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韌帶

項韌帶

指在頸部從頸椎棘突尖向後擴展成三角形板狀的彈性膜層。項韌帶常被認為與棘上韌帶和頸椎棘突間韌帶同源,向上附著於枕外隆凸及枕外嵴,向下達第7頸椎棘突並續於棘上韌帶,是頸部肌肉附著的雙層緻密彈性纖維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項韌帶
  • 外文名:ligamentum nuchae
項韌帶的解剖定義和位置,項韌帶的功能,項韌帶的臨床意義,

項韌帶的解剖定義和位置

在人類項部中線兩側,由淺入深依次排布有:斜方肌(第1層);小菱形肌和上後鋸肌(第2層);頭夾肌(第3層);頭半棘肌(第4層);頭後大直肌、頭下斜肌和頸半棘肌(第5層);頭後小直肌和迴旋肌(第6層)等。其中斜方肌、頭夾肌和頭半棘肌幾乎全層存在,而其它肌僅見局部,如頭後大直肌、頭後小直肌和頭下斜肌位於樞椎水平以上,即枕下區,稱枕下肌群。
在人類項部中線區,兩側肌群之間存在結構豐富但不均一的結締組織。人們常常將這一區域的全部或局部結構稱為LN。該區域的境界如下:外側界為兩側肌群靠近中線處的劈裂面;上界為枕骨的枕外隆突和枕外嵴;下界為第6、7頸椎的棘突和棘上韌帶;前界為寰椎後結節、第2至第5頸椎棘突,還有寰枕後膜、寰樞後膜和黃韌帶;後緣游離,即左、右兩側的深筋膜淺層和斜方肌腱在後正中線的交織處。第40版格氏解剖學[1]更傾向於將該區域的全部定義為LN,認為LN是頸後左、右肌群之間的腱性結構與筋膜的複合體,同時提出LN並非是真正意義上韌帶,理由是LN並沒有連結相鄰的骨,也不具有典型的韌帶結構。早期研究認為LN是項部中線的雙層纖維彈性結構(fibroelastic),是椎骨間的韌帶連結,也是項部椎旁肌的肌間隔。也有研究將LN的存在部位向兩側擴展,提出位於頭半棘肌深面的筋膜亦屬於LN的結構,其作為LN的側翼到達並附著於枕顳縫附近。

項韌帶的功能

研究結果表明,人類LN是存在於兩側肌群之間結構複雜、內涵豐富的筋膜系統。LN在拮抗頭部前屈中起到重要的作用[20],就附著位置而言,在拮抗頭頸部前屈作用上,LN具有槓桿優勢,因為它的附著點遠離運動軸[21]。新鮮人頸部生物力學研究也顯示去除LN後,頸椎屈曲幅度增加了52%,切線剛度下降27%。LN的基本機械原理在人類依舊存在,儘管它的這一作用在減弱。
在人類,LN在維持頭部和頸椎穩定中所發揮的作用更重要,如維持頸曲和頸椎旋轉時穩定頭部等。也有文獻指出,斜方肌和小菱形肌通過LN將上肢肩帶連線於頸椎,頭夾肌通過LN將頭部運動連線於頸椎。可見在頭頸肩複雜運動中,頸椎可能是運動軸心。另外,Johnson等等認為LN直接將肌力傳遞到下頸椎(C6、C7),LN的主要作用在下頸椎,並不參與上頸椎的複雜的穩定系統。Johnson等計算斜方肌在枕骨上產生的最大力為15N,而在C7產生的最大力為150N。可見在頭頸肩運動軸心中,下頸椎發揮的作用可能更大。另外,LN有本體感受器分布,可能影響頸部肌活動。LN與硬脊膜存在連結可能有助於理解頸椎的生物力學特性和LN未知的生物學功能。隋鴻錦等推測這種連結可能與腦脊液循環有關,也可能有助於解釋某些頸源性頭痛的病因。項韌帶的功能研究結果表明,人類LN是存在於兩側肌群之間結構複雜、內涵豐富的筋膜系統。LN在拮抗頭部前屈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就附著位置而言,在拮抗頭頸部前屈作用上,LN具有槓桿優勢,因為它的附著點遠離運動軸。新鮮人頸部生物力學研究也顯示去除LN後,頸椎屈曲幅度增加了52%,切線剛度下降27%。LN的基本機械原理在人類依舊存在,儘管它的這一作用在減弱。在人類,LN在維持頭部和頸椎穩定中所發揮的作用更重要,如維持頸曲和頸椎旋轉時穩定頭部等。也有文獻指出,斜方肌和小菱形肌通過LN將上肢肩帶連線於頸椎,頭夾肌通過LN將頭部運動連線於頸椎。可見在頭頸肩複雜運動中,頸椎可能是運動軸心。另外,Johnson等等認為LN直接將肌力傳遞到下頸椎(C6、C7),LN的主要作用在下頸椎,並不參與上頸椎的複雜的穩定系統。Johnson等計算斜方肌在枕骨上產生的最大力為15N,而在C7產生的最大力為150N。可見在頭頸肩運動軸心中,下頸椎發揮的作用可能更大。另外,LN有本體感受器分布,可能影響頸部肌活動。LN與硬脊膜存在連結可能有助於理解頸椎的生物力學特性和LN未知的生物學功能。隋鴻錦等推測這種連結可能與腦脊液循環有關,也可能有助於解釋某些頸源性頭痛的病因。

項韌帶的臨床意義

LN,尤其是背側部,是項背側肌腱膜匯集的地方,在C6,C7尤為緻密。臨床上可見LN肌腱炎,這一臨床現象表明LN像肌腱一樣控制著頭部的平衡,其在棘突的附著處容易出現磨損和撕裂。在LN最下部的軟組織損傷可出現非瘤性腫塊,並發生纖維軟骨化生。LN纖維軟骨性假瘤為堅硬或軟性結節,伴有頑固不明確頸痛,常被誤診為籽骨[28]。籽骨一般為橢圓形或圓形,常見於LN後緣,80%的籽骨位於C5/C6或C6/C7水平,發生率男性為11.3%,女性為3.5%。籽骨發生的機制推測可能是屈頸時LN與棘突尖間的機械壓力增加有關。LN籽骨通常無痛,無需治療。另外,LN過分牽拉導致C6、C7或T1棘突的撕脫性骨折,臨床上稱Clayshoveller’s骨折。LN慢性損傷常導致LN退變,長期處於過度緊張狀態是其主要原因。LN退變的病理改變發生在長期慢性勞損過程中,呈漸進性通常表現為LN形態、密度、彈性等異常,LN鈣化則是LN退變的最終結果。LN退變與頸椎病的發生密切相關。Takeshita等認為LN退變後可能增加頸椎的不穩定性,進一步加劇頸椎骨骼-肌肉系統的退變。而LN局部的最終鈣化,對頸椎又可起到制動和增加穩定性的作用,從而有利於減緩頸椎病的發展過程。臨床X線研究證實臨床擬診為頸椎病病例中有23.96%出現LN鈣化,CT和超聲檢查病例組中有27.69%的LN出現鈣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