頹敗線的顫動:魯迅與中國文學的現代性

頹敗線的顫動:魯迅與中國文學的現代性

《頹敗線的顫動-魯迅與中國文學的現代性》,本書是研究魯迅與中國文學的現代性的專著,作者從魯迅“倘若……然而”這一獨特句式出發,指出對某種可能性的懷疑及至否定”正是魯迅話語世界中的核心命題,進而對中國文學現代性問題進行理論上的探析與反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頹敗線的顫動:魯迅與中國文學的現代性
  • 出版社:上海三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 頁數:298 頁
  • ISBN:7542636782, 9787542636782
  • 作者:張克
  •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
  • 開本:32 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張克的《頹敗線的顫動(魯迅與中國文學的現代性)》講述了“倘若然而”的理想類型;現代中國的怨恨境遇;復仇情結與怨恨氣質;從“文”到“文學”;魯迅與中國現代文學的審美主義思潮;“不能並求”與“無從措手”等內容。
本書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圖書目錄

導言
第一章 “倘若”與“然而”:魯迅話語世界的理想類型
第一節 “倘若然而”的理想類型
第二節 魯迅話語世界中的“倘若然而”
第三節 從“且夫然則”到“倘若然而
第四節 作為方法論的“倘若然而
第二章 怨恨及其表達:魯迅的“國民性”批判
第一節 “奴隸道德”與“怨恨之花”
第二節 怨恨釋義
第三節 現代中國的怨恨境遇
第四節 怨恨與國民性批判
第三章 魯迅與怨恨:反抗與浸染
第一節 反抗怨恨
第二節 怨十艮的浸染
第三節 復仇情結與怨恨氣質
第四章 從“文”到“文學”:魯迅與中國文學的現代性的發生
第一節 從“文”到“文學”
第二節 言文一致問題
第三節 語體問題
第四節 文體問題
第五章 美的“極境”與“絕境”:魯迅與中國文學的審美現代性
第一節 魯迅的審美現代性問題
第二節 魯迅與尼采審美主義話語
第三節 魯迅與中國現代文學的審美主義思潮
第六章 作為試毒劑的反諷者:關於“魯迅與現代中國”的政治哲學思考
第一節 “構架”與“根本性的問題”
第二節 “否定的媒介者”與“作為試毒劑的反諷者”
第三節 “不能並求”與“無從措手”
結語:肉中刺
附錄一 “中間物”:歷史與價值之間——魯迅的“中間物”思想研究的考察
附錄二 “以頭償目”與“躊躇之路——魯迅與卡夫卡話語世界比較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