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法幢

頤和園法幢

頤和園是我國現存最完好、規模最宏大的古代園林。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境內,距天安門20餘公里,占地290公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頤和園法幢
  • 類別:園林
  • 地點:頤和園
  • 國家:中國
概述,歷史發展,2.1萬壽山,2.2智慧海,2.3寶雲閣,2.4轉輪藏,2.5佛香閣,2.6四大部洲,2.7多寶琉璃塔,

概述

頤和園法幢
頤和園位於北京西郊,距城12公里。它是中國現存古代最大的一座園林。園內除有亭、台、樓、閣、宮殿水榭、遊廊、長堤、石橋、石舫等一百多處富有民族特色的古典建築,以及展出的無數藝術珍品外,還有許多與佛教文化相關的寺宇、佛塔、雕像、經藏、法器等建築文物。頤和園主要由萬壽山、昆明湖兩大風景區組成,面積290公頃,其中水面約占四分之三。頤和園歷史要回到八百多年前金朝第一個皇帝“海陵王”完顏亮,他把都城遷到燕京後,在這兒設立“金山行宮”。金山就是現在的萬壽山。後來金章宗完顏璟又把玉泉山泉水引到金山底下,並命名河為“金水河”,湖為“金湖”。元朝時金山改名“瓮山”。

歷史發展

1292年元代管水利的官員郭守政建議在這一帶開鑿河道,疏浚瓮山諸泉。他把昌平一帶的泉水引到瓮山腳下,擴大湖面,並改名為“瓮山泊”,即昆明湖。這個人工湖曾多次改名,有時叫“西海”或“西湖”......“西湖”這一名稱,遠獲得過“十景”美譽。至明朝先是助聖夫人羅氏在萬壽山之南修建圓靜寺,隨後明武宗在湖濱修建行宮,取名為“好山圓”,把“瓮山”改回叫“金山”,把“瓮山泊”改名“金海”。明熹宗時,宦官魏忠賢,一度曾把這個圓林占為己有。清兵占領北京,“好山圓”改稱“瓮山行宮”。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帝為了慶祝母親孝聖皇太后六十壽辰,改“瓮山”為“萬壽山”,並修建“大報恩延壽寺”,又“疏導玉泉諸脈,把山下湖泊改建為“巨浸”。從此,湖名改為“昆明湖”。萬壽山和昆明湖通稱為“清漪園”。乾隆還在山上、湖濱大事修建宮殿、亭台。至此,造片湖山經過歷代人工裝飾美化,已達到很高的園林藝術水平。
佛香閣佛香閣
這座歷史悠久的名園,曾經遭到兩次慘重破壞。l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清漪園僅餘不能燃燒建築物銅亭、多寶佛塔等倖存。1888年,慈禧挪用南洋海軍軍費三千萬兩,擴大舊址,增建宮殿、樓閣。她慕蘇、杭園林之名,在修建時前山仿杭州西湖,後山仿蘇州臨湖建屋,並改“清漪園”為“頤和園”,意為“頤養中和”。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頤和園又遭嚴重破壞。後山一帶廟宇蕩然無存,各種珍貴文物被搶劫一空。1902年,慈禧從西安“回京後大修頤和園,窮極奢麗,日費四萬兩,歌舞無休曰”。
辛亥革命後,頤和園一度成為遜帝溥儀私產,他於l914年將園對外開放,但門票售價很貴,只有少數人前往遊覽。1924年溥儀被馮玉祥逐出皇宮,頤和園才由“北平特別市政府”接管,改為公園,門票仍貴。此後,在日本帝國主義和國民黨統治時期,先後25年,頤和園飽受摧殘,閣圮廊傾,湖淤水淺,花木凋零,文物散失。至今,北京居民仍常懷念以前園裡的翡翠觀音、翡翠西瓜、連城璧玉、夜明珠、珍珠鞋等稀世瑰寶。1949年以前,園內已是一片荒涼景象。1948年12月北京和平解放,頤和園自此開始新篇章。三十多年來,政府有步驟有重點地大充修復這座名園。北宮門和後山古典建築,有的整修恢復舊貌,有的重建。現在,多寶琉璃塔風鈴隨風發出清脆悅耳的響聲,樂農軒修復如故。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的寺廟按原貌再現。現在從東宮門到前山、半山以至西堤,所有建築物都油漆一新。從嬌小的“畫中游”到高達41米的“佛香閣”,都已煥然一新。頤和園內的主要佛教建築和文物有:

2.1萬壽山

頤和園法幢
在頤和園內。燕山餘脈,海拔108.94米。傳說曾有老人在山上鑿得石瓮,因名“瓮山”。前臨瓮山泊,又稱“西湖”,即今昆明湖。建築群依山而築,現存者是英法聯軍燒毀後慈禧重造的。萬壽山前山,以八面三層四重的佛香閣為中心,組成巨大的主體建築群。從山腳的“雲輝玉宇”,牌樓,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直至山頂的智慧海,形成一條層層上升的中軸線。東側有“轉輪藏”,和“萬壽山昆明湖”石碑。西側有五方閣和銅鑄寶雲閣。後山有宏麗的藏傳佛教建築四大部洲和屹立於綠樹叢中的五彩琉璃多寶塔。山上還有景福閣、重翠亭、寫秋軒、畫中游等樓台亭閣,登臨時,可俯瞰昆明湖景色。

2.2智慧海

在頤和園萬壽山巔。是一座無梁佛殿,由縱橫相間的拱券結構組成。通體用五色琉璃磚瓦裝飾,色彩絢麗,圖案精美,尤以嵌於殿外壁面的千餘尊琉璃佛更富特色。殿內所供高大觀音座像,為清乾隆(1736-1795年)造。殿前有琉璃牌坊一座。牌坊和無梁殿前後石額依次題寫為“眾香界”、“祗樹林”、“智慧海”、“吉祥雲”,構成佛家的一首三言偈語。

2.3寶雲閣

頤和園法幢
在頤和圓萬壽山佛香閣西坡。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建。是用銅鑄造的佛殿,號稱“金殿”。高7.55米,重207噸。重檐歇山項,四面菱花隔扇,造型仿木結構,通體呈蟹青色,坐落在漢白玉須彌座上。殿內佛像供器經帝國主義搶掠破壞,已蕩然無存,門亦散失不全,使寶雲閣狀如亭子,故俗稱“銅亭”。銅亭結構與木製亭子相同,但它的梁、柱、斗、洪、椽、瓦、隔扇、對聯等都是用銅鑄的。銅亭共重四十一萬多斤,用了207噸銅。銅亭閣上的花紋,採用傳統的鑄造工藝——撥媳法製作。它的獨特的鑄造技術和建築藝術是世界稀有的。在銅亭閣壁內面,刻著參加工程全部工匠36人的姓名,為我們提供了可貴的史料。

2.4轉輪藏

頤和園法幢
在頤和園萬壽山前山。是一座佛教建築,為帝後禮佛誦經處。正殿為二重三層檐樓閣,兩側各有雙層八角配亭。亭內有木塔貫穿,貯存經書佛像塔中有軸,可以轉動,是佛教法器演化來的建築物。“轉輪藏”由一塊石碑和三間樓房組成。石碑正面刻有乾隆皇帝手書“萬壽山昆明湖”六個字,背面刻的是他撰寫的記,主要內容是敘述修竣昆明湖始末。這塊石碑通高9.87米,碑座、碑身、碑帽都用巨石雕刻而成。造型雄偉,雕刻精美,具有典型的民族風格,石碑左右有兩座亭子,亭子各有一個八面形木塔,塔中有軸,推之就轉動,是仿照杭州法雲寺藏經閣建造的。

2.5佛香閣

宏偉,是全園的中心建築,為頤和園標誌。佛香閣建築在六十多米高的山坡上,閣中有四根高達三十多米的擎天柱,是用堅硬的鐵力木做的。佛香閣外形是按照武昌黃鶴樓設計的。清乾隆時(1736-1795年)在此築九層延壽塔,至第八層“奉旨停修”,改建佛香閣。鹹豐十年(1860年)毀於英法聯軍,光緒詩(1875-1908年)在原址依樣重建,供奉佛像。1953年政府開始修繕,工程浩大,僅油畫一項就費工一萬六千多個。工程用料數量也相當驚人,洋油用了1300磅,大赤金用了五斤,桐油用了六千七百多斤。全部修繕工程歷時近兩年。

2.6四大部洲

頤和園法幢
在頤和園萬壽山後山。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l795年),系仿西藏桑鳶寺形式而築。由東勝身洲、南瞻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日台、月台及紅、綠、黑、白四座梵塔共18座建築組成。中心為象徵須彌山的佛殿香岩宗印之閣。四大部洲的建築平面分別為正方、三角、圓、半圓形,以對應地、火、水、風。該建築群融合漢藏兩地建築特點,依山而築,具有鮮明的色彩和宏偉的氣勢。鹹豐十年(1860年)毀於英法聯軍,光緒時(l875-1908年)曾經局部修整,近年大加修復,再現乾隆時的規模。

2.7多寶琉璃塔

在北京城外現存最大的、建築保留最完整的皇家園林頤和園的萬壽山後,在一座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並毀於英法聯軍之手的花承閣遺址上,矗立著一座琉璃塔,它的名稱叫“多寶佛塔”,也被俗稱為“多寶琉璃塔”。
多寶琉璃塔建於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是乾隆皇帝為慶祝皇太后六十壽辰而建造的,是一座樓閣式與密檐式相結合的塔,塔身呈不等邊的八角形,上下共分為七級,通高16米。整座塔身都是用黃、綠、青、藍、紫五色琉璃磚鑲嵌而成。塔身坐南向北,在塔的四周砌有紅色圍牆,院門朝北,門口樹立一座木結構琉璃瓦頂的牌坊。
整座塔的底座為一層漢白玉雕成的須彌座,在須彌座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花紋。在須彌座的正中,坐落著塔身。塔身的一層、三層、和五層比較高大,為樓閣式,而二層、四層、六層和七層的塔身卻比較矮小,好似雙重檐的樓閣。在樓閣式塔身的北面、東面、南面和西面,正中各設有一個拱券形佛龕,在佛龕中放置有結跏趺坐式琉璃佛像。在大佛龕的周圍和塔身的其他四面,布滿了一排排的小型佛龕,龕中塑有坐式佛像,共有佛像580尊。這三層塔身上的佛像,均為金黃色琉璃磚鑲砌,佛龕中佛像的背後為綠色。塔身的轉角柱第一層為金黃色,第二層為紫色,第三層為藍色,均用琉璃瓦砌成。在塔身的上面安置有琉璃磚仿木式斗拱,承托著塔檐。每層塔檐的顏色各不相同,第一層為金黃色;第二層為綠色;第三層為紫色;第四層為青色;第五層為藍色;第六層為青色;最頂上一層為金黃色,在塔檐的角下,各懸掛一枚銅鈴。在樓閣式塔身的四周,圍有鏤空琉璃組成的護欄。
在塔頂上置有寶座,四周懸有一圈銅鈴,上面是鈴鐸式剎身,再上面為剎頂。整座塔剎均是用銅製成,並在上面鍍金。
乾隆皇帝在多寶琉璃塔建成後,將此塔命名為“多寶佛塔”。並親筆撰寫了《御製萬壽山多寶佛塔頌》,並鐫刻在石碑上,樹立在多寶琉璃塔前。
萬壽山陰花承閣西,五色琉璃合成寶塔,八面七層,高五丈余,黃碧彩翠,錯落相間。飛檐寶鐸,層層周綴。榱x(這個字不認識,是上“咨”下“木”)戶牖,不施寸木。黃金為頂,玉石為台。千佛端相,一一具足。坐蓮花座,現寶塔中。輪相莊嚴,凌虛標勝。用稽釋典,名曰多寶佛塔。偈以頌之。頌曰:
佛前七寶塔,高五百由旬。湧出虛空中,種種寶莊校,多摩羅跋香,夫曼陀羅華,以是為供養,時出大音聲。讚嘆佛妙法,人天千萬億。怪得未曾有,佛告大樂說,乃過去東方,無量佛祗劫,有佛號多寶,時作大誓願。說法華經者,我當為證明。若在在處處,有說法華者,寶塔皆湧出,分身無量佛,如恆河沙數。善哉世尊言,此塔隨處現,恆河沙國土,千萬億菩薩,充滿於其中。今此寶淨地,釋迦牟尼佛,來此分半座,願以神通力。接引諸大眾,皆在虛空中。善哉世尊言,妙不可思議。是山即耆崛,清淨極安樂,白毫光一照,寶塔即湧現。當未現塔時,多寶佛何在?寶塔忽湧現,全身在其中。一佛一寶塔,光滿三千界。一塔千億佛,神妙復如是。了了見十方,寶樹與寶衣。無量億寶物,充牣於其中。以是供養佛,而得大法喜。今多所眾生,安樂普利益。般若金剛身,壽量千萬億。種諸福德本,大慈悲願力。成就是功德,現此寶塔故。
乾隆皇帝在《御製萬壽山多寶佛塔頌》提到的多寶佛,據《妙法蓮花經.見寶塔品》中記載,他是佛教中過去世東方寶淨世界的教主,是為了聽釋迦牟尼講經才從極遠的寶淨國來到娑婆世界的。據說他曾經發過誓願,願入滅後以全身的舍利置於寶塔之中,若後世有佛說《法華經》時,其塔廟湧現於前,為作證明。當釋迦牟尼佛在說《法華經》時,忽然,從地下湧出安置多寶佛全身舍利的寶塔,並升在空中。這座寶塔是用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這七種寶物裝飾的,其塔身五顏六色,光彩奪目。並從塔身中發出很大的讚嘆聲,多寶佛讚嘆道:“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華經為大眾說,如是如是。釋迦牟尼世尊,如所說者,皆是真實。”於是,釋迦牟尼就告訴聽經的眾人說,剛才說話的是多寶佛,他的全身就在這寶塔之中,他是過去東方世界寶淨國土的佛,號為多寶。眾人聽了以後,感到十分驚奇,就懇請釋迦牟尼將塔門打開,讓他們見一見這位多寶佛。於是釋迦牟尼開啟了塔門,現出了裡面端坐著的多寶佛,這時,多寶佛就在寶塔中讓出半個佛座,並對釋迦牟尼說:“釋迦牟尼佛,可就此座。”於是,釋迦牟尼就進入塔內,並在多寶佛的右側,結跏趺坐,並繼續為大眾講經說法。這時,眾人看到兩位如來一同坐在一個蓮花座上,知道了多寶佛是看到釋迦牟尼在俗世中不辭辛苦為眾人說經,來感化、教化眾生,實在是難能可貴。所以,出於對釋迦牟尼的讚嘆和敬仰,才讓出半個蓮座,請釋迦牟尼與自己同坐。
據說多寶佛塔還可以分身成為成千上萬個,只要聽到有人在說《法華經》時,就立即從他面前的地下湧出。頌文中用“恆河沙”來比喻多寶佛分身的數目,恆河是印度最著名的河流,河底的積沙特別多。釋迦牟尼就常在恆河流域說法講經,所以,湧出的多寶佛塔就像恆河中的沙子一樣,多得數不清楚。乾隆皇帝建多寶佛塔的用意是為他的母親,也就是皇太后祈福,並祝她健康長壽。
多寶琉璃塔整體造型優美,各層之間的比例勻稱,尤其是塔身上鑲嵌的五色琉璃磚,使塔身呈現出豐富的色彩。在陽光的照射下,鑲金塔剎和琉璃塔身光耀奪目,微風中,檐下的懸鈴叮噹悅耳。整座塔在周圍的蒼松翠柏掩映中,更顯得雍容華貴,高大挺拔。
多寶琉璃塔是北京現存的琉璃塔中,造型最優美顏色最豐富的一座,是清代琉璃塔中的精品,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