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椰子

颶風椰子

常綠喬木,單幹直立,莖部較細,有環紋,株高10米左右,葉簇生莖頂,羽狀全裂,長3-5米,裂片條狀披針形,長30-50厘米,寬5-8厘米,排列整齊,每葉有裂片60-100片,葉鞘膨大抱莖,脫落後形成一圈節痕,肉穗花序生於葉鞘束下,多分枝,乳黃色至鮮黃色。花單性,雌雄同株。果卵狀球形,熟時紅色,常見近緣植物有拉馬椰子(D. lamarckianum),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單莖喬木,高15米左右,葉羽狀全裂,較大型。

基本介紹

  • 別名:颶風椰、王后棕、颶風棕、公主棕、環羽椰、白網籽棕
  • 中文學名:颶風椰子
  • 拉丁學名:Dictyosperma Album H. Wendl. et Drude
  • 二名法:Dictyosperma Album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棕櫚科
  • :雙籽棕屬
  • 分布區域:原產非洲,我國廣西、海南、等有少量引種。
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繁殖方法,栽培技術,

生長環境

性喜陽光充足、高溫高濕的生長環境,不耐寒,耐半陰,較耐鹽鹼,抗風性強,生長適溫為24-30℃,喜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

分布範圍

原產於非洲的模里西斯、馬斯卡林那群島,我國廣西、海南、廣東、福建等有少量引種栽培。形態特徵
果卵狀球形,熟時紅色,常見近緣植物有拉馬椰子(D. lamarckianum),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單莖喬木,高15米左右,葉羽狀全裂,較大型。

主要價值

颶風椰樹形優美,老葉濃綠向下彎曲,新葉暗紅,觀賞、景觀效果好。適宜用於庭園、辦公樓前、賓館門前、廣場、游泳池、海濱等,列植、群植、三五成叢種植均可。可作主景、配景;也可與高大樹種結合或低矮灌木類綠化樹種相配構成別致的園林小景;與山、水、石相融也別具韻味。

繁殖方法

播種繁殖。颶風椰種子繁殖較易,種子採收後不需經任何處理播種,基質為粗沙,播後約45天胚根開始伸出,發芽率85%-93%。當鱗葉抽出時,可以移苗於營養袋。幼苗生長較慢,需要一定遮蔭, 3年生自然苗高60-75cm,部分植株已抽生羽狀葉,這時可出圃定植。

栽培技術

颶風椰種植後管理較為粗放,定植後只需早期保持充足的水分直到恢復生長。因此,應選擇雨季前進行定植較為適宜,若能每年鬆土施肥1-2次,生長會更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