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經兩安湯(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順經兩安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傅青主女科》卷上。具有益氣養陰,滋補肝腎之功效。主治婦人行經之前一日,因心腎不交,經流大腸,大便先出血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順經兩安湯
  • 組成:當歸(酒洗)、白芍
  • 出處:《傅青主女科》卷上
  • 功用:益氣養陰,滋補肝腎
歌訣,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加減化裁,附註,文獻摘要,

歌訣

經前便血宜順經,歸芍熟地萸麥冬;參術巴戟炒荊芥,心腎相交經順寧。

組成

當歸(酒洗)五錢(15g),白芍(酒炒)五錢(15g),大熟地(九蒸)五錢(15g),山萸肉(蒸)二錢(6g),人參三錢(9g),白朮(土炒)五錢(15g),麥冬(去心)五錢(15g),黑芥穗二錢(6g),巴戟肉(鹽水浸)一錢(3g),升麻四分(1.2g)。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用

益氣養陰,滋補肝腎。

主治

婦人行經之前一日,因心腎不交,經流大腸,大便先出血者。

方義

方中以人參、麥冬、白芍、山萸肉益氣養陰,滋補心肝腎之津液而退火;巴戟天、熟地、當歸填腎精補肝血,以壯水之主;白朮助氣血生化,黑芥穗入血分瀉腸火止血,升麻振中氣上升,遂其游溢之精氣上行,承制心火。綜觀全方,重在滋補心肝腎以治本止血。

加減化裁

久治無效者,以熟、附、枯礬等份研末,每以藥湯送服10g,立收溫攝之功。

附註

1、婦人有行經之前一日,大便先出血者,人以血崩之症,誰知是經流於大腸乎!夫大腸與行經之路,各有分別,何以能入乎其中?不知胞胎之系,上通心而下通腎,心腎不交,則胞胎之血,兩無所歸,而心腎二經之氣,不來照攝,聽其自便,所以血不走小腸而走大腸也。治法若單止大腸之血,則愈止而愈多;若擊動三焦之氣,則更拂亂而不可止。蓋經水之妄行,原因心腎之不交;今不使水火之既濟,而徒治其胞胎,則胞胎之氣無所歸,而血安有歸經之日!故必大補其心與腎,便心腎之氣交,而胞胎之氣自不散,則大腸之血自不妄行,而經自順矣。方用順經兩安湯。此方乃大補心肝腎三經之藥,全不去顧胞胎,而胞胎有所歸者,以心腎之氣交也。蓋心腎虛則其氣兩分;心腎足則其氣兩合,心與腎不離,而胞胎之氣聽命於二經之攝,又安有妄動之形哉!然則心腎不交,補心腎可也,又何兼補夫肝木耶?不知肝乃腎之子心之母也,補肝則肝氣往來於心腎之間,自然上引心而下入於腎,下引腎而上入於心,不啻介紹之助也。此便心腎相交之一大法門,不特調經而然也,學者其深思諸。(《傅青主女科·調經·經前大便下血二十七》)
2、經前便血何某,女,成年,1974年6月9日就診。每月行經前2〜3天大便下血,血色鮮紅量多。診見:神疲肢倦,心悸氣短,腰酸耳鳴,舌淡,苔薄白,脈細弱。證屬肝脾腎俱虛所致。治以補腎、益肝、健脾之法。方選順經兩安湯:當歸、白芍、山茱萸、麥門冬、巴戟天、荊芥各10g,熟地、黨參各30g,白朮15g,升麻4g。服3劑便血止,又連服12劑善後,隨訪2年,為再復發。[劉長天.經期雜症活驗舉隅.廣西中醫藥,1986,9(2):28]

文獻摘要

1、原方選錄
《傅青主女科歌括》:“經前大便下血(二十七)婦人有行經之前一日大便先出血者,人以為血崩之症,誰知是經流於大腸乎?夫大腸與行經之路,各有分別,何以能入乎其中?不知胞胎之系,上通心而下通腎,心腎不交,則胞胎之血,兩無所歸,而心腎二經之氣,不來照攝,聽其自便,所以血不走小腸而走大腸也......方用順經兩安湯。當歸(酒洗)五錢,白芍(酒炒)五錢,熟地(九蒸)五錢,山萸肉(蒸)二錢,人參三錢,白朮(土炒)五錢,麥冬(去心)五錢,黑芥穗二錢,巴戟肉(鹽水浸)一錢,升麻四分。水煎服。二劑大腸血止,而經從前陰出矣,三劑經止,而兼可受妊矣。此方乃大補心肝腎三經之藥,全不去顧胞胎,而胞胎有所歸者,以心腎之氣交也。蓋心腎虛則其氣兩分。心腎足則其氣兩合,心與腎不離,而胞胎之氣聽命於二經之攝,又安有妄動之形哉!然則心腎不交,補心腎可也,又何兼補夫肝木耶?不知肝乃腎之子心之母也,補肝則肝氣往來於心腎之間,自然上引心而下入於腎,下引腎而上入於心,不啻介紹之助也。此使心腎相交之一大法門,不特調經而然也,學者其深思諸。”
2、《傅山紀念文集》:“《女科》月經病證治規律⋯⋯(3)滋水益血法《女科》對血虛所致的月經病,治療不是採取直接補血,往往通過補腎精而化血,例如‘經水過多’、‘經前大便下血’、‘年未老經水斷’所擬的加減四物湯、順經兩安湯、益經湯中均以熟地、山萸肉滋水益血,分別配繼斷、巴戟、杜仲等達到‘大補其腎水,仍大補其心肝脾之氣,則精溢而經水自通矣’的效果。”
3、《異案良方》:“經前便血經未行之前一日大便下血也,此經由此流入大腸所致。蓋胞胎之系,上通心而下通腎,心腎不交,則胞胎之血不攝,不走小腸而走大腸,宜順經兩安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