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洛克(2022年第18號颱風)

颱風洛克(2022年第18號颱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颱風洛克(英語:Typhoon Roke,國際編號:2218,聯合颱風警報中心:20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Luis)是2022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8個被命名的風暴。“洛克”一名來源於美國,是查莫羅男士的名字,本次為該名稱第四次使用。

颱風“洛克”於2022年9月28日晚間被中央氣象台認定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並於9月29日出現快速爆發增強,被中央氣象台從熱帶風暴級大幅升格為強颱風級(最佳路徑中降為颱風級)。此後其逐漸朝東偏北方向行進,強度在整體趨於減弱的同時有所維持甚至一度有所回升,最終於10月2日早晨被中央氣象台認定轉化為溫帶氣旋而停止編號。

受颱風“洛克”影響,日本大東群島於2022年9月29日前後出現一定風浪與強風雨天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颱風洛克 
  • 外文名:Typhoon Roke 
  • 名稱來源:美國 
  • 名稱含義:男士名 
  • 國際編號:2218 
  • JTWC編號:20W 
  • 菲律賓名:Luis 
  • 起編日期:2022年9月28日 
  • 停編日期:2022年10月2日 
  • CMA數據:颱風(40米/秒) 
  • JMA數據:颱風(70節) 
  • JTWC數據:一級颱風(80節) 
  • PAGASA數據:颱風(75節) 
  • 影響地區:日本大東群島 
命名由來,發展過程,風暴生成,爆發強大,緩慢消亡,颱風特點,颱風影響,

命名由來

為避免颱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範颱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表,然後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該命名表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系統,該命名表共140個名字,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
其中“洛克”一名是由美國提供的十個名稱之一,是查莫羅男士的名字,本次為該名稱第四次使用。

發展過程

風暴生成

2022年9月26日,一個熱帶擾動在帛琉以北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7W。
颱風洛克
胚胎時期的颱風洛克
2022年9月28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布烈風警報(GW)。下午14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20W。晚間20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2218,並命名為“洛克”;同時中國中央氣象台亦將其起編升格為熱帶風暴,認定其中心位於日本東京西南方向約1600千米的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1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8百帕。

爆發強大

2022年9月29日白天,颱風“洛克”受惠於良好的條件出現爆發性增強,逐漸開出清晰風眼。下午14時,中央氣象台將“洛克”從熱帶風暴跨級升格為颱風,認定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2級(3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70百帕;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一級颱風;但日本氣象廳僅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下午17時,中央氣象台將“洛克”進一步升格為強颱風,認定其中心位於日本東京西南方向約1270千米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即北緯26.1度、東經132.5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4級(42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55百帕,七級風圈半徑150~240千米,十級風圈半徑60~80千米,十二級風圈半徑30千米(但在最佳路徑中將其降格為颱風級,40米/秒)。晚間20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一度於此時將其升格為二級颱風(一分鐘持續風速85節),但不久便修改報文將其該時刻的強度降回一級颱風上限(一分鐘持續風速80節)。
颱風洛克
快速增強中的颱風洛克

緩慢消亡

2022年9月30日,隨著颱風“洛克”逐漸接近西風槽與垂直風切變的增大,其強度開始逐漸趨於減弱。凌晨2時,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颱風,而日本氣象廳則認定其達到強度巔峰(十分鐘持續風速70節)。早晨5時,中央氣象台認定其中心位於日本東京南偏西方向約970千米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即北緯27.9度、東經135.1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2級(33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75百帕,七級風圈半徑150~240千米,十級風圈半徑60~80千米。下午14時,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下午17時,中央氣象台認定其位於日本東京偏南方向約690千米的日本以南洋面上,即北緯29.5度、東經139.3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0級(2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82百帕,七級風圈半徑150~210千米,十級風圈半徑60~80千米;同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
颱風洛克(2022年第18號颱風)
受垂直風切變影響減弱中的颱風洛克
2022年10月1日,颱風“洛克”處在中央氣象台預期的減弱過程中。早晨5時,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認定其中心位於日本東京東南方向約600千米的日本以南洋面上,即北緯31.4度、東經143.7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9級(23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90百帕,七級風圈半徑140~180千米。但同時期颱風“洛克”的極向流出因靠近西風槽得以打開,其強度得以維持鞏固甚至表現出有所回升的形態,此後中央氣象台與日本氣象廳便未對其作進一步降格。當晚20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強度進行了一定的重新提升,但未升格為一級颱風而維持在熱帶風暴上限水平(一分鐘持續風速60節)。此後其結構逐漸崩潰解體並逐漸失去暖心結構。
颱風洛克(2022年第18號颱風)
打開極向流出有所恢復的颱風洛克
2022年10月2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認定颱風“洛克”轉化為溫帶氣旋。早晨5時,中央氣象台亦認定其在日本以東洋面轉化為溫帶氣旋並對其停止編號。下午14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判定其轉化為副熱帶風暴(SS)。但此後在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的認定中,“洛克”以副熱帶風暴的姿態一度滯留迴旋,至10月4日晚20時被其降格為副熱帶低壓(SD),直至10月5日才被其認定最終趨於消散。
颱風洛克(2022年第18號颱風)
颱風洛克 路徑圖

颱風特點

颱風“洛克”具有明顯超預期發展,環流細小、結構緊湊,快速爆發增強,巔峰後強度減弱緩慢、維持良好甚至有所回升等特點。
颱風“洛克”在胚胎時期曾發展緩慢,一度不被各數值預期看好發展成為熱帶風暴,但此後其發展逐漸步入正軌,成功發展為熱帶風暴。獲得命名後不久,颱風“洛克”由於環流細小、結構緊湊,憑藉短暫所處的高海溫、低垂直風切變環境迅速整合結構,出現快速加強,形成並打開了一個清晰的風眼,至29日下午已達到中央氣象台認定的強颱風級別(42米/秒)。
此後隨著颱風“洛克”逐漸靠近西風槽,垂直風切變的增大,其強度開始逐漸減弱,但其極向流出亦因接上西風急流得以打開,利於其強度維持乃至回升,甚至一度出現結構的短暫改善與風眼的重新清空,表現出強度的回升。中央氣象台在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後便未對其作進一步降格,直至對其認定轉溫停編;日本氣象廳亦在其巔峰過後對其一直維持強熱帶風暴的評級;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更是一度對其強度進行了一定的重新提升。
整體而言,颱風“洛克”的發展明顯超出了數值與機構的預期。

颱風影響

颱風“洛克”對中國海域無直接影響,但於2022年9月29日前後對日本大東群島有一定強風雨天氣與風浪影響。
颱風洛克(2022年第18號颱風)
颱風洛克過境日本大東群島
日本氣象廳於2022年9月29日發布提醒稱,颱風18號預計將於29日傍晚至深夜接近大東島地區。大東島地區至30日需要注意和警戒強風和巨浪,注意雷擊和龍捲風等激烈的暴風和短時間強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