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突

額突

上頜骨額突位於上頜體的前外側面向上突出,其上方接額骨,前接鼻骨。額骨、鼻骨及上頜骨為直接支持外鼻的骨骼。鼻骨保持鼻樑的高度。上頜骨額突決定鼻背的寬度。

中文名稱額突
英文名稱frontal tubercle
定  義(1)白蟻的兵蟻中,頭部的顯著角狀突起,額腺的導管開口於此。(2)有些蚜科(Aphididae)昆蟲中,觸角著生處的隆起構造。
套用學科昆蟲學(一級學科),昆蟲外部形態(二級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額突
  • 外文名:processus frontalis
  • 科室:解剖
上頜骨額突骨折的CT診斷分析,鼻內鏡下開放式上頜骨額突骨折復位術,

上頜骨額突骨折的CT診斷分析

若外力發生在鼻部正前方.易造成鼻骨骨折:發生在外鼻側上方易出現鼻骨和上頜骨額突的複合骨折;若發生在側下方則出現單純上頜骨額突骨折。故鼻骨骨折臨床表現為鼻樑的下塌和偏斜.上頜骨額突骨折則鼻背下陷、患側鼻腔通氣不良。
X線側位片是鼻區外傷的常用檢查手段.但對上頜骨額突骨折因影像重疊而不能顯示:而鼻區CT水平位掃描卻使上頜骨額突骨折清晰可見。因此鼻區外傷後臨床出現鼻背下陷.鼻腔通氣不良者,應常規行鼻區CT水平位掃描。
鼻區CT水平位掃描可以清楚顯示上頜骨額突骨折和錯位情況.而且可以發現周圍組織器官的合併傷.為臨床正確診斷和及時治療提供依據。另外.上頜骨額突骨折在法醫學鑑定為輕傷.若未行鼻區CT掃描可發生漏診.以致造成法醫學鑑定結論失誤。

鼻內鏡下開放式上頜骨額突骨折復位術

鼻部骨折後應及時整復,一般認為整復應在傷後2周內進行。傳統的復位方法採用鼻骨復位器復位鼻骨,手術操作盲目性大,導致復位過程中患者較痛苦,且復位效果因人而異,個別患者復位不理想。而鼻內鏡下行鼻骨、上頜骨額突骨折復位時,採用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再同時套用篩前神經阻滯麻醉,麻醉效果好,尋找骨折部位準確,可清晰了解鼻骨復位經過、減少手術盲目性,但針對上頜骨額突骨折的復位仍然存在著操作的盲目性,導致上頜骨額突骨折復位不理想的情況時有發生;如果復位不理想,則可以採取開放式復位術。開放式復位術採取鼻小柱蝶形切口,潛行分離皮膚、皮下組織,分離鼻骨上、下骨膜,觀察鼻骨、上頜骨額突骨折情況,採取抬起、擠壓等方式進行復位。此術式需要注意鼻小柱切口瘢痕的形成,潛在的面部危險三角感染等。本研究採用鼻內鏡下開放式上頜骨額突骨折復位術,在鼻內鏡明視下復位上頜骨額突骨折,避免了外鼻鼻小柱切口,避免了操作的盲目性,避免復位器械對鼻腔黏膜的損傷,國外亦有類似研究報導。患者術後一般套用抗生素2 d即可,而後單純進行鼻腔沖洗即可,酌情套用鼻用糖皮質激素噴鼻可緩解鼻腔黏膜的腫脹,有助於鼻腔黏膜功能的恢復;患者術後早期要注意保護鼻部,嚴禁擦、撞、擤鼻動作,防止骨折片移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