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建築:兩種語言的相互轉換和音樂解釋學

音樂與建築:兩種語言的相互轉換和音樂解釋學

《音樂與建築:兩種語言的相互轉換和音樂解釋學》是2010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鑫珊。

基本介紹

  • 書名:音樂與建築:兩種語言的相互轉換和音樂解釋學
  • 作者趙鑫珊
  • ISBN:9787807419532, 7807419539
  • 頁數:365頁
  •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 出版時間:第1版 (2010年8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

編輯推薦

《音樂與建築:兩種語言的相互轉換和音樂解釋學》內容簡介:西方音樂是從歌頌、讚美上帝起步的。在頌揚造物主方面,宗教建築羅馬風走在前頭。先有“絕對建築”,緊跟其後的是“絕對音樂”。在中世紀的神學家看來,只有讚美、齊聲歌唱上帝的建築語言和音樂語言才能走近“絕對”境地。
《音樂與建築:兩種語言的相互轉換和音樂解釋學》:結構美的靈魂是“數”。數支配、統治、管理宇宙萬物,當然它也統攝音樂和建築的美。它們的美,歸根到底是數學的美。

作者簡介

趙鑫珊,教授,作家,2004年柏林“尤利西斯”國際報告文學評審,上海世博會顧問。2008-2009年我國(包括香港地區)中學把他的6篇散文收進語文教材。總共出過67本書,包括《孤獨和寂寞》《“王”這個漢字》《上海白俄拉麗莎》。趙先生說,他常記起馬克思的這段名言:“作家絕對不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是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在必要時作家可以為了作品的生存而犧牲掉自己個人的生存。”

目錄

我寫這本書的動機
從鋼琴曲《少女的祈禱》說開去
蕭邦的音樂與建築形象
音樂家的創造心理學和腦科學——記憶·想像·聯想·空筐
維尼亞夫斯基的小提琴曲與建築形象——聽覺藝術與視覺藝術
從德彪西音樂藝術世界揭示聽覺印象與視覺印象之間的關係——論音樂也是有感情地思考
一、《春天的輪舞》
二、《伊比利亞》
三、《牧神午後前奏曲》
拉赫瑪尼諾夫的鐘聲與建築形象
-_從折衷主義建築向和聲構成主義建築過渡
一、探索的苦悶
二、社會矛盾和時代苦悶
柴可夫斯基的藝術思維——音樂虛構與音樂概括
一、回憶對柴氏的重要性
二、《義大利隨想曲》
三、《羅可可主題變奏曲》
四、《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五、柴氏自白創作心理過程,
六、《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七、《第六交響曲(悲愴)》的建築形象
八、余工把《悲愴》轉換成建築速寫,
鮑羅丁的《中亞細亞草原》——沙漠·駱駝商隊·遠處的清真寺
作曲家_指揮和演奏家-+聽眾——音樂解釋學
絕對音樂與絕對建築——有關這兩者的本質
音樂語言的構成和建築語言的構成——結構主義和“場的力線”視角
亨德爾的《水上音樂》
帕格尼尼的《鐘樓》
《西西里晚禱》序曲
兩首威尼斯船歌
西方音樂的源頭和中世紀羅馬風建築
德國哥特建築與德國三B音樂
歐洲文藝復興建築與歐洲音樂——先驅者維瓦爾第的音樂
歐洲巴洛克建築與巴洛克音樂——兼論巴洛克“文明群落”現象、巴赫音樂與建築
一、巴赫的宗教音樂
二、六首《布蘭登堡》協奏曲
三、巴赫音樂與澳門建築
亨德爾音樂與建築
一、兩個M和哥特大教堂
二、12首大協奏曲
海頓音樂的風骨與巴洛克建築
一、他的宗教音樂與大自然神廟建築
二、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
三、海頓的交響曲與建築
四、海頓的音樂同當代西方解構主義建築相撾,不親和莫扎特透亮的“普遍世界圓號——青年馬克思的哲學命題
一、交響曲裡頭的建築,
二、降E大調圓號協奏曲,作品第417號
三、他的鋼琴協奏曲與建築,
四、宗教建築與莫扎特音樂
五、墓地(陰宅)
貝多芬音樂與廣義的建築結構——他的音樂崇高、神聖和莊嚴風韻的三個來源
一、教堂和城堡
二、大自然和宇宙的建築結構
三、康德哲學的“十字架”建築結構
四、關於無理數π
十九世紀德國浪漫派音樂與建築
十九世紀法國浪漫派音樂與建築
評古城堡上的音樂演唱會
關於“男孩地帶合唱團”的歌與體育館建築
一曲《平安夜》與千家萬戶“煙囪-壁爐”系統
“了斷”我同西方古典音樂的一段漫長“旅情”和“旅思——後記”
附錄一:劉詩昆音樂藝術幼稚園
附錄二:陶家宅建築場同音響場的交融與親和
附錄三:熱心普及鋼琴教育的草根李傳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