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巨人貝多芬

音樂巨人貝多芬

《音樂巨人貝多芬》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13課和魯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第13課,作者何為。文章把貝多芬這樣一個偉人還原為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人,著重表現他內心的痛苦和對不幸命運的頑強抗爭。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年-1827年)男,偉大的德國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對世界音樂的發展(從古典主義時期到浪漫主義時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世人尊稱為 “樂聖”。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音樂巨人貝多芬
  • 作品出處: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13課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何為
作者簡介,作品原文,寫作特色,課文研討,練習說明,教學目標,教學建議,貝多芬簡介,有關資料,大師風範,樂聖境界,激進的性格,

作者簡介

何為,當代著名作家。原名何敬業,筆名:曉芒、夏侯寵、夏奈蒂等 。1922年4月出生在定海狀元橋旁的橫弄堂,漢族,祖籍浙江定海,中共黨員。
1937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第一篇作品《》,發表在葉聖陶主編的《中學生》雜誌《青年文藝》一欄上。上海孤島時期,先後在《譯報》、《譯報周刊》、《文匯報》及《大美報》副刊撰稿,並參加黨領導的文藝通訊運動,同時被委派編輯《大晚報》文藝周刊。
1940年出版第一本集子《青弋江》。寫過詩歌、小說和散文。
1943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
1945年參加革命工作,歷任上海《文匯報》記者,上海電影文學研究所編劇,上海電影劇本創作所編輯,江南電影製片廠編輯,福建省電影製片廠編輯組長,福建省文聯、作家協會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理事,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名譽委員,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顧問,福建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名譽主席。
1956年後主要從事散文的創作,著有《第二次考試》《織錦集》《臨窗集》等散文集,《我從這裡起步》獲福建省第二屆優秀作品獎,《陀螺和朱古力》獲1991年《福建文學》全國散文徵文獎,《故鄉與祖國》獲首屆《散文天地》作品評獎的優秀獎,《何為散文選集》獲首屆魯迅文學獎散文獎。《第二次考試》成為當時中學語文正式教材,並被翻譯成多國語言文字發行世界各地。
何為的散文,善於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件進行深入的開掘,同時,又注意人物和故事的生動性,有較精巧的構思和深遠的意境,語言簡潔優美。
其散文《音樂巨人貝多芬》,選入人教2007~2014版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13課。

作品原文

客人敲開了貝多芬的家門。
“他不肯接見你的,”一個女傭站在門檻上為難地說,“他誰都不肯接見。他厭惡別人打擾他,他要的是孤獨和安靜……”
但是這個好心腸的女人經不住客人的苦苦要求,捏弄著她的圍裙答應去試試看,不過,她說:“答應我,你們一定要按照我的意思決定去留。”
她帶領來客到貝多芬工作的屋子,在那裡最惹人注目的是兩架對放的大鋼琴。女傭在一旁指點著說:
“他在這架鋼琴上工作,他在那架琴上經常彈奏。別以為這房間雜亂無章,我曾經想收拾一下,後來發覺那是徒勞的。他不喜歡我整理房間,就算整理好了,兩分鐘內就會弄得零亂不堪。過去那一邊是他的廚房,他自己做東西吃,吃得簡單隨便,也不讓我幫他一點忙。可憐他幾乎完全聾了,又常常不舒服,什麼聲音他都聽不清楚,看著真教人難受。還有他那個流氓一樣的侄子,一天到晚來麻煩他。——瞧,他下來了,我希望他不會責怪我。”
貝多芬貝多芬
沉重的腳步聲踏在樓梯上清晰可聞。到第二層的時候,他稍稍停留。隨後他走進門來了。一個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兩肩極寬闊,仿佛要挑起整個生命的重荷及命運的擔子,而他給人明顯的印象就是他能擔負得起。
這一天他身上的衣服是淡藍色的,胸前的紐扣是黃色的,裡面一件純白的背心,所有這些看上去都已經顯得十分陳舊,甚至是不整潔的。上衣的背後似乎還拖著什麼東西。據女傭解釋,那拖在衣服後面的是一副助聽器,可是早已失效了。
他無視屋內的人,一直走向那隻巨熊一樣蹲伏著的大鋼琴旁邊,習慣地坐下來,拿起一枝筆,人們可以看見他那只有力的大手。
客人帶著好像敬畏又好像憐惜的神情,默不作聲地望著他。他的臉上呈現出悲劇,一張含蓄了許多愁苦和力量的臉。火一樣蓬勃的頭髮,蓋在他的頭上,好像有生以來從未梳過;深邃的眼睛略帶灰色,有一種凝重不可逼視的光;長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張緊閉的嘴,襯著略帶方形的下頦,整個描繪出堅忍無比的生的意志。
女傭略一躊躇後,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煩的。
“什麼?又怎么了?”他大聲說。接下去倒像在自言自語:“倒霉,今天!喔,今天我碰到的是那些孩子,嘲笑我,捉弄我,模仿我的樣子。”
女傭向客人指了指。
貝多芬說:“誰?那是誰?”
他又粗著嗓子喊道:“你們說的聲音大些,我是個聾子。”
客人小心翼翼遞過去一張字條。貝多芬戴上眼鏡,專注地凝視了一會,“好,你們竟敢到獸穴里來抓老獅子的毛,”他說,雖然嚴肅,但臉上浮現出善良的微笑,“你們很勇敢……可是你們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難使我聽懂你們的話。過來坐在我旁邊,你們知道我聽不見的。”
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隨手拿過來一張紙一枝鉛筆給客人。
客人在紙上寫道:“我們要知道您的生平,把您的訊息帶給萬千大眾,使他們了解您真實的好靈魂。”
看了這幾句話,一滴淚在大音樂家眼裡閃光。他喃喃地如同獨語:“我的好靈魂!人家都當我是個厭世者,你們怎么會想到這個!在這裡我孤零零地坐著,寫我的音符——我將永遠聽不見音樂,但是在我心裡發出的迴響,比任何樂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時不免嘆息,我真軟弱……一個音樂家最大的悲劇是喪失了聽覺。”
貝多芬神往地說:
“一個人到田野去,有時候我想,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
他接著說:
“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頭顱在熔岩內燃燒,拚命巴望掙扎出來。”
貝多芬激動而又沉鬱的情緒深深感染了來訪者,客人不停地記下來。
命運加在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將他靈魂鎖閉磐石一樣密不通風的“耳聾”之中。這猶如一座不見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過,“聾”雖然帶來了無可比擬的不幸和煩憂,卻也帶來了與人世的喧囂相隔絕的安靜。他誠然孤獨,可是有“永恆”為伴。
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裡吃簡便的晚餐。在晚餐桌上說起他往昔的許多故事,包括他在童年時跟海頓學習時的生活,包括他為了餬口指揮鄉村音樂隊的生活……請看一看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書里流著一條大河,那條大河就是從貝多芬身上流出來,並且加以引申開的。
貝多芬還向他的客人敘述自己最後一次指揮音樂會的情形。那次節目是《費黛里奧》。當他站在台上按著節拍指揮時,聽眾的臉上都有一種奇怪的表情,可是誰也不忍告訴他。演奏告終,全場掌聲雷動。貝多芬什麼也聽不見,很久很久背身站在指揮台上,直到一個女孩拉著他的手向觀眾答謝時,他才緩緩地轉過身來。原來他完全聾了!他永遠不能擔任指揮了!
貝多芬對客人大聲說:“聽我心裡的音樂!你不知道我心裡的感覺!一個樂隊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鐘裡希望寫出的音樂!”
課後字詞詳解:
重荷(zhòng hè):過重的負荷。
愁苦(chóu kǔ):憂愁痛苦。
深邃(shēn suì):深的,幽深。
躊躇(chóu chú):猶豫。
巴望(bā wàng):指望。
鎖閉(suǒ bì):嚴密地封起
磐石(pán shí):厚而大的石頭。
惹人注目(rě rén zhù mù):吸引人們注意力的人或物。
雜亂無章(zá luàn wú zhāng):種類又多又亂,沒有條理。
不見天日(bù jiàn tiān rì):見不到一點陽光,比喻社會黑暗。

寫作特色

(1)肖像描寫,高超獨特,以神傳神。
(2)描寫從外表深入到內心,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內蘊豐富。

課文研討

作為“樂聖”,貝多芬的音樂地位和音樂成就無人能及;作為和苦難命運作鬥爭的代表,貝多芬同樣令人崇敬。無論從哪一個方面來說,貝多芬都是一個不平凡的人。本文的獨特之處就在於:把貝多芬這樣一個偉人還原為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人,著重表現他內心的痛苦和對不幸命運的頑強抗爭。
音樂巨人貝多芬音樂巨人貝多芬
貝多芬有著和常人一樣的喜怒哀樂:當有人來拜訪他,並希望了解他時,他會感動得流淚;當無端被打擾時,他一樣會表現出不耐煩;面對耳聾的打擊,他也不免嘆息,感到軟弱。但是貝多芬之所以偉大,就在於他具有超出常人的堅強意志,不向厄運低頭:作為音樂家,最大的打擊莫過於耳朵聽不見音樂。
但他並沒有在耳聾的打擊下消沉下去,而是直面這一殘酷的事實,一方面儘可能獨立地處理日常雜務,另一方面坦然面對耳聾帶來的孤獨和安靜,傾聽自己內心的需求和衝動,用“心”觀察和思考人生,進而把這種思考付諸音樂,把音樂由娛樂的工具變成了表達的語言,表現心靈中複雜多變的情感和自我的信念、意志,甚至是對世界的觀念,傳達對自我或大自然神秘的、難以名狀的感悟,從而極大地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力,使音樂成為思想的載體,心靈的歸宿。
本文的作者顯示了高超的肖像描寫技巧。不但從遠到近、由上至下進行描寫,秩序井然,而且以形傳神,從對貝多芬的肖像描寫中,表現出了他的生活遭際、個性氣質和特有的精神世界:他那“十分陳舊,甚至是不整潔的”衣飾,“拖在衣服後面的”“早已失效了”的助聽器,“愁苦”的臉,蓬亂的頭髮,都在印證著生活的窘迫和苦難的壓力。然而,與此同時,他那“仿佛要挑起整個生命的重荷及命運的擔子”的寬闊雙肩,“有力的大手”,“有一種凝重不可逼視的光”的“深邃的眼睛”,“緊閉的嘴”,都在顯示著他對於不幸遭遇不妥協不屈服的抗爭意志。
本文層次清晰,脈絡清楚,按照訪問的順序,首先從女傭──貝多芬日常生活的見證人的角度,交代了貝多芬的基本生活狀況和目前的精神狀態。接著,以一個初次拜訪貝多芬的陌生人的眼光,再現了貝多芬的形象。最後,作者讓主人公自己開口,坦露他的內心世界。以貝多芬對厄運的態度為中心,從外表逐步深入到貝多芬的內心世界,成功地表現出了貝多芬的獨特氣質和堅強個性。
二、問題研究
1、“你們竟敢到獸穴里來抓老獅子的毛”是什麼意思?
答:因為這是一個比喻。貝多芬的意思是說,一般人都以為他很可怕,很難接近,而“客人”竟然來拜訪他,女傭也未經他的允許就讓客人進門,他對他們的做法感到吃驚。這句話顯示了貝多芬的幽默,也間接地表現了他渴望被人了解的心情。
2、“我將永遠聽不見音樂,但是在我心裡發出的迴響,比任何樂器上演奏的都美。”這句話怎么理解?
答:音樂是心靈的顫動,是天籟之音,樂器表達出的是演奏者對音樂的理解,貝多芬在這裡強調我心裡發出的迴響表明了他極度的孤獨和無人企及的心靈震撼,這種心靈震撼不是演奏者所能演奏出來的。
3、為什麼貝多芬說“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
答:因為這是貝多芬耳聾後的心理寫照:被人誤解而苦悶和絕望。一方面,耳聾給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礙,常常被人誤解,他的社會交往受到極大的約束,耳聾的他比不上一棵樹,因為一棵樹尚且可以諦聽大自然的聲音;另一方面,耳聾後的貝多芬遠離人世的喧囂和紛爭,獲得了心靈的純淨和安寧,就心靈的純淨而言,社會中的人不如樹好。這是耳聾後貝多芬的真實寫照:被人誤解而苦悶和暴躁。
作者何為作者何為
4、“你可能想到我—— 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頭顱在熔岩內燃燒,拚命巴望掙扎出來。”如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答:因為貝多芬把耳聾的自己比作是“倒落了的火山”,“熔岩”指他的創作激情。他的意思是說,正當他對音樂的理解更進一步,創作欲望旺盛之時,遭到耳聾的打擊,但是他不甘心就此放棄他的音樂事業,“拚命”與“巴望”則表現出他與不幸命運作鬥爭的決心。
5、“他誠然孤獨,可是有‘永恆’為伴”,這裡的“永恆”指的是什麼?
答:因為“永恆”指作為心靈載體的音樂藝術;這句話是說,貝多芬雖然因為耳聾,與人的交流和溝通發生困難,但是這種局限又使他超越形體和言辭,直接感知人的心靈世界,進而領悟音樂的真諦。音樂成為他忠實的朋友,撫慰他的心靈,並傳達他的心聲,朋友會離去,會誤解他,但是音樂不會,音樂永遠陪伴他。
6、“請看一看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書里流著一條大河,那條大河就是從貝多芬身上流出來,並且加以引申開的。”這句話應如何理解?
答:因為《約翰·克利斯朵夫》以集中表現克利斯朵夫的生活遭際和人生追求為基本內容,貫穿在小說中的是克利斯朵夫對藝術和生活的熱愛,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克利斯朵夫的經歷和性格與貝多芬相似,羅曼·羅蘭完成於此前的《貝多芬傳》是最著名的貝多芬傳記,《約翰·克利斯朵夫》最初就是受貝多芬精神的感召而創作的。
7、“聽我心裡的音樂!你不知道我心裡的感覺!一個樂隊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鐘裡希望寫出的音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答:因為貝多芬以他整個的生命和熱情從事音樂創作,音樂在貝多芬的筆下和心裡,已經成為生命的象徵,而樂隊只能奏出有聲的音符,卻不能完美傳達心靈的律動和生命的節奏,即貝多芬“心裡的音樂”。這句話揭示了貝多芬視音樂為生命的感情。

練習說明

一、閱讀全文,完成下列各題。
1、理清“客人”訪問貝多芬的全過程,說說其間寫了哪幾件事。
2、用幾句話概括一下作者筆下的貝多芬的形象。
3、文中貝多芬的哪些話深深觸動了你?你對這些話是怎樣理解的?
設題意圖是,引導學生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重要內容,理解課文的主旨。
參考答案:
1、“客人”訪問貝多芬的過程:女傭開門──女傭介紹貝多芬的情況──參觀貝多芬的工作室──貝多芬下樓並開始和“客人”談話──貝多芬和“客人”共進晚餐──貝多芬回憶往事。主要事件:“客人”參觀貝多芬的工作室,貝多芬和“客人”會面,貝多芬回憶他最後一次指揮音樂會的情形。
2、貝多芬的形象:獨立而驕傲,沉鬱而堅強,嚴肅而善良,熱愛自然,追求自由,獻身音樂。
可以讓學生各抒己見,既可以結合貝多芬的情況來談,也可以結合自己的人生經驗來談。
3、“一個人到田野去,有時我想,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這句話。
理解:一方面,耳聾給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礙,常常被人誤解,他的社會交往受到極大的約束,耳聾的他比不上一棵樹,因為一棵樹尚且可以諦聽大自然的聲音;另一方面,耳聾後的貝多芬遠離人世的喧囂和紛爭,獲得了心靈的純淨和安寧,就心靈的純淨而言,社會中的人不如樹好。
二、注意描寫貝多芬穿著和外貌特徵的語句,模仿這種寫法,用幾句話描寫你最熟悉的一個同學的外貌。與同學進行交流,看誰寫得最傳神。
設題意圖是,引導學生掌握本文作者通過肖像描寫展現人物個性特徵和精神氣質的寫作技巧。
三、課外聽聽貝多芬的《c小調第五交響曲》(亦稱《命運交響曲》),結合課文思想內容,說說你從音樂中聽出了什麼。
設題意圖是,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貝多芬的精神世界和他所說的“心靈的音樂”的深刻內涵。

教學目標

1、在朗讀探究,質疑問難中體會音樂家的偉大人格魅力。
2、學習課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寫,體會從外貌描寫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個性氣質和精神風貌的寫作方法。
3、在薰陶感染中培養學生頑強樂觀的人生態度。
4、在《命運》交響曲的欣賞中提高學生對音樂美的感受能力,走進巨人,感受貝多芬與不幸命運抗爭的心理歷程。

教學建議

一、體會課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寫。作者不單純是外表和外貌的簡單描繪,而是從肖像描寫中展示了貝多芬的生活遭遇、個性氣質和精神風貌,應該引導學生學習這種塑造人物的寫作方法。
二、引導學生將本文與前兩篇課文──《鄧稼先》和《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進行比較閱讀,比較這三篇課文描寫人物的角度和記敘重點的異同,進而在比較閱讀中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
三、教學步驟
建議共用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第一課時
1、布置課前預習:要求學生課外查閱貝多芬的有關資料。
2、可以讓學生欣賞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錄音導入課文。
3、檢查預習。
先讓學生交流由查閱貝多芬資料中獲得的對貝多芬的印象,歸納出貝多芬的主要性格特徵。
教師加以點撥,歸結到他對不幸命運的抗爭上。
4、對照預習,要求學生找出課文中反映貝多芬對待厄運的態度和感受的語句和段落。
5、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文中幾個難句的含義(難句見“問題研究”)。
6、布置作業:要求學生選擇同班同學進行肖像描寫。
第二課時
1、指定學生朗讀課文第6、7、8段。
2、組織學生討論本文肖像描寫的好處。
3、教師進行總結。
4、同學交流肖像描寫練習作業,交換評閱。
5、布置作業:根據課堂討論和同學評語,修改前一課時的肖像描寫作業。

貝多芬簡介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6-1827.3.26),血型:O。德國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出身科隆選侯宮廷歌手世家。自幼跟從父親學音樂。19歲于波恩大學旁聽哲學,接觸資產階級革命啟蒙思想。
1787年起任音樂教師。
1792年定居維也納,三年後出版第一部作品。自此開始創作生涯。
1798年起聽覺衰弱。
1820年兩耳失聰,但從未輟筆,畢生追求“自由、平等、博愛”理想,其主要作品反映了當時資產階級反封建、爭民主的革命熱情,表現出人類的英雄氣概。
晚年處於梅特涅反動統治和封建勢力復辟時期,部分作品流露消極情緒,但仍不失對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熱切嚮往。其創作繼承海頓莫扎特傳統,吸取法國大革命時期音調,鼓舞人心,激勵鬥志。
為使音樂表現戲劇性對立,在創作手法上進行多方面的革新:運用廣泛發展的對比主題,富於動力的和聲進行;擴展奏鳴曲式結構使之適應矛盾衝突,深化了引子與再現以及尾聲的表現意義。在套曲中善於以充滿動力的諧謔曲代替雅致的小步舞曲,賦予管弦樂曲以交響性構思的配器,並在交響樂中引用人聲等。
其創作成就極大地深化了音樂藝術的思想性和表現力,對後世有極深遠的影響。主要作品有交響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運》、第六《田園》、第九《合唱》最為著名),歌劇《費黛里奧》,戲劇《哀格蒙特》《雅典的廢墟》配樂,鋼琴協奏曲五部,小提琴協奏曲一部,弦樂四重奏十六部,小提琴奏鳴曲十首和彌撒曲兩部等。
(摘自《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年版)

有關資料

關於貝多芬
1、英雄的貝多芬
貝多芬的偉大,決不僅在於一個音樂家。他有對於人生的大苦悶與精練的美麗的靈魂,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樂就是這英雄心的表現。
在貝多芬稍前的時代,歐洲樂壇上的大聖是莫扎特。然莫扎特的音樂的價值,畢竟止於一種“音的建築”,即僅因音樂的“美”而有存在的意義而已。至於貝多芬,則更有異彩,他的音樂是他的偉大的靈魂的表征。莫扎特的音樂是感覺的藝術,貝多芬的音樂是靈魂的聲響。
他的全生涯中最偉大的作品《第九交響曲》,是全聾後的所作。聾子能作音樂,已是妙談;而況所作的又是世間最偉大的傑品!可知這全是超越神靈的產物,只有能超越人生的大苦悶的精神的英雄,乃能得之。又可知命運對於人類,只能操縱怯弱懦夫,而無可奈何這偉大的精神的英雄。
貝多芬的耳疾起於28歲的時候。自此至57歲(1827年)逝世,其間的二十餘年的日月,全是聾疾為祟的時期。然而大部分的作品卻在這時期產生。直到入了全聾期,站在演奏台上聽不見聽眾的拍掌聲的時候,他仍是繼續作曲,終於作出了最偉大的《第九交響曲》而擱筆。臨終的時候,他口中還這樣叫嘆:
“唉!我只寫了幾個音符!”
在這句話中可以窺見他的抱負的偉大。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標題為《命運交響曲》。貝多芬自己曾經指這曲的第一樂章的第一主題說:
“命運來叩門的聲音,正是這樣的。”
2、狂徒的貝多芬
貝多芬對於世故人情,疏忽得很,又往往專橫獨斷,藐視一世。表面看來簡直是一個狂徒。所以除了能十分理解他、原諒他的人──以外,貝多芬沒有知交的朋友。且對於寓居的旅舍的主人,常常衝突,至於激烈,故一年中必遷居數次。評論家形容他這橫暴的性格,有這樣的話:
“貝多芬是獨自生活在無人的荒島上,而一旦突然被帶到歐洲的文明社會裡來的人。”
這話把貝多芬的一面說得十分透徹。自來藝術家往往有浪漫不拘的行為,而貝多芬竟是一個極例。當時歐洲有名的鋼琴家車爾尼有一天去訪問他,看見他耳上纏著重重的紗布,蹲伏在室內。車爾尼出來對人說:
“這人不像歐洲第一大音樂家,倒頗像漂流在荒島上的魯濱孫。”
他常常用棉花蘸黃色藥水,塞在耳中,外纏紗布。他額上的須常常長到半英寸以上。頭髮似乎從來不曾接觸過梳櫛。麥束一般地矗立在頭上。他曾經為了一盆湯做得不好,大動怒氣,拿起來連盆投在旅舍主人的身上。他常常拔出蠟燭的心子來當牙籤用。又在上午,街上正熱鬧的時候,穿了寢衣,在靠街的視窗剃鬍須,不管人家的注目與驚訝。
有一次為了動怒,拿起一個開蓋的墨水瓶來,投在鋼琴的鍵盤上。他彈琴的時候,因為長久之後手指發熱,常常在鋼琴旁邊放一盆冷水,彈到手指發熱的時候,就把兩手在冷水中一浸,然後繼續彈奏。然而他的動作很亂暴,每逢彈一回琴,必灑一大堆的冷水在地板上,這冷水從地板縫中流下去,滴在下面的住人的寢床中。樓下的主人詰問旅舍主人,旅舍主人對貝多芬說了幾句話,貝多芬就動怒,立刻遷出旅舍。
貝多芬的姿勢極為醜陋。頭大,身短,面上不容易有笑容,動作又極拙劣。有一次他也想學跳舞,然而他不會按拍子而動作。據傳記者說,他的相貌的表情常常是冷酷而苦悶。身長五英尺四英寸,肩幅極廣,面上多痘瘡疤,臉皮作赤茶色而粗糙,鼻硬而直。指短,且五指長短略等,手的背面長著很長的毛。頭髮多而黑,永不梳櫛,永不戴帽,常常蓬頭出外散步。起風的日子,他的頭髮就被吹得像火焰一般。人們在荒郊中遇見他,幾疑為地獄中的惡魔。
……
凡此種種強頑怒暴的習氣,都是因了他心中所懷抱的大苦悶而來的。而他的苦悶的源泉,全在於他所罹的聾疾。
3、苦惱的貝多芬
貝多芬在1797年的冬日的日記簿上這樣記錄著:
“身體無論怎樣弱,我的心一定要征服他。我今年25歲了。我必須盡我所能,成遂一切願望。”
寫了這段日記之後,不久就達到了剝奪他的後半生的幸福的肉體上的大苦痛。他的聾疾發生於1798年的夏日。
貝多芬的藝術生活,在十八九世紀的交代期起一大變化。以前即是海頓和莫扎特的影響的時代,以後是自己的樂風獨立的時代。十八九兩世紀之交的數年間,貝多芬正在埋頭於作曲中,對於自己的健康狀態差不多全不注意。因這原故,耳疾愈加重了。到了1801年,他在劇場中必須坐在第一排椅子上,方能聽見歌手的唱聲。
他在寫給一個知友的信上這樣說:
“你所親愛的貝多芬,完全是一個不幸的人,他已經在和自然與神相衝突了!我常常詛咒神明。因為神明在拿他的所造物來當作自然界的極細微的事故的犧牲品。又在破壞人間可成為最美的事業。我所最寶貴的耳,今已聽不出大部分的音了。這是何等可悲的人生!我所親愛的一切事物,今已離去我了。像從前的沒有耳病,是何等的幸福!倘得與從前一樣地健聽,我真要立刻飛奔來告訴你。然而我決不能得到這歡喜了!我的青春已經長逝,青年時代的希望的實現,藝術上的銘記的完成,在我都已不可能。我只得悲極而放棄我的一生了。……
到了次年,即1802年,他的耳疾更加深起來,又常常耳鳴。他是自然愛好者,野外散步是他的最大的慰安。這時候他到野外,聽不出農夫的吹笛的聲響,頓時又起悲觀,寫了“遺言”寄送朋友。然而他終於是強者,用不屈不撓的態度,來同這聾疾戰鬥,他曾經對人說:
“我一定要克制我的命運。”
從此以後的生活,全部是對於聾疾的苦戰了。1809年,拿破崙軍隊侵入維也納,炮彈飛走空中的時候,貝多芬恐怕炮彈的聲音增進他耳疾,用兩手指緊緊地塞住自己的耳孔,滿腔憂悶地躺在床上。
聾疾是貝多芬的生涯中的一大悲哀。他的作品常是生活的反映。他能在黑暗中打出光明。故在貝多芬,音樂是苦惱的赴訴處,同時又是苦惱的逃避所。
羅曼·羅蘭和《貝多芬傳》(傅雷
貝多芬傳存世已無慮幾百種之多,流傳最廣的要數羅曼·羅蘭所撰的這薄薄一本,為其別出諸家而自成一書,不溺於繁枝細節而以宏顯傳主精神取勝。隨著科技的進步,物質的豐富,人類的生存狀況漸趨舒適,“扼住命運的咽喉”以反抗苦難作為其生存方式的貝多芬精神,時下已稍顯疏闊,但是,生活不會總是一帆風順,挫折與憂患還是需要我們直面的人生課題,故貝多芬的榜樣於我們仍能有所感悟。
文學史家朱東潤先生推許羅曼·羅蘭《貝多芬傳》為世界三大傳記之一,不失為值得一讀的好書
隱遁在自己的內心生活里,和其餘的人類隔絕著,他只有在自然中覓得些許安慰。特雷澤·特·布倫瑞克說:“自然是他惟一的知己。”它成為他的託庇所。1815年時認識他的查理·納德,說他從未見過像他這樣的愛花木、雲彩、自然……他似乎靠著自然而生活。貝多芬寫道:“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像我這樣的愛田野……我愛一株樹甚於愛一個人……”在維也納時,每天他沿著城牆繞一個圈子。在鄉間,從黎明到黑夜,他獨自在外散步,不戴帽子,冒著太陽,冒著風雨。“全能的上帝!──在森林中我快樂了,──在森林中我快樂了,──每株樹都傳達著你的聲音。──天哪!何等的神奇!──在這些樹林裡,在這些崗巒上,──一片寧謐,──供你役使的寧謐。”
貝多芬的朋友
美爾策爾(1772—1838),以發明和製造機械樂器著稱於世。1813年秋,貝多芬為美爾策爾發明的萬能琴(即機械樂隊)寫作了一部戰爭交響曲,題為《威靈頓的勝利》或《維多利亞之戰》,描寫同年6月21日英將威靈頓在西班牙北部城市維多利亞大敗拿破崙的場景。美爾策爾曾經在溫克爾(1776—1826)發明的基礎上,創製了今天通用的拍節機。貝多芬首先採用,並按照它每分鐘所打的拍數來標明自己作品的速度。貝多芬的助聽器,也是1810年左右美爾策爾為他製作的。有一次,貝多芬在送美爾策爾出行時,寫了首富於風趣的卡農,來歌頌拍節機的創製者。這首象徵貝多芬和美爾策爾之間友誼的卡農,後來被貝多芬選進了他的第八交響曲(作品93號),成為第二樂章的主題。
(選自《貝多芬傳》,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

大師風範

《英雄交響曲》
貝多芬的心中充滿了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他是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熱烈擁護者。1798年,柏納多特將軍(1763—1844)出任法國駐維也納大使,貝多芬常到他的家裡,並和他周圍的人有密切的交往。1802年,貝多芬在柏納多特的提意下,動手寫作獻給拿破崙的《第三交響曲》。在他的心目中,拿破崙是摧毀專制制度、實現共和理想的英雄。1804年,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響曲》。正當他準備獻給拿破崙時,拿破崙稱帝的訊息傳到了維也納。貝多芬從學生李斯(1784—1838)那裡得知這個訊息時,怒氣沖沖地吼道:“他也不過是一個凡夫俗子。現在他也要踐踏人權,以逞其個人的野心了。他將騎在眾人頭上,成為一個暴君!”說著,走向桌子,把寫給拿破崙的獻詞撕個粉碎,扔在地板上,不許別人把它拾起來。過了許多日子,貝多芬的氣憤才漸漸的平息,並允許把這部作品公之於世。1804年12月,這部交響曲在維也納羅布科維茲親王的宮廷里首次演出。1805年4月在維也納劇院的第一次公開演出,是由貝多芬親自指揮的,節目單上寫著:“一部新的大交響曲,升D大調,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先生作,獻給羅布科維茲親王殿下。”奇怪的是,貝多芬不說是降E大調,而說是升D大調。1806年10月總譜出版時,標題頁上印著:英雄交響曲為紀念一位偉人而作從此,《第三交響曲》就被稱為“英雄交響曲”。
命運交響曲》
貝多芬的《c小調交響曲》(作品67號)開始的四個音符,剛勁沉重,仿佛命運敲門的聲音。這部作品因此被稱作《命運交響曲》。《命運交響曲》作於1805至1808年。貝多芬在1808年11月寫給他的朋友韋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經說出:“我要卡住命運的咽喉,它絕不能把我完全壓倒!”“命運敲門的聲音”在1798年所作《c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10之1)第三樂章中就已經出現過,以後又出現於《D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18之3)第三樂章、《熱情奏鳴曲》(作品57號)第一樂章、第三《列奧諾拉》序曲(作品72號)、《降E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74號)等一系列作品中。可見,通過鬥爭戰勝命運,是貝多芬一貫的創作思想。《命運交響曲》所表現的如火如荼的鬥爭熱情,具有強大的感染力。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馬麗勃蘭第一次聽《命運交響曲》時,嚇得心驚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崙一箇舊日的衛兵,聽了第四樂章開頭的主題,禁不住跳起來喊道:“這就是皇上!”柏遼茲把《命運交響曲》中驚心動魄的鬥爭場景,看作是“奧賽羅聽信埃古的讒言,誤認黛絲德蒙娜與人私通時的可怕的暴怒。”舒曼認為:“儘管你時常聽到這部交響曲,但它對你總是有一股不變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現象雖然時時發生,卻總教人感到驚恐一樣。”1830年五、六月間,孟德爾頌在魏瑪逗留了兩星期,和歌德作最後一次會晤,在鋼琴上為他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歌德聽了《命運交響曲》的第一樂章後大為激動,他說:“這是壯麗宏偉、驚心動魄的,簡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許多人一起演奏,還不知道會怎么樣呢。”1841年3月,恩格斯聽了《命運交響曲》的演出。他在寫給妹妹的信中讚美這部作品說:“如果你不知道這奇妙的東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麼也沒有聽見。”他說,他在第一樂章里聽到了“那種完全的絕望的悲哀,那種憂傷的痛苦”;在第二樂章里聽到了“那種愛情的溫柔的憂思”;而第三、第四樂章里“用小號表達出來的強勁有力、年輕的、自由的歡樂”,又是那么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幾句話,揭示了《命運交響曲》的精髓。
《月光奏鳴曲》
《月光曲》原名《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又名《月光奏鳴曲》,創作於1801年,接近於貝多芬創作的成熟期。這部作品有三個樂章:第一樂章,那支嘆息的主題融入了他的耳聾疾患,憂鬱的思緒。而第二樂章表現了那種回憶的甜夢,也像憧憬未來的藍圖。第三樂章激動的急板。而這部作品最美麗的,便是第一樂章,讓人想起月光。
這首鋼琴曲之所以被稱為《月光曲》,是由於德國詩人路德維希·萊爾斯塔勃聽了以後說:“聽了這首作品的第一樂章,使我想起了瑞士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蕩漾的皎潔月光。”以後,出版商根據這段話,加上了《月光曲》的標題,關於作曲家在月光下即興演奏的種種傳說便流行起來。其實觸動貝多芬創作的不是皎潔如水的月光,而是貝多芬與朱麗葉塔·圭查蒂(1784—1856)第一次戀愛失敗後的痛苦心情。
朱麗葉塔·圭查蒂是伯爵的女兒,比貝多芬小14歲,兩人真誠相愛,因門第的鴻溝,又迫使兩人分手。貝多芬在遭受這一沉重打擊之後,把由封建等級制度造成的內心痛苦和強烈悲憤全部傾瀉在這首感情激切、熾熱的鋼琴曲中。所以,這首曲子是獻給她的。
對於這個作品的解釋,也許俄國藝術批評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見解是比較合理的。他在回憶了聽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後,認為這首奏鳴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劇,第一樂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時充滿陰暗預感的精神狀態。他在聽安東·魯賓斯坦的演奏時也有類似的印象:“……從遠處、遠處,好像從望不見的靈魂深處忽然升起靜穆的聲音。有一些聲音是憂鬱的,充滿了無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紛至沓來的回憶,陰暗的預兆……”
繞著《月光》,有一段誤傳的軼事。上半世紀,一位德國音樂評論家發表文章,說貝多芬的《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使他聯想起“瑞士琉森湖上水波蕩漾的月光”。於是精明的出版商即以“月光曲”為標題杜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天晚上,貝多芬在維也納郊外散步,忽然聽到琴聲,而且是他的作品。他尋聲走到一幢舊房窗前,發現是一位盲姑娘在演奏。他進屋後才知道她非常喜歡貝多芬的音樂。作曲家非常感動,在月色輝映下,他寫下了這首月光曲……”。
這個故事純屬虛構。其實貝多芬寫作這部作品時,正值1801年,當時他的耳聾疾患日漸嚴重,失戀的創痛尚未平復,在痛苦的心境中,他寫出了這首鋼琴奏鳴曲。
這個虛構的故事後來被套用為我國國小六年級語文課本中的課文《月光曲》。
興德勒有一次向貝多芬問起《d小調奏鳴曲》(作品31之2)和《f小調奏鳴曲》(作品57號)的內容時,貝多芬的回答是:“請讀莎士比亞的《暴風雨》。”因此前者被稱為《暴風雨奏鳴曲》,而後者則由漢堡樂譜出版商克蘭茨(1789—1870)加上了《熱情奏鳴曲》的標題。(另一說,“熱情”的標題是由德國鋼琴家、小提琴家、作曲家和指揮家賴內刻(1824—1910)所加,這似乎是沒有根據的。)“熱情”的標題沒有貝多芬的認可,但用於這部英雄豪邁、氣勢磅礴的作品,是相當恰切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有一次在莫斯科聽到俄國作曲家和指揮家多勃洛文(1894—1953)演奏這首奏鳴曲後,說道:“我不知道還有比《熱情奏鳴曲》更好的東西,我願每天都聽一聽。這是絕妙的、前所未有的音樂。我總帶著也許是幼稚的誇耀想:人們能夠創造怎樣的奇蹟啊!”1870年十月三十日,巴黎在普法戰爭中已經被普魯士軍隊包圍三個多月了。設在凡爾賽普魯士國王威廉的大本營里,鐵血宰相俾斯麥正同法國資產階級政府首腦梯也爾談判停戰條件。這天晚上,曾任德國駐義大利大使的格台爾,在凡爾寒的一架破舊不堪的鋼琴上,為俾斯麥演奏了《熱情奏鳴曲》。俾斯麥聽了最後一個樂章後說:“這是整個一代人鬥爭的嚎哭。”他是從一個嗜血成性的野心家立場來領會貝多芬的“熱情”的。他曾說過:“要是我能常聽這個曲子,我的勇氣將不會枯竭”,因為“貝多芬最適合我的神經”。貝多芬在1801年六月二十九日說過:“我的藝術用以改善可憐的人們的命運。”貝多芬如果地下有知,聽說他的音樂為俾斯麥利用,他一定是死不暝目的。
芭蕾舞台上的第七交響曲
華格納稱貝多芬的《第七交響曲》(作品92號)為“舞蹈的極致”、“最高形式的舞蹈”、“按照理想形式的身體運動的最妙的體現”。據說他曾構想在李斯特的鋼琴伴奏下,用舞蹈來表現《第七交響曲》。華格納的理想,後來由俄國舞劇編導馬辛實現了。1938年,他把這部交響曲編成了芭蕾舞,用來表現一個寓言式的故事情節——世界的創造和毀滅:第一樂章:創造——在創造精神的指引下,混沌世界變成了植物和動物的有秩序的住所。出現了男人和女人,還有危險的蛇。第二樂章:大地——地球上出現了憎恨和強暴。一群男人和女人哀悼著被謀殺的少年。第三樂章:天空——天空中的神和女神對大地上的騷亂無動於衷,依然盡情歡樂。第四樂章:酒色和毀滅——人們沉湎於酒色。神看見他們惡劣地模仿上界的歡樂,因為憤怒而用火毀滅了世界。1938年5月,這齣舞劇由巴西爾的俄國芭蕾舞團在摩納哥蒙特卡洛作了第一次演出。
歡樂頌與合唱交響曲
1793年1月,德國詩人席勒的朋友、波恩大學法學教授菲舍尼希寫信給席勒夫人夏洛蒂說:“有一位青年……抱著偉大而崇高的志向,要把席勒的《歡樂頌》一節一節地譜成音樂。”這個青年就是貝多芬,當時他住在波恩,只有23歲。貝多芬在1798年和1812年,都曾為《歡樂頌》的音樂起過稿。在1812年寫的《歡樂頌》主題,後來用於1814年10月完成的《C大調命名日節慶序曲》(作品115號)。貝多芬在1795年的前後為畢爾格的詩所作的歌曲《互愛》和《合唱交響曲》末樂章中《歡樂頌》的主題,在音調上有密切的聯繫,可以說是《歡樂頌》主題的前身。後來貝多芬在1808年的《c小調鋼琴合唱幻想曲》(作品80號)中又借用這個曲調作為主題,演唱庫夫納歌頌音樂魅力的詩。《鋼琴合唱幻想曲》的合唱部分,是為寫作《合唱交響曲》的終曲而作的一次嘗試。1824年3月,貝多芬在寫給普洛勃斯特的信里說過:“《合唱交響曲》的終曲,是按照《鋼琴合唱幻想曲》的格調寫的,但規模則遠較宏大。”由此可見,貝多芬為《歡樂頌》譜曲的意圖,從1793年開始,前後琢磨了30年,才最後在《合唱交響曲》中得以完成。《合唱交響曲》完成於卡爾斯巴德決議後一切自由思想和民主運動都遭到殘酷鎮壓的反動時期。1824年5月在維也納刻倫特納托爾戲院初次演出時,聽眾反映的熱烈是空前的。貝多芬出場時,受到聽眾五次的鼓掌歡呼,以致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但站在樂隊中背對著聽眾的貝多芬什麼也聽不見,幸而女低音歌手翁格爾牽著他的手轉過身,才“看到”了聽眾的歡呼。從初演所引起的異乎尋常的情緒可以看出,歌唱歡樂,也就是歌唱自由,在當時有著何等深切的現實意義。

樂聖境界

欣然忘食
一天,貝多芬來到一家飯館用餐。點過菜後,他突然來了靈感,便順手抄起餐桌上的菜譜,在菜譜的背面作起曲來。不一會兒,他就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了。侍者看到貝多芬那十分投入的樣子,便不敢去打擾他,而打算等一會兒再給他上菜。大約一個小時之後,侍者終於來到貝多芬身邊:“先生,上菜嗎?”貝多芬如同剛從夢中驚醒一般,立刻掏錢結帳。侍者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先生,您還沒吃飯呢!”“不!我確信我已經吃過了。”貝多芬根本聽不進侍者的一再解釋,他照選單上的定價付款之後,抓起寫滿音符的菜譜,衝出了飯館。
日有進境
晚年的貝多芬有一次聽到一位朋友彈奏他的《c小調三十二變奏曲》。聽了一會兒,他問道:“這是誰的作品?”“你的。”朋友回答說。“我的?這么笨拙的曲子會是我寫的?”然後又補充了一句:“啊,當年的貝多芬簡直是個傻瓜!”歌德評論席勒的話,完全適用於貝多芬:“他每星期都在變化,在成長。我每次看到他時,總覺得他的知識、學問和見解比上一次進步了。”有一時期,貝多芬甚至想毀掉他青年時期所作的歌曲《阿黛萊苔》和《降E大調七重奏》(作品20號)。這絕不是偶然的,象貝多芬這樣,真可以說是“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了。
令敵手剽竊無門
貝多芬在18歲時(1788年)和波恩的勃勞寧一家交上了朋友,這一家的女兒埃雷奧諾勒(1772-1841)和兒子羅倫茨(1777-1798)跟貝多芬學習鋼琴。1792年11月,貝多芬離開波恩去維也納。由於離別前發生了一場爭吵,貝多芬到了維也納以後有一年沒有和埃雷奧諾勒通過信。1793年,他把在維也納出版的第一部作品(其中一部分是在波恩寫的)題獻給了埃雷奧諾勒。這部作品就是以莫扎特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第一幕中費加羅的詠嘆調為主題的小提琴和鋼琴變奏曲。1793年11月2日,貝多芬寫給埃雷奧諾勒的信里,在談到尾聲中鋼琴部分技術艱難的顫音時說:“維也納有些人在晚上聽了我的即興演奏後,第二天就會把我的風格上有某些特色的東西記錄下來,算作他們自己的東西而沾沾自喜。要是我沒有看穿他們的這種行徑,我是不會寫這類曲子的。我知道他們的曲譜很快就要出版,所以我決定先發制人。但我還有另一個理由:我想難倒那些維也納鋼琴家,其中有幾個是我的死敵。我要用這個來回敬他們,因為我料到,我的變奏曲將會到處和那些所謂的先生們狹路相逢,使他們顯出一副狼狽相。”不久以後,貝多芬在大庭廣眾之下演奏了這個曲子,顯示了他那高超的鋼琴技巧。
嚴謹的作曲態度
孟德爾頌曾將貝多芬的一份手稿公之於眾。在這張稿紙上,有一處改了又改,竟貼上了十二層小紙片。孟德爾頌將這些小紙片一一揭開,發現最裡面的那個音符(即最初的構想)竟然與最外面的那個音符(第十二次改寫的)完全一樣。想當初,我國北宋文學家王安石,曾為一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煞費苦心,也曾構想過幾十種方案才最終定稿。正是由於古今中外的傑出藝術家們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精神,才使後人欣賞到如此動人的藝術精品。作曲對於貝多芬而言,是一項十分艱苦的工作。他寫作歌劇《費德里奧》時,為其中的一首合唱曲先後擬定過十種開頭。人們熟悉的《命運交響曲》第一樂章的主題動機,也曾在他的草稿中找到過十幾種不同的構想。貝多芬常常揣著筆記本,在散步時也從不忘記將突發的靈感記錄下來。這一點又極像我國唐朝詩人李賀

激進的性格

貝多芬與前輩
“交響樂之父”海頓曾是貝多芬的恩師,但這對師生之間由於見解不同,常常發生不和。海頓十分欣賞貝多芬的才華,但無法容忍貝多芬那種大膽的創新精神和桀驁不馴的性格。因此,兩人的分手是遲早的事情。德國大文豪歌德與貝多芬於1812年在波西米亞相會,共同度過了一個月的時光。彼此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並未建立起友誼。貝多芬熱烈佩服著歌德的天才,可對歌德的某些做法卻不能容忍。一天,他們一同出去散步。在路上遠遠看到了奧地利皇后率領著一群皇室成員與他們相向而行,歌德不顧貝多芬的一再勸阻,立刻恭恭敬敬地站到了路邊。貝多芬對歌德說:“您大可不必這樣做。貴族們的派頭是愚蠢的,只能顯示出他們的庸碌無能。……他們可以把勳章別在任何一個人的胸前,但這人決不會因此變得更優秀些。他們也許能使一個人成為七品或三品文官,但在任何時候也造就不出歌德或貝多芬來……”然而歌德不僅仍拘謹地立在路邊,而且面部開始顯現出謙卑的微笑。貝多芬意識到,無論他再說什麼都是徒勞的。於是,他抬頭挺胸繼續向前走去。結果奧地利的皇后和皇太子認出貝多芬後,反倒率先向貝多芬打招呼、脫帽致敬。當他們經過歌德身邊時,歌德卻早已脫帽鞠躬,連頭都不敢抬一下。事後,貝多芬痛心地對歌德說:“……您對於他們過分尊敬了。”即便如此,貝多芬對歌德仍是十分崇敬的。人們在他晚年全聾時用的談話冊中發現,他不許別人用輕蔑的口吻談論歌德;並曾對人表示:為了歌德,他情願“犧牲十次性命”。然而歌德對貝多芬卻終生不能原諒,態度冷淡,有時甚至是無情的,令人十分不解。
“對豬彈琴”
蔑視權貴是貝多芬的一貫性格。貝多芬的一位友人——利希諾夫斯基公爵曾邀請貝多芬為住在他的官邸的法國軍官們演奏,但貝多芬沒有答應。公爵終於板起面孔,變“邀請”為“命令”。但貝多芬不僅毫不畏懼地堅持回絕,而且回家之後,他就把利希諾夫斯基公爵以前送給他的一尊胸像找出來,摔得粉碎。然後,他給這位公爵寫了一封信,信中有這樣的話:“公爵,您所以成為一個公爵,不過是由於偶然的出身罷了;而我所以成為貝多芬,則完全靠我自己。你這樣的公爵現在有的是,將來也有的是,而我貝多芬卻永遠只有一個!”對於上層社會闊佬們的諂媚,貝多芬一樣深感厭惡。貝多芬生活的時代,歐洲盛行一種“收藏名人貼身物品”的風氣。曾有一位伯爵夫人向貝多芬索取一束頭髮做為紀念,貝多芬對此十分不以為然,後來竟用紙包了一束山羊的鬍子將那位貴婦打發了。而那位伯爵夫人還蒙在鼓裡,以為真的得到了寶貝。有一次,幾個貴族幸運地請到貝多芬,一起欣賞他的鋼琴演奏。起初,貝多芬的興致也還不錯,可是他在演奏中逐漸發現這些貴族們並不在意他的演奏,而只是想在茶餘飯後“裝點裝點門面”而已。於是貝多芬立刻蓋上琴蓋,怒氣沖沖的留下一句:“我沒有興趣對豬彈琴!”後,拂袖而去。
“黑名單”上的人
十九世紀二十年代,歐洲的資本主義革命進入低潮,民主共和派遭到無情的鎮壓。維也納也是如此。但貝多芬無視特務、密探們的監視,經常去小酒店與從事地下活動的共和主義者們聚會。這使他成為維也納警察局嚴密注意的對象,他的名字出現在秘密警察的“記錄名冊”之中。面對這種狀況,貝多芬仍然敢於公開咒罵復辟回朝的奧地利皇帝:“他(指奧地利皇帝)首先應該被吊死在第一棵樹上!”
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進步的思想意識給他了很多啟發,從而奠定了他人文主義世界鄣幕——深信人類平等,追求正義和個性自由,憎恨封建專制的壓迫。儘管維也納古典樂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處的生活年代相當接近,但是貝多芬的思想同海頓和莫扎特顯然並不屬同一個“時代”。海頓一生備受凌辱,他雖也偶爾被激怒過,但卻總是逆來順受,當時進步的文學思潮和革命情緒都很少能使他激動,他的音樂同鬥爭也是永遠絕緣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難並不比海頓少,他勇敢於反抗,寧願貧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樂中,從那充滿陽光和青春活力的歡樂的背後,往往還是可以感覺得到一絲痛苦、憂鬱和傷感的情緒。只有貝多芬,他不但憤怒地反對封建制度的專制,而且用他的音樂號召人們為自由和幸福而鬥爭。貝多芬在波恩時期(1782-1792)的創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鋼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這一時期可以說他還只是處於創作的準備階段。他在維也納最初十年(1792-1802)的創作,比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傷》、《月光》和《克羅采》奏鳴曲及《第三鋼琴協奏曲》等。但在這期間,他對社會與政治諸問題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識到他要努力探尋的目標。1802-1812年,他的創作進入了成熟時期,這段時間後來成為他的"英雄年代"。
貝多芬創作活動的成熟過程表面看來是相當遲緩的,但實際上卻非常穩固。他三十歲時才開始寫第一部交響曲,而在象這樣年紀的莫扎特已經寫了四十部左右的交響曲了。
貝多芬從1796年開始便已感到聽覺日漸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當他確信自己的耳疾無法醫治時,才把這件事情告訴給他的朋友。但是,他對藝術的愛和對生活的愛戰勝了他個人的苦痛和絕望--苦難變成了他的創作力量的源泉。在這樣一個精神危機發展到頂峰的時候,他開始創作他的樂觀主義的《英雄交響曲》。《英雄交響曲》標誌著貝多芬的精神的轉機,同時也標誌著他創作的"英雄年代"的開始。
貝多芬在維也納的後一階段,由於歐洲正經歷著嚴重的政治反動時期,即梅特涅的反動統治特別的猖獗的時期,他的創作也暫時呈現頹勢(1813-1817)。從1818年起,在貝多芬一生的最後十年當中(1818一1827),他在耳朵全聾、健康情況惡化和生活貧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況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創作了《第九(合唱)交響曲》,總結了他光輝的、史詩般的一生並展現了人類的美好願望。
貝多芬於1827年3月26日在維也納辭世。死時沒有一個親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時卻形成了民眾性的一個浪潮,所有的學校全部??筒桑?791-1872)的題詞:"當你站在他的靈柩跟前的時候,籠罩著你的並不是志頹氣喪,而是一種崇高的感情;我們只有對他這樣一個人才可以說:他完成了偉大的事業……。"
貝多芬是世界藝術史上的偉大作曲家之一,他的創作集中體現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進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義形象可以用“通過苦難——走向歡樂”、“通過鬥爭——獲得勝利”加以概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