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場-物源-盆地系統沉積動力學

風場-物源-盆地系統沉積動力學

風場-物源-盆地系統沉積動力學——沉積體系成因解釋與分布預測新概念

基本介紹

  • 書名:風場-物源-盆地系統沉積動力學
  • 作者:姜在興 等 著
  • ISBN:978-7-03-050606-1
  • 類別:地質
  • 頁數:452
  • 定價:339.00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12月出版
  • 裝幀:精裝
  • 開本:大16開
  • 語種:中文
內容簡介,目錄,序一,序二,序三,前言,第1章,第2章,第3章,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

內容簡介

本書在現代與古代沉積研究的基礎上,把風場引入沉積作用中並強調其與物源和盆地動力的共同作用控制了沉積體系的形成與分布,進而提出了風場物源盆地系統沉積動力學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從而由傳統沉積相、沉積模式的一維屬性、源匯體系的二維屬性,提升到了風場物源盆地系統的三維屬性,使得對沉積體系(包括陸相和海相、碎屑岩和碳酸鹽岩)的成因解釋更加合理、對未知區沉積體系(儲集體)的分布預測更加全面和準確。本書提出的古風場定量恢複方法彌補了古氣候學中古大氣環流場研究的空白。同時含油氣盆地中的生、儲、蓋組合關係也受到風場物源盆地系統動力學作用的約束,這為石油地質評價提供了新的視角。
本書讀者對象為沉積學、石油地質學、氣候學工作者。

目錄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第1章

風場物源盆地系統沉積動力學的提出1
1.1沉積體系研究進展1
1.2風場對沉積體系的作用5
1.2.1風場對碎屑沉積體系的作用5
1.2.2風場對碳酸鹽岩沉積體系的作用12
1.3沉積體系成因與分布的多重控制20
1.3.1風場對沉積體系的控制20
1.3.2物源供給對沉積體系的控制21
1.3.3盆地特徵對沉積體系的控制21
1.4研究意義22
1.4.1沉積學意義22
1.4.2古氣候學意義22
1.4.3油氣意義23
參考文獻25

第2章

風場物源盆地系統沉積動力學要素構成及研究方法29
2.1風場29
2.1.1風的產生與三種風場29
2.1.2風的直接作用31
2.1.3風浪32
2.1.4風浪動力控制下的灘壩砂體分布36
2.1.5古風場研究方法——古風向的恢復40
2.1.6古風場研究方法——古風力的恢復42
2.2物源46
2.2.1物源的形成46
2.2.2物源對沉積的控制46
2.2.3物源分析方法47
2.3盆地54
2.3.1盆地基本特徵55
2.3.2古地貌對沉積的控制及研究方法57
2.3.3古水深對沉積的控制及研究方法62
2.3.4構造活動對沉積的控制67
2.4風場物源盆地系統沉積動力學68
2.4.1風場物源盆地各要素的相互作用68
2.4.2風場物源盆地系統沉積動力學分類70
參考文獻72

第3章

青海湖現代沉積體系與風場物源盆地系統沉積動力學研究78
3.1青海湖的地理概況與地質概況78
3.1.1青海湖的地理位置78
3.1.2青海湖的氣候特徵79
3.1.3青海湖的水文特徵82
3.1.4青海湖盆地的地層特徵82
3.1.5青海湖盆地的構造特徵及演化84
3.2青海湖現代沉積體系特徵85
3.2.1日月山/野牛山倒淌河有障壁濱岸沉積體系86
3.2.2青海南山沖積扇扇三角洲/濱岸沉積體系95
3.2.3布哈河三角洲沉積體系109
3.2.4大通山沖積扇扇三角洲/辮狀河曲流河三角洲沉積體系121
3.2.5哈爾蓋河/甘子河有障壁濱岸沉積體系128
3.2.6團保山、達坂山沖積扇/濱岸風成沉積體系138
3.2.7湖泊沉積體系152
3.3青海湖現代沉積體系分布與風場物源盆地系統動力學模式158
3.3.1青海湖現代沉積體系分布特徵158
3.3.2青海湖現代沉積體系主控因素160
3.3.3風場物源盆地系統模式的套用165
3.4研究意義168
3.4.1盆控體系控油源168
3.4.2風場物源盆地系統控制砂體分布169
參考文獻170

第4章

東營凹陷古近系沉積體系與風場物源盆地系統沉積動力學研究172
4.1東營凹陷地質概況172
4.1.1構造背景172
4.1.2地層層序173
4.1.3構造演化特徵174
4.2東營凹陷沙四上亞段層序地層劃分方案176
4.2.1各級層序界面的識別176
4.2.2典型單井層序劃分183
4.2.3層序地層劃分方案200
4.3東營凹陷沙四上亞段沉積相類型202
4.3.1扇三角洲202
4.3.2水下重力流204
4.3.3三角洲205
4.3.4砂礫質灘壩206
4.3.5碳酸鹽岩灘壩211
4.3.6風暴沉積211
4.3.7細粒沉積(半深湖深湖)215
4.3.8沉積體系格架215
4.4沙四上亞段風場物源盆地系統沉積動力學224
4.4.1古水深恢復224
4.4.2古地貌恢復225
4.4.3古物源分析228
4.4.4古風力恢復231
4.4.5古風場與沉積環境246
4.4.6灘壩砂體分布規律的控制因素分析247
4.4.7風場物源盆地系統的劃分250
4.5風場物源盆地系統沉積動力學研究意義252
4.5.1古氣候意義252
4.5.2油氣意義253
參考文獻255

第5章

遼河西部凹陷古近系沉積體系與風場物源盆地系統沉積動力學研究257
5.1地質概況257
5.1.1構造背景257
5.1.2地層層序258
5.2層序地層格架260
5.2.1各級層序界面的識別260
5.2.2井震結合建立層序格架266
5.3沉積體系與風場-物源-盆地系統沉積動力學研究268
5.3.1沉積相分析268
5.3.2沉積相平面展布285
5.3.3遼河西部凹陷灘壩沉積模式289
5.3.4遼河凹陷沙四上亞段風場物源盆地系統的劃分294
5.4灘壩砂體精細研究296
5.4.1精細地層格架的建立297
5.4.2曙北地區灘壩沉積體系研究298
5.5灘壩砂體形成分布控制因素研究307
5.5.1古地貌恢復307
5.5.2古水深恢復311
5.5.3古物源恢復312
5.5.4古風場恢復317
5.5.5風場物源盆地系統對灘壩的控制319
參考文獻321

第6章

廊固凹陷古近系礫岩體沉積特徵與物源盆地系統沉積動力學研究323
6.1地質概況323
6.2礫岩體沉積特徵325
6.2.1岩石類型326
6.2.2結構特徵326
6.2.3沉積構造327
6.2.4礫石組分330
6.2.5填隙物組分334
6.2.6礫岩體之間泥岩特徵337
6.3古地貌恢復337
6.3.1凸起殘留地層地貌337
6.3.2控盆斷層斷面形貌特徵337
6.3.3盆地古地貌339
6.3.4古地貌模式341
6.4古物源恢復342
6.4.1殘留地層342
6.4.2礫岩礫石組分分布特徵342
6.4.3大興凸起古地質演化346
6.5物源盆地作用與沉積模式348
6.5.1斷槽重力流348
6.5.2碎屑流型近岸水下扇348
6.5.3土石流型近岸水下扇349
6.5.4礫岩體分布特徵350
6.6與儲層和油氣的關係350
6.6.1礫石組分對儲層的控制350
6.6.2成因類型對油氣的控制354
參考文獻356

第7章

束鹿凹陷古近系沉積特徵與物源盆地系統沉積動力學研究358
7.1地質概況358
7.1.1概述358
7.1.2區域構造特徵359
7.1.3盆地演化361
7.1.4地層發育特徵362
7.1.5沉積期次劃分及特徵362
7.2沉積特徵362
7.2.1岩石類型362
7.2.2礫石成分371
7.2.3測井識別373
7.2.4重點井岩性分布377
7.3構造活動對沉積作用的影響377
7.3.1震積岩的類型和特徵378
7.3.2震積岩序列387
7.3.3震積岩的判定標準388
7.4物源盆地作用393
7.4.1礫岩成因類型393
7.4.2礫岩分布規律398
7.4.3兩種成因礫岩的關係403
7.5與儲層的關係404
7.5.1成岩作用404
7.5.2儲集空間類型406
7.5.3儲集空間成因機制414
7.5.4物性特徵415
7.5.5儲層主控因素416
7.5.6儲層評價方法424
參考文獻43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