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蓋前區

頂蓋前區

又稱頂蓋前核(pretectal nuclei ),位於中腦和間腦交接,上丘嘴側。該區由若干神經元構成,直接接受經視束、上丘臂,來自視網膜的視覺纖維,並接受視覺皮質和上丘的投射。其傳出纖維進行多區域投射,其中一部分纖維終止於雙側動眼神經副核,從而使雙眼同時完成直接和間接對光反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頂蓋前區
  • 外文名:pretectal area
概述,位置,纖維聯繫,功能,腦幹腫瘤切除術:,頂蓋前區纖維聯繫及其功能:,

概述

頂蓋前區緊靠上丘的頭端,位於中腦和丘腦連線的區域內,內含視束核、豆狀下核、頂蓋前區核、橄欖核和頂蓋前區主核,是瞳孔對光反射通路中的重要中樞。
上丘腦位於第三腦室頂部的周圍。包括松果體、韁核及韁核的聯繫纖維。松果體形如松果,約5mm×7mm大小。位於中腦上丘或頂蓋前區的背上方。其首端通過松果體柄與背側的韁聯合和腹側的後聯合相連。松果體在人類可能具有抗促性腺激素的作用。此外,松果體激素還可能影響產生生長激素、促甲狀腺激素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垂體細胞。韁核位於松果體首端、丘腦背內側的韁三角內。有內側韁核和外側韁核。在丘腦背內側緣行走的丘腦髓紋為韁核的傳入通路,其多數纖維始自邊緣系統的隔區、下丘腦和蒼白球。韁核發出韁核腳間束,終止於中腦頂蓋的腳間核,經過網狀結構的轉接,腳間核可影響下丘腦和自主神經系統的節前神經元。終止於對側韁核的丘腦髓紋纖維組成韁聯合。

位置

位於中腦和間腦的交界部,導水管周圍灰質的背外側,包括自上丘上端至後連合及中腦水管周圍灰質背外側部的若干小核團。

纖維聯繫

該區直接接受視束、上丘臂傳入的來自雙眼同側半視網膜的視覺纖維,並接受視覺皮質和上丘的投射纖維。其傳出纖維部分經中腦水管腹側交叉或經後聯合交叉,止於對側動眼神經副核;部分纖維不經過交叉直接止於同側動眼神經副核。

功能

頂蓋前區是瞳孔對光反射中樞。由於其纖維聯繫特點,當光照一側眼睛時,不僅引起同側眼球瞳孔的縮小,同時引起對側眼睛瞳孔的縮小,既完成直接對光反射,也完成間接對光反射。

腦幹腫瘤切除術:

手術指征:
1、血管網狀細胞瘤和海綿狀血管瘤是良性腫瘤,只要可能均應手術治療,大多預後良好。
2、局灶型腦幹膠質瘤最佳的處理就是手術,在廣泛切除後影像隨訪,儘管腫瘤並未全切除,但術後大多症狀改善,3~10年隨訪期中僅約20%~30%因進展需要作進一步治療。
3、瀰漫型膠質瘤不宜手術,最佳治療方法是放療,平均生存時間少於1年,5%的患者存活超過5年。
4、頂蓋膠質瘤通常有一個良性的自然史,這些腫瘤最佳的處理就是僅作CSF轉流去治療梗阻性腦積水。80%患者在超過10年的觀察期中沒有進展。有進展時可行活檢和輔助治療。
術前準備:
1、詳細的影像學檢查了解腫瘤的位置、大小、起源和血供情況。
2、病人全身系統檢查,排除手術禁忌證。
麻醉:
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
套用解剖:
腦幹腫瘤常見的病理類型有膠質瘤(星形細胞瘤,膠質母細胞瘤為主)、室管膜瘤和血管網狀細胞瘤。海綿狀血管瘤雖屬血管畸形範疇,但其生物學行為和處理方式與普通腫瘤相似,故常將其歸於腫瘤類。膠質瘤常被分為瀰漫型和局灶型。而局灶型又分為局灶內生型、背外側外凸型、延頸髓型和頂蓋型。某些腫瘤在腦幹上有好發部位,室管膜瘤通常發生於第四腦室;血管網狀細胞瘤則好發於延髓,偶見橋腦;海綿狀血管瘤以橋腦多見,中腦次之,延髓罕見;膠質瘤可發生於腦幹任何部位。
腦幹是位於脊髓和間腦之間的較小部分,位於大腦的下面,腦幹的延髓部分下連脊髓。呈不規則的柱形。腦幹自下而上由延髓、腦橋、中腦三部分組成。
1、延髓:
居於腦的最下部,與脊髓相連;其主要功能為控制呼吸、心跳、消化等。
2、腦橋:
位於中腦與延髓之間。腦橋的白質神經纖維,通到小腦皮質,可將神經衝動自小腦一半球傳至另一半球,使之發揮協調身體兩側肌肉活動的功能。
3、中腦:
位於腦橋之上,恰好是整個腦的中點。中腦是視覺與聽覺的反射中樞,凡是瞳孔、眼球、肌肉等活動,均受中腦的控制。
網狀系統居於腦幹的中央,是由許多錯綜複雜的神經元集合而成的網狀結構。網狀系統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覺醒、注意、睡眠等不同層次的意識狀態。
腦幹上面連有第3~12對腦神經。腦幹內的白質由上、下行的傳導束,以及腦幹各部所發出的神經纖維所構成。是大腦、小腦與脊髓相互聯繫的重要通路。腦幹內的灰質分散成大小不等的灰質塊,叫“神經核”。神經核接受外圍的傳入衝動和傳出衝動支配器官的活動,以及與上行下行傳導束的傳導有關。此外,在延髓和腦橋里有調節心血管運動、呼吸、吞咽、嘔吐等重要生理活動的反射中樞。若這些中樞受損傷,將引起心搏、血壓的嚴重障礙,甚至危及生命。
手術步驟:
1、體位和入路選擇:
中腦頂蓋區腫瘤,選俯臥位,頭釘固定,作左側或右側枕部經小腦幕入路;中腦腫瘤偏側,選仰臥頭側位,翼點入路,或側臥位-顳下入路;橋腦腫瘤向腹側生長,側臥位,顳下或顳下-乙狀竇前入路,也可選擇枕下外側入路;橋腦或延髓腫瘤偏外側,選擇側臥位,枕下外側入路;橋腦和延髓背側腫瘤均行俯臥位,枕下正中入路。有作者介紹選擇手術入路的“二點法”,即病變中心為一點,最接近腦幹表面處為第二點,兩點的延長線即為手術入路。
2、皮瓣和開顱方法:
依選擇的入路而定。
3、顯露腫瘤:
腫瘤位於腦幹表面者,可根據顏色、質地、血供等表現辨別腫瘤。腫瘤不位於腦幹表面者,可根據術前MRI定位腫瘤。
4、腫瘤的切除:
以腫瘤位置決定入路,以最近腦幹表面處切開。血管網狀細胞瘤應避免分塊切除,對一些巨大型,難以整塊切除的,在消除主要供血後可試行充分電凝後分塊切除。海綿狀血管瘤應先清除瘤內陳血,再沿瘤周膠質增生層分離。膠質瘤的切除應視情,一般先瘤內吸除,再向外吸除至“正常”。質地偏硬的腫瘤則需運用多種手術技巧。

頂蓋前區纖維聯繫及其功能:

纖維聯繫:
該區直接接受視束、上丘臂傳入的來自雙眼同側半視網膜的視覺纖維,並接受視覺皮質和上丘的投射纖維。其傳出纖維部分經中腦水管腹側交叉或經後聯合交叉,止於對側動眼神經副核;部分纖維不經過交叉直接止於同側動眼神經副核。
功能:
頂蓋前區是瞳孔對光反射中樞。由於其纖維聯繫特點,當光照一側眼睛時,不僅引起同側眼球瞳孔的縮小,同時引起對側眼睛瞳孔的縮小,既完成直接對光反射,也完成間接對光反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