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骨下面觀

顱骨下面觀

顱骨下面觀即底面觀,顱的頂面觀是整個顱骨可區分為五個面觀察之一,五個面觀察:即頂面觀、底面觀(顱底內面及顱底外面觀)、側面觀、額觀及枕觀。顱頂上面有三條縫,即矢狀縫、冠狀縫和人字縫,是組成顱頂各骨的分界線。顱骨觀察的一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顱骨下面觀
  • 外文名:inferior aspect of cranium
解剖結構:,與顱骨相關的疾病及其臨床治療:,

解剖結構:

1、顱:
指顱骨及其所連成的頭顱。是人頭部的骨性支架,由29塊形狀、大小不一的骨塊組成,位於脊柱上方。除下頜骨、舌骨和聽小骨外,其餘骨彼此借結締組織或軟骨牢固相連。顱分腦顱和面顱兩部分。腦顱位於顱的後上部內有顱腔,容納腦,對腦起保護和支持作用。面顱位於顱的前下部,包括眶、鼻、口腔等的骨性結構。下頜骨與腦顱間形成下頜關節,使下頜骨參與咀嚼運動。
組成腦顱的腦顱骨共有8塊,其中不成對的額骨、篩骨、蝶骨和枕骨,成對的顳骨和頂骨。組成面顱的面顱骨有15塊,其中成對的上頜骨、齶骨、顴骨、鼻骨、淚骨以及下鼻甲,不成對的犁骨、下頜骨和舌骨。
2、顱骨:
頭部骨骼,由22塊不同形狀、大小的骨頭組成。顱蓋骨由8塊扁平的盤狀骨組成,能保護大腦。其中有些組成臉部骨骼。其餘14塊,包括下頜骨,組成臉部:下頜骨是顱骨中惟一能活動的骨,餘下的由被稱為骨縫的不可動關節連線而成。許多小孔穿透顱骨供血管和神經出入腦部。顱骨基部的枕骨大孔是這些孔中最大的,脊髓經此而過。
亦稱頭骨。是人體頭部的骨質支架,位於脊柱的上方,由許多骨塊所組成,具有保護和支持作用。顱骨可分為腦顱和面顱兩部分,腦顱包繞著腦,有八塊骨組成;單數者有額骨、篩骨、蝶骨、枕骨;雙數者有頂骨和顳骨。枕骨當中有一孔,稱枕骨大孔,脊髓由此通出。面顱構成面部的基礎,共十四塊,其中單數者有犁骨和下頜骨,雙數者有鼻骨、上頜骨、齶骨、顴骨、淚骨及下鼻甲骨,此外尚包括六塊聽骨及一塊舌骨,形成眶腔、鼻腔和口腔的骨性基礎,下頜骨是能動的骨塊,參與咀嚼運動。在新生兒的顱骨未發育完全,冠狀縫和矢狀縫相交的地方有呈四角形的前囟,矢狀縫與人字縫相交的地有呈三角形的後囟。

與顱骨相關的疾病及其臨床治療:

顱骨的骨肉瘤較罕見,占全身各部位骨肉瘤的不足2%,長骨骨肉瘤的影像學診斷已經多有論述,顱骨骨肉瘤因其發病率低,僅見個例報導。
顱面部骨肉瘤患者平均發病年齡26~40歲,較長骨骨肉瘤患者大10~20歲,原發於顱面部骨肉瘤無明顯性別差異。顱骨骨肉瘤多數為原發,少數可繼發於原有骨病變,包括成骨細胞瘤、骨軟骨瘤、骨巨細胞瘤、骨Paget病、骨纖維異常增殖症等,放療或化療可誘發骨肉瘤,視網膜母細胞瘤患者易發生骨肉瘤。有以上顱腦腫瘤病史及放化療史的病人複查時出現異常軟組織,特別是伴相關骨質改變時,應考慮骨肉瘤可能。
顱內出血:是常見的一種新生兒腦損傷,由缺氧和產傷引起。產前、產程中及產後一切可以引起胎兒或新生兒缺氧、缺血因素都可導致顱內出血,以早產兒多見。因胎頭過大、頭盆不稱、急產、臀位產、產鉗助產等使胎頭受擠壓,可造成產傷性顱內出血,足月兒多見。此外,快速輸注高滲液體,機械通氣不當等還可致醫源性顱內出血。臨床表現:意識狀態改變如過度興奮或嗜睡、昏迷;眼症狀如凝視、眼球震顫;顱內壓增高症狀如腦性尖叫、前囟隆起、驚厥、角弓反張等;此外還有肌張力改變,瞳孔改變及不明原因的黃疸和貧血。顱內出血類型包括硬腦膜下出血,原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室周圍-腦室內出血及小腦出血。影像學檢查方能確診,本病無特效治療,僅為對症治療及保護腦細胞功能的藥物治療,預防早產,提高產科技術及避免醫源性損傷是預防本病要點。
顱內出血包括硬腦膜下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及腦內出血。
引起顱內出血的原因有:
(1)外傷:頭顱外傷可引起腦挫裂傷出血,腦內血腫或蛛網膜下腔出血。
(2)先天性腦血管異常(包括動脈瘤):任何腦部先天性血管畸形均可突然出血。兒童期常見動靜脈畸形破裂而致蛛網膜下腔出皿或腦內血腫,甚至新生兒期亦可發生。兒童期動脈瘤破裂較少。有時可因腦部微血管瘤出血而腦血管造影檢查不易發現。
(3)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鐮形細胞病、不同類型的紫癜等。血小板增多症可同時引起血栓形成及出血。
(4)感染:感染中毒可引起腦動脈炎,或因感染引起血小板減少或DIC,而致出血。以細菌感染為主要,但病毒及立克次體亦可致動脈炎。有時見到黴菌性動脈瘤破裂而出血。
(5)維生素缺乏:維生素K缺乏常見於嬰兒腹瀉或多用抗生素後,以幼嬰兒為多見。維生素C缺乏見於營養不良乳兒,可致顱內出血。慢性維生素B1缺乏亦可引起腦部出血性病變,如Wernicke腦病。
(6)其他:結節性動脈炎可能出血,藥物可引起血小板減少,或因抗凝治療不當而出血。肝功能衰竭及尿毒症時均可因毛細血管改變,血小板減少或凝血機制不良而致顱內出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