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水堡

響水堡

位於今橫山縣響水鄉所在地,西距縣城96里。明正統2年(1437)始築,後屬綏德衛。成化2年(1466)移建黑河山並更名夷堡。成化7年該堡因泉水乾涸,不利屯守,於是又遷回原址,仍稱響水堡。與歸德堡距40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響水堡
  • 位於:橫山縣響水鄉所在地
  • 歷史:五百餘年
  • 記載:《延綏鎮志》《榆林府志》
  •  方言: 陝北方言
發展歷程,著名地點,盤龍詩,

發展歷程

榆林自古便是邊關要地,從戰國開始到秦、隋和明一直在修築長城,現在保留下來的大都是明長城遺址。明代為防禦元朝殘餘勢力和韃靼、瓦剌諸部侵擾,於明成化十年,即公元1474年,延綏巡撫餘子俊率4萬軍士,在原隋長城的基礎上,歷時4月築起了東起府谷黃甫川,西至定邊鹽場堡的延綏鎮長城,全長有880多公里,橫穿現在的府谷、神木、榆陽、橫山、靖邊、定邊六縣區,沿線築有40座城堡,93個墩台,890個崖寨。 響水堡就是其中的一座軍事城堡,位於今橫山縣響水鎮所在地,座落在無定河邊的山坡之上。是橫山的五大古堡之一,其餘四堡為波羅、懷遠、威武、清平。西距縣城96里。明正統2年(1437)始築,後屬綏德衛。成化2年(1466)移建黑河山並更名夷堡。成化7年該堡因泉水乾涸,不利屯守,於是又遷回原址,仍稱響水堡。
如今的響水堡雖然早已沒有了昔日的軍事意義,逐漸破敗,殘垣斷壁之間仍然能發現一些以前的繁華細節,雕樑畫棟猶應在,只是朱顏改,城廓分明,院落有致,廟宇森立,站在響水堡,遙望無定河川,一片滄海桑田。
從明正統初年建立時起,響水堡已經在無定河畔矗立了五百餘年。五百年的滄桑變遷,氣勢恢弘的古堡已變得滿目瘡痍,喧囂繁華的街道也已經沉寂多時,世代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也只能從記憶里去尋找天生橋下水響如雷的場景……
先有高圪坨 後有響水堡
《延綏鎮志》記載:“響水堡,漢圁(無定河)陰地。明正統初巡撫郭□置,八年(1443)(尚書王復)移守平彝堡。九年餘子俊撤平彝堡,仍守響水……”
84歲的曹思振老人告訴記者:“平彝堡位於響水堡以西40里的黑河山。黑河山上原有一眼泉水,是戍邊將士唯一的水源地。但平彝堡位於無定河北岸,無險可守,加之後來泉水乾涸,餘子俊無奈之下只得將堡子遷迴響水。”關於這次移城,響水當地還流傳著一個傳說:
戍邊將士確定將平彝堡建在黑河山後,就開始忙著劃定線路。但他們剛將確定方位的木牌釘好,翌日卻發現木牌不見了蹤跡,如此反覆幾次,大家都很納悶。一天晚上,一名小卒無意間看到兩隻狐狸叼起木牌向東跑去。小卒趕緊報告,天明時分,大家在今日的響水堡發現了此前丟失的木牌,而這些木牌正好形成了一座城的輪廓。大家頓時醒悟過來,這是狐仙點化,要將士們在此修建城堡。
“聽老輩人講,早在響水堡建立之前,高圪坨高氏家族便已在響水居住,因此在響水當地便有了‘現有高圪坨,後有響水堡’的說法。”家住響水堡高圪坨的高興和老人說道。
餘子俊主持修建的響水堡,東、北兩面臨無定河,城牆依山勢蜿蜒而行,周長約1700米。因為是依山而建,響水堡整體形狀並不規則。堡城設有四座城門,即東門、南門、小西門、西門,並建有瓮城,城內還設有樓鋪八座。萬曆六年(1578),駐軍還對響水堡進行增修,以青磚、石塊包砌城牆、垛口。
作為橫山縣境內建築時間最早的軍堡,有明一代響水堡曾經歷了多次蒙古軍隊的侵擾。《橫山縣誌》記載,從成化七年(1471)到萬曆四十年(1612),蒙古部落首領阿羅出、吉囊、猛克什力等曾數次擄掠響水,單是萬曆四十年的一次,守將張承蔭就率軍在響水斬首700級。

著名地點

天生橋水響 豆井水清靈
《榆林府志》中記載的“懷遠(橫山縣舊稱)八景”中,有一處名為“響水天橋”,指的就是響水堡以東1.5公里的天生橋。
過去的無定河河床寬近百米,石崖高約數丈,河中亂石遍布,在沒有橋樑的情況下根本無法橫渡。當地人傳說成化年間,堡內的一位僧人四處募化,請來石匠在河床中的巨石上鑿開三洞,建城一橋。85歲的曹思純告訴記者,他曾聽老人講,修建橋樑時單是工匠吃的鹽就有三擔六。
因為此橋系穿鑿河中巨石而建,渾然天成,因此當地便有“三分天意,七分人為”的說法,此橋也因此得名“天生橋”或“自生橋”。行人往來,遠遠望去好像行走在河中的鰲背之上。無定河水流湍急,伏流於天生橋下,其怒濤奔騰,浪花四濺,聲傳數里,遠聞其聲仿若雷鳴,這倒也映襯了“響水”之名。
天生橋建成後,成為了無定河南岸居民到榆林的必經之路。62歲的響水鎮文化站站長趙雙山告訴記者:“我的父親解放前以販賣糧食為業,他從橫山韓岔收購糧食,然後經過天生橋到榆林販賣。元大灘戰役時,我的爺爺也是經過天生橋,抬著受傷的解放軍轉移到了後方。”
響水堡龍泉寺東側的山下,還有一眼豆井。當地傳說康熙皇帝到響水私訪時,一路勞頓,饑渴難忍。看到了在豆井邊打水的老者,立即跑過去討水喝。老人見狀,轉身從桶中舀起一瓢水,康熙隨即抓過一頓狂飲。一瓢水喝下後,康熙頓時感覺神清氣爽,連腹中的飢餓之感也消失了,便問老人為何。老人幽幽答道:“這豆井有神龍護佑,水性清靈,有病之人喝了尚可痊癒,更別說只解你饑渴之苦。”

盤龍詩

龍泉寺泉涌
盤龍寺位於無定河北側的盤龍山上,與響水堡隔河相望。據《懷遠縣誌》記載,盤龍山“橫江怪石,盤繞無定河邊……遠望若踞河中,石如盤龍,故名”,盤龍寺也因山得名。
據史料記載,盤龍寺始建於明成化七年(1471),清乾隆年間重修,寺廟之下至今還保存著兩洞石窟。盤龍寺內,現存三間窯洞式正殿,供奉的是準提菩薩,外為硬山式頂。
盤龍寺山門外的九龍壁背面,一首《盤龍詩》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這首詩正反皆可讀通的《盤龍詩》由響水堡人、清吏部侯銓直隸州州判乙酉(1885)科拔貢曹子正所作,從中我們不僅可以領略到響水舊時的風貌,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故鄉無盡的熱愛。其文如下:
橋水響流雙浪開,寺龍盤塔繞河來。
迢迢路遠岸垂柳,樵唱晚舟魚釣台。
龍泉大寺位於響水堡東側,山門前陡峭的階梯直抵山頂。三間古樸的正殿里,供奉的是三大古佛。據寺院內樹立的《重修龍泉大寺碑記》記載,龍泉寺始建於明代,響水當地還有“龍泉大寺關帝廟影壁是從山西打回的小樣”的說法。
之所以被稱為大寺,是因為龍泉寺是當地最古老、規模最大的寺廟,其名則源於寺內的一眼龍泉。據沐浴溝村民楊思勝介紹,龍泉寺內至今還保存著一些明代的文物,如古石佛像、萬曆八年(1580)的古磬以及清道光十八年(1847)的《重修龍泉大寺碑記》石碑。
“文革”時期,響水堡的寺廟建築、造像受到了極大地破壞。近年來,當地村民逐步將廟宇恢復,今日堡中已經有了祖師廟、城隍廟、三官廟、娘娘廟等寺廟建築。而在響水堡的城隍廟中,至今還保存著清乾隆年間修築的戲台。該戲台與山門融為一體,上面鑲嵌著一塊書有“鑑察祠”的匾額,背牆之上還書有一個大大的“靈”字。
作為明延綏鎮長城沿線的“三十六堡”之一,五百年的世事滄桑後響水堡已經被列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記者行走在響水堡中,看到的則是古老城牆的氣勢恢宏,看到的是百年村寨的寧靜古樸,看到的是山村人家的熱情好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