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蓋脊髓束

頂蓋脊髓束

頂蓋脊髓束系脊髓下行束之一。位於前庭脊髓束的背方,起於中腦的上丘和下丘,纖維發出後立即交叉,下行止於前角細胞。此束參與完成視覺和聽覺的防禦反射活動,一般此束只達到上胸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頂蓋脊髓束
  • 外文名:tectospinal tract
解剖結構:,與相關的疾病:,

解剖結構:

1、頂蓋脊髓束:
頂蓋脊髓束起於中腦頂蓋、下降至脊髓的下行運動傳導束。分頂蓋脊髓內側和外側束;內側束下行止於頸髓,與頭旋轉以完成視聽反射有關;外側束向後可達腰薦髓,與黑暗中瞳孔擴大反應等有關。
2、中腦:
中腦是腦六個部分中最小的部分,仍保持神經管的原始形態,長約15~20毫米,位於腦橋和間腦之間。中腦腹側面上界為視束,下界為腦橋上緣;腹側面兩側有粗大的縱行纖維構成的隆起,稱大腦腳;在左右大腦腳之間的凹陷處,稱腳間窩,動眼神經根自窩的外緣出腦;背側面(又稱頂蓋)有四疊體,由兩對小圓丘組成,上一對稱上丘,是視覺皮質下中樞,它借上丘臂(為白質纖維)與外側膝狀體聯繫;下一對稱下丘,是聽覺皮質下中樞,它借下丘臂(為白質纖維)與內側膝狀體聯繫。在下丘的下方有滑車神經穿出。中腦內有中腦水管,上通第三腦室,下通第四腦室。
在中腦橫切面背側部中央,有中腦水管的斷面,中腦水管的周圍有一層灰質,稱中央灰質。灰質的背側是四疊體。中腦的腹側即大腦腳,每側大腦腳被一層含黑色素的神經細胞(即黑質)分為二部:黑質的背側部,稱被蓋,其中含有網狀結構,向下與腦橋的網狀結構相連;黑質的腹側部,是一層很厚的神經纖維板,稱為腳底。
被蓋,由灰質和白質組成。被蓋的中央部有細胞體堆聚構成的紅核,此核是皮質下運動中樞,細胞突相互交叉,並構成紅核脊髓束。在紅核的外側有傳導本體感覺和皮膚感覺的上行纖維,將這些纖維統稱為內側丘系,行向丘腦。內側丘系與紅核之間的間隙,稱中腦網狀結構,其背側有中央灰質。中腦水管在中央灰質中通過。在中腦水管的底上,有動眼神經核和滑車神經核,前者位於上丘平面內,後者位於下丘平面內。在動眼神經核的內側有達克謝維奇氏核,此核中的細胞發出的突起形成內側縱束,行入脊髓。
3、脊髓:
脊髓呈前後稍扁的圓柱體全長粗細不等,位於椎管內,上端在枕骨大孔處與延髓相連,下端尖削呈圓錐狀,稱脊髓圓錐,圓錐尖端延續為一細絲,稱終絲,終絲向下經骶管終於第2尾椎的背面,成人脊髓全長約42~45厘米。
脊髓有兩個膨大,上方一個稱頸膨大,位於頸髓第三段到胸髓第二段,在頸髓第六段處最粗;下方一個稱腰膨大,始自胸髓第九段到脊髓圓錐,對著第12胸椎處最粗。這兩個膨大的形成,與四肢的出現有關,由於此處脊髓內部神經元的增多所致。
在脊髓的表面有六條彼此平行的縱溝,前面正中較深的溝,稱前(腹側)正中裂,其前外側有前(腹)外側溝,前根從其間走出;後面正中有一淺溝,稱後(背側)正中溝,其後外側有後(背)外側溝,後根纖維從其間進入脊髓。在後正中溝與後外側溝之間,還有後中間溝。前、後根纖維在椎間孔處匯合,構成脊神經。在匯合之前,於後根處形成一個膨大,稱脊神經節,內含假單極的感覺神經元。脊髓全長共發出31對脊神經,與每一對脊神經相對應的脊髓部分,稱脊髓節,共有31節,計8個頸節、12個胸節、5個腰節、5個骶節和1個尾節。
脊髓與脊柱在發生髮展過程中,由於二者生長速度出現不平衡(脊髓的生長速度慢於脊柱),成人脊髓的下端僅達第1腰椎下緣,因此腰、骶、尾部的脊神經根,圍繞終絲集聚成束絲呈垂直下降,形成馬尾。由於第1腰椎以下已無脊髓,所以臨床上一般在第3~4腰椎間進行穿刺。

與相關的疾病:

中腦頂蓋綜合徵:
中腦頂蓋部綜合徵的病變在中腦頂蓋部上丘,並涉及眼球運動的核上纖維。約半數由松果體腫瘤引起。表現為二眼球協同向上運動不能,而上下運動皆麻痹者少見。上視麻痹常伴瞳孔輕度擴大,對光反應遲鈍與二眼會聚麻痹。可能出現眩暈、眼球震顫。偶有共濟失調。
中腦頂蓋綜合徵又稱為四疊體上丘綜合徵。雙眼垂直協同運動的皮質下中樞在上丘的頂蓋區和Darkschewitsch核。該區病變引起垂直協同麻痹,多表現為上視麻痹型。有時伴有會聚麻痹及瞳孔對光反應消失,稱Parinaud綜合徵,多見於松果體和四疊體區腫瘤。其他如下視麻痹型和上、下注視麻痹型罕見。[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