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女

飛女

飛女粵語中指街頭女性小混混,同太妹,意思為經常逃學、夜不歸宿,拉幫結派在街頭流竄的女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飛女
  • 外文名:flying girl
  • 釋義:街頭女性小混混
  • 性質:社會名詞
簡介,電影,

簡介

學生問能不能用flying girl來譯“飛女”?其實,flying girl在西方文化中是“輕浮”的女孩之意,而“飛女”是指飛在天空中的女子,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中固有的文化假象。英語文化中沒有這樣的東西,而漢語文化背景中卻有這樣文化現象是由於人們認知結構中的文化圖式(cultural schema)不同所導致的。當中國人看到“飛女”字樣時,占據其文化圖式中的空位的是“天仙女,天外飛仙,天女散花”等等。而西方人在看到flying girl時,他們的文化圖式中可能就會出現“奇裝異服”,“粗言俗語”等。也就是說“飛女”與flying girl在各自的文化中圖式是完全不同的。可見,儲存在我們記憶中的認知模式在不自覺中影響著我們對周圍事物的認知,限制了我們的思維方式及語言表達。如果我們用不同的文化圖式的表達方式取而代之就必然會導致文化誤讀(cultural misreadings),造成誤譯(mistranslation)。在做翻譯中,我們對這類現象,用文外補償(compensation)的方式比較穩妥。因而,我們可以把“飛女”和flying girl意譯並加注作為文化補償,即women / girls / fairies in the air。根據不同情況進行選擇,並在注釋中的解釋漢文化中有關仙女的傳說,因為現實中“女人“是不會長翅膀的,就是天使,那性別上也是有差異的。

電影

飛女正傳(1969年蕭芳芳主演的香港電影)
電影:飛女正傳
劇情介紹
少女徐玉貞不滿母親與黎成相戀,父親臨終時她又未能赴院。玉貞在酒吧打傷輕薄她之青年,自動要求入女童院。徐玉貞初到女童院時與舊人馬碧珊等不和,常被戲弄及毆打,後來她打籃球表現超卓,態度又合群,眾人遂接納了她。女童院院長杜樹仁以積極懷柔態度處理人事,更安排時裝設計表演,以爭取社會認同。徐母生意失敗,求救無門而自殺,徐玉貞遂與馬碧珊等逃出女童院去解決各自之問題。
馬碧珊生下孩子後才被判入女童院,孩子乏人照顧病死,馬找到舊男友阿添追究責任,用刀刺傷了他。徐,馬等人四處找尋徐母舊男朋友黎成報復,終於在酒店之中與其它逃跑之院友合力打傷黎成,但馬卻不幸被女院友誤刺死。杜院長趕到酒店,見死者,傷者被捕或被抬走。他對傳媒點出邊沿少女出現之種種社會不良因素。最後杜院長見到楊小嬌離開女童院後找到工廠工作,自食其力,重上正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