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三號E星

風雲三號E星

風雲三號E星(編號:FY-3E)是風雲三號極軌氣象衛星系列的第五顆衛星,是風雲衛星家族裡首顆晨昏軌道衛星,該衛星運行後將有效提高全球數值天氣預報精度和時效,進一步提升風雲衛星的國際影響力。

風雲三號E星是風雲三號03批氣象衛星的首發星,發射成功後,將有助於提升數值天氣預報精度和天氣預報準確率。

2022年12月1日,風雲三號E星及其地面套用系統正式業務運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風雲三號E星
  • 外文名:FY-3E
  • 別名:風雲三號05星
  • 發射時間:2021年7月5日7時28分
  • 特點:風雲衛星家族裡首顆晨昏軌道衛星
  • 系列:風雲三號極軌氣象衛星系列的第五顆衛星
  • 研製國家:中國
研製歷程,系統組成,總體設計,運載火箭,運行歷程,發射入軌,業務轉換,技術創新,高精圖像,精確觀測,總體評價,

研製歷程

風雲三號E星是風雲三號極軌氣象衛星系列的第五顆衛星,是風雲衛星家族裡首顆晨昏軌道衛星,也是世界業務氣象衛星家族中首顆晨昏軌道衛星,在保持高精度全球成像和大氣垂直觀測能力的基礎上,將有效提高全球數值天氣預報精度和時效,進一步提升風雲衛星的國際影響力。
風雲三號E星綜合觀測能力主要有四大特色,分別為高精度光學微波組合大氣溫度濕度垂直分布探測能力;主動遙感儀器風場精確探測能力;高時效的全球百米量級解析度光學成像觀測能力;太陽和空間環境綜合探測能力。

系統組成

總體設計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成功研製的微波濕度計-II、全球導航衛星掩星探測儀-II(GNOS II)、電離層光度計(多角度)和空間環境監測器四台載荷。
風雲三號E星搭載了11台儀器,其中3台儀器為全新研製,7台升級改進,1台業務繼承。E星可實現對三維大氣、洋面風場、夜間微光、太陽和電離層等多種要素的監測,將增強天氣氣候、大氣環境和空間天氣監測分析能力。風雲三號E星上搭載了一台太陽X射線—極紫外成像儀,首次實現了中國空間日冕探測。

運載火箭

風雲三號E衛星採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是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常溫液體推進劑三級運載火箭。於1999年啟動研製,是在長征四號乙基礎上增加了三子級二次啟動能力改進設計而成,主要用於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具有可靠性高和適應強的特點。

運行歷程

發射入軌

2020年8月4日,由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中國氣象報社聯合主辦的“給風雲衛星起暱稱”活動正式啟動,面向社會公眾有獎徵集“風雲三號E星”暱稱。
2020年8月5日,從中國氣象局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獲悉,中國計畫在2021年發射風雲三號E星。
2021年5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宇航部和八院在上海組織召開風雲三號05星出廠評審會。與會專家聽取衛星研製部門關於風雲三號05星出廠報告後,一致同意通過出廠評審。
2021年7月5日7時28分,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把風雲三號E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2021年9月2日,中國“黎明星”風雲三號E星(以下簡稱“E星”)發布首批高精度、多波段太陽圖像。
2022年1月28日,中國氣象局召開風雲三號E星(以下簡稱“黎明星”)在軌測試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和在軌測試(第一階段)總結評審會,分析評估黎明星衛星平台和遙感儀器在軌測試結果。
2022年12月1日,風雲三號E星及其地面套用系統正式業務運行。根據中國氣象局部署,業務運行後,風雲三號E星將與風雲三號C星和D星實現三星組網,每6小時為數值預報模式提供一次完整覆蓋全球的觀測資料,進一步提高全球數值天氣預報的精度和時效性。

業務轉換

2022年6月1日,風雲三號E星及其地面套用系統轉入業務試運行,開始為全球用戶提供觀測數據和套用服務。

技術創新

高精圖像

2021年9月2日,中國“黎明星”風雲三號E星(以下簡稱“E星”)發布首批高精度、多波段太陽圖像。在太陽極紫外動畫圖像上,太陽最外層大氣——日冕數天內的變化被精準捕捉,太陽活動區、冕洞等也清晰可見。
風雲三號E星
風雲三號E星太陽極紫外圖像
風雲三號E星
風雲三號E星拍攝圖片
這段風雲三號E星太陽極紫外圖像做成的動畫展示了日冕2021年8月24日至31日的變化,隨著太陽緩緩地自轉,太陽上的活動區、冕洞等特徵也一一呈現於人們面前,宛若一幅壯美的畫卷。耀斑類似於地球上的閃電。
風雲三號E星
風雲三號E星太陽X射線圖像
風雲三號E星
風雲三號E星太陽光譜精細結構
11次C級小耀斑,6次M級中等耀斑,並伴隨產生了日冕物質拋射,這不同尋常的活動就發生在過去一天裡,太陽在走向活動高年的過程中不甘寂寞,時不時的就要製造一些事件來引起人們的注意,而風雲三號E星在太空中一刻不停地對太陽活動進行著監測,清晰的記錄了此次爆發。
風雲三號E星
風雲三號E星拍攝圖片

精確觀測

風雲三號E衛星可在晨昏時間進行觀測,可彌補全球數值天氣預報6小時同化視窗內衛星觀測資料的空白,有效提高天氣預報的精度和時效;它搭載的微光觀測設備,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也可“看得清”地球上的風起雲湧;它攜帶的太陽全能譜觀測儀,可實現對日冕層的全能譜觀測,這是對地球環境影響最直接的太陽外部結構,將為科學家理解地球氣候和天氣變化的原因提供更全面的資料。

總體評價

風雲三號E星將進一步提升中國天氣預報預測、氣候變化應對、氣象防災減災、生態文明建設、空間天氣預報預警等各套用層面的能力和水平。該星是完善和豐富中國現有氣象業務觀測體系的黎明星,是助推氣象現代化高質量建設的標誌星,也是提升風雲氣象衛星國際影響力的國際星。
風雲三號衛星序列的第五顆衛星,是風雲衛星家族裡首顆晨昏軌道衛星,也是世界業務氣象衛星家族中首顆晨昏軌道衛星,在保持高精度全球成像和大氣垂直觀測能力的基礎上,增加了主動遙感儀器風場探測能力、太陽和空間環境綜合探測能力,將有效提高全球數值天氣預報精度和時效,進一步提升風雲衛星的國際影響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