
先把飛霞山概況簡要地給大家介紹一下,該景區位於廣東省的中北部,總面積達52平方公里,飛霞山是省級風景區和省級旅遊度假中心,由北江峽江景區,飛來古寺景區,三霞洞觀景區,紫竹鐘聲景區,螺星翠林景區等5大景區組成。
我們今天將遊覽的是這裡最具有代表性的:飛來寺,飛來峽,飛霞洞,藏霞洞,錦霞洞,錦霞禪院和孔聖廟等景點。該景區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林深谷幽,清溪長流,鮮花盛開,奇峰怪石,有山有水,有古有今;是集娛樂、住宿於一體的綜合性景區。景區的主要特色有:“一古、二雄、三大、四奇、五游”。我們可以暢遊南方的“小三峽”;可親臨道教七十二福地的第十九福地--飛霞山,體驗這裡的仙境生活;可目著稱西藏布達拉宮之稱的飛霞古洞;任游飛霞冰液池(山水游泳池)懈去一天的疲勞,坐船游江嘗河鮮;以及欣賞、傾聽“遠古”的鐘聲——飛霞編鐘古樂。
我們的飛霞景區有“峽江”美、“飛來”古、“三霞”奇,之美說,現在就讓我們去見證是不是有峽峰險,遙相呼應,巧妙結合,令遊人留連忘返的感覺。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就開始遊覽飛來峽江景區。現在我們在的這條江就是“北江”了,北江是廣東三大河流之一,發源與湖南省,自北向南流,流經三水,佛山,匯入珠江口。北江有中宿峽,貞陽峽和香爐峽等三峽,又稱為“清遠小三峽”。
我們現在所遊覽的就是“中宿峽”又稱“飛來峽”,飛來峽全長九公里,是北江三峽中最雄偉、最險峻的,峽江兩岸各有三十六峰,峰峰有名,千姿百態,歷史上早有名稱。這裡江面開闊、峽江對峙,歷代興建的寺觀、亭、樓,都有意將其隱沒在林木蔥鬱的山水色之間,形成古雅清幽的天人作。在風和日麗的日子裡,這裡風平浪靜、水波不揚、山巒青翠欲滴、江灣碧綠清撤、一派詩情畫意,令人陶醉。
在這裡,“風光譽南國,古蹟遍峽山”,已經是一句膾炙人口的贊語。往今來它牽動了許多文人墨客的情思,唐代張九齡韓愈,宋朝蘇東坡朱熹,明代海瑞屈大均,清代袁玫,方信儒等文人墨客,都曾慕名而來飛霞,留下了大量的詩詞歌賦。蘇東坡“天開清遠峽、地轉凝碧灣” 方信儒“誰將劈山開,萬貫頃波濤天上來,峽岸繁花迷去所,不知身入武陵台”等著名的詩句,其中,蘇東坡“天開清遠峽、地轉凝碧灣”的震撼詩句,正是對飛來峽最貼切的升華。
看完飛來峽江景區,我們就來到飛來古寺景區參觀,這個飛來寺位於飛來峽北岸,靠近飛來峽出口處。飛來寺為嶺南著名的三大古剎之一,相傳它從安徽舒州飛來此地,是一個充滿著多種神奇傳說的名寺,它與韶光的南華寺、肇慶的白雲寺為同一朝代所建,所以稱它們為“嶺南三大古剎”。飛來寺始建於梁武帝普通元年(公元520年),距今巳有1400多年歷史,是嶺南三大古寺之一。古寺周圍有聞名全國的“帝王讀書台”東坡亭等古蹟。寺院後山上還有九級飛瀑、慈雲殿、峽山亭台與奇徑、歸猿洞、臨江台,以及道家七十二福地中的第十九福地遺址等十多個景點,其中第十九福地是俯瞰飛來峽壯麗風光的上佳地點。臨江台石主要包括秦將釣鯉台石、東坡釣磯石、中宿分潮石、葛壇煉丹石、達摩談經石等帶有名人姓氏的石頭景觀。
古寺在北禺半山中。宋大觀後,為方便老弱善信進香禮佛,又在江邊另建了殿宇,最初的殿宇很小,建在今方丈樓的地方。到元代天曆二年重修時大規模擴建,因而成為嶺南巨剎。時人稱梁代建在半山的為“舊寺”,也叫“飛來禪寺”;稱元代在江邊擴建的為“新寺”,也叫“飛來寺”,總稱為“清遠峽山寺”。兩寺原出於一僧座主管,不分門戶,游寺者輪流參拜,香火同樣鼎盛,歷代重修,新舊兼顧。
可惜1997年5月的一場出洪暴發,將主殿沖毀,似乎在印證佛家“有來有去”的偈語,令這裡又多增添了一層神秘的色彩。現在正按原貌修復寺院,不久又會香火重盛了。寺院側面有臨江石台,當年蘇東坡皆在此觀江垂釣,是領略江景的好地方;對岸的凝碧灣,一灣碧水,翠竹搖曳,漁翁撒網、鸕駑插水,寺院鐘聲、雖響猶靜,充滿了自然韻味。
現在我們就一起去游飛霞古洞。飛來峽風景區內的飛霞洞、藏霞古洞與錦霞禪院合稱“三霞”。三霞是飛來峽風景區的精華所在。由於三霞之間相距較近,景區連成一片,同時三霞中以飛霞洞最為聞名,因此通常把三霞景區用“飛霞”代之,也有人索性稱之為飛霞山。
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飛霞古洞了,飛霞古洞位於飛來峽北岸黃牛坑山上,從飛霞碼頭到飛霞洞,既可乘汽車沿盤山公路直達,亦可循山間古道拾級而上。飛霞洞為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場所,始建於1911年。是全國為數不多、嶺南地區最大的“三教合一”的宗教聖地,是廣東省最大的古建築群,古洞內奉儒、釋、道三教祖師及諸仙佛,建築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享有“小布達拉宮”之稱,周圍古樹參天,霞氣緲緲,是避暑的勝地。
飛霞洞飛霞洞
“飛霞”的得名,據說是與飛霞洞的創建人麥清揚和本地的風光特點有關,麥清揚在飛霞洞建築基本完工時,曾和手下一班人走上旁邊獨松峰頂上,邊欣賞邊思考取名問題。這時剛好雨過天晴,一簇簇的霞氣,陣陣升騰飛來殿宇上空,慢慢飄至幽谷之中,非常壯觀。看到此情此景,麥清揚突然想到唐代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中取“飛霞”為該洞的名字。同時也取了“長天”為自己的名字。就這樣,這個就洞就叫“飛霞洞”,而他自己就叫“麥長天”了。
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飛霞古洞的主殿“三教聖真殿”,又簡稱“三教殿”。它是飛霞創始人麥長天的一個創造。將中間那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左邊的道教創始人“太上老君”和右邊的儒教創始人“孔夫子”——即“儒、釋、道“”三個教派的創始人,都供奉在一個殿堂內。同時麥長天還獨創出一中蓮花燈,向人們宣傳“紅白白藕青荷葉,三教本來一家”的思想。其意。其意是說“儒、釋、道”三教與紅色的荷花、白色的蓮藕、青色的荷葉一樣,表面雖不同,實質是一家。他們都可以放在同一殿內共同供奉,“三教”可以“合一”了。這樣一來,各位善男信女,不管信佛教也好,信儒家學派也好,信道教也好,都可以齊齊來到飛霞山進香和修道了。
麥長天在創立飛霞古洞之前是一位商人,他用商業的頭腦成功地管理飛霞,宣傳“三教合一,萬派同源”。結果當時來飛霞洞進香的人絡繹不絕,香火旺盛,名氣遠遠超過飛來寺和藏霞古洞。
下面我們就一起參觀飛霞主體建築的最高層——“無極宮”,又叫“瑤池金母殿”。供奉的是王母娘娘,也就是玉皇大帝的母親。這個殿在其它地方是極少的。為什麼要建這個殿呢?這也跟麥長天的商業頭腦有關。在建造飛霞洞時,麥長天一直在千方百計想著要在規模,氣勢等方面超過旁邊的藏霞古洞,以壓住它。麥長天知道,藏霞洞有一個玉皇殿,裡面供奉著玉皇大帝,一般來說,玉皇大帝已經是至高無上了,沒有什麼神能超越他。麥長天找來找去,最後終於在《西遊記》中找到了玉皇大帝的母親——王母娘娘,也就是這個瑤池金母。他認為,藏霞洞有玉皇大帝,我飛霞洞有玉皇大帝的母親殿,不是比你更高一層了嗎?於是就建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瑤池金母殿”,其意思就是“永無止境”和“最高層次”。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藏霞洞。藏霞洞位於密林深處,幽谷之中,與飛霞洞相鄰。藏霞洞是一座先于飛霞洞數十年的洞觀。據記載,藏霞洞建於清同治二年(1863年)。相傳當時湖北祖師陳復始雲遊到此地,十分欣賞這塊“金龜背上有形跡,仙鶴回頭兩相抱”的地方,原來由清遠人林法善法師集資動工興建,至同治九年竣工,總建築面積為1.3萬多平方米。藏霞的命名,據說是因為天空中的雲霞飄到這裡便很少流動,且經久不散,故此稱為“藏霞”。這裡時常在上午和黃昏時分,廟宇空屋便深藏於虛無縹緲的雲霧之中,若隱若現,宛如仙境。站在藏霞古洞的大門,看到的是道教的王靈官的神像。他後面兩邊各有一顆百年樹齡的桂花樹。每逢深秋花季,這裡掛滿金黃色的桂花,而且香飄四溢,裡面還供奉有道教的神仙呂洞賓。前面還有道教中的柳、樟、榆三位神仙,故叫“三仙寶殿”。站在三仙寶殿前放眼四周,左是獅山,右是象山,對面是螺星嶺。
飛霞洞飛霞洞
我們一起來遊覽三霞中的最後一霞錦霞禪院。錦霞禪院位於飛霞、藏霞兩洞下方之間,與飛霞、藏霞鼎足而立。它的前身叫“壺天少駐”,始建於清宣統三年(1911年),原是創建飛霞洞時,道詐麥長天建飛霞洞時暫住之所。飛霞洞建設工程全面竣工之後,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改建為禪院。這裡四面環山,每天只有正午前後可獲得較多的陽光照射,加以樹木蔭翳,環境非常清幽。由於周圍種有很多花木,如桃、李、梅、紫荊、玉蘭等, 在春暖花開時節,到處繁花錦簇,燦若明霞,故稱錦霞。禪院前面,有條溪澗橫過,每當陽春三月,桃花盛開,溪水長流,因而錦霞禪院又稱桃花村。現在村前門樓上刻有一幅楹聯“桃花蟠結千秋果,源水瀠洄十里村”。所描述的就是這裡的決佳絕妙的秀麗景色。據說當年飛霞洞建好之後,麥長天就搬去住了下來,而他為了不讓其丟空,就在禪院大殿里供奉著觀音菩薩,觀音是屬於佛教的,所以就叫 “錦霞禪院”。
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最後一個景區孔聖廟。孔聖廟坐落在飛霞北江岸邊的洞口廣場,占地1.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千平方米,由牌坊孔聖殿、名賢殿、碑廊和陳列館組成。
我們都知道,飛霞山是嶺南三教名山,除三教祖師同供一殿的飛霞洞外,還有佛寺飛來寺、道觀藏霞洞,獨缺孔廟。孔聖廟的落成填補了這一空白,從而使廣東名山———飛霞山成為我國首個三教同山、三祖同殿的宗教名山。而“以佛制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南宋趙慎語),三教同山,使飛霞在眾多的旅遊景點中格外出名。
孔聖廟中為孔聖殿,供奉著聖人孔夫子及其顏回、曾參、孔攸、孟軻,還有朱熹等十二位先哲;兩旁為名賢殿,塑有歷代駐留過清遠的張九齡等十二位名流賢士;後有東西碑廊,東碑廊鐫刻著朱汝珍關山月陳永正郭子緒王楚材等古今書法家作品,西碑廊則是“儒典精要壁”,刻有三萬餘字,均是“四書五經”中的經典章節;殿外的廣場上,雕欄玉砌,綠草茵茵,盛開的杜鵑、紫荊花綴陳其間。可見,孔聖廟,不僅僅是樓宇建築工程,也不是簡單的仿古工程,而是一項盛大的文化建設工程。作為偉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人,在建設大文化的今天,孔聖廟的建成,必將有著積極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