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水口

響水曾稱“響水口”,只因傍依灌河,河床陡深,潮汐差大,每逢潮起潮落,支流跌水轟鳴,數里皆聞水響,遂名“響水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響水口
  • 曾名:響水口
  • 後稱:響水鎮
  • 地處:灌河南岸
  • 地點:灌河南岸
響水口,地處灌河南岸。今為響水縣治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史以來,響水口就是憑藉灌河海運的優勢,不斷發展,成為蘇北重要的通商口岸之一。 南宋前,響水口境內為海域。黃河奪淮後逐漸成陸,從元代以後漸有移民遷此而成村落。明初因“洪武趕散”,大部分人從蘇州閶門一帶遷入。
響水口歷經滄海桑田。清代乾隆十三年(1748年)淮安府志記載:“民便河,(漣水縣)縣治北門水關門外,自水關門起,由茆良口、胡家樓、佃湖集處,抵響水口入北潮河(現在叫灌河)。乾隆八年,給帑三萬五千六十六兩浚河,袤兩萬七千三百八十五丈,建石閘時啟閉,跨木橋十四於河上”。乾隆年間大學士公阿齡在續撰淮關統志的行海州文指出:“第響水口與卞家堡,均系出洋要道。”嘉慶十五年(1810年)海州直隸州志提到:“民便大橋,在響水口,通安東民便河。乾隆年建,今議重修。”嘉慶海州志在海防圖提到“響水口汛炮台”,在響水口汛有“汛兵三名”,“炮台兵五名”。在道光十五年(1835)江蘇巡撫林則徐向道光皇帝上折請求把海州州判移到響水口。明清史志淮關統志在鄉鎮提到:“響水口鎮,在(海)州,為安東民便河出口入北潮河處”。抗戰時候,經過國民黨反動派的破壞成為廢墟。全國解放後,響水口人民在舊社會的廢墟上重建起新型的響水鎮,商業逐漸復甦。1966年4月,從濱海縣劃出,單獨建縣,響水鎮成為縣治所在地,一直至今。
響水口,任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1959~1974),1966年他所主持的外交委員會舉行關於美國對越南政策的電視聽證會,是結束對越南轟炸和開啟和平談判的主要提倡者。1974年競選失敗,失去參議員席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