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香圃

韓香圃,原名韓紹周,藝名韓來儒,樂亭縣於家坨鄉莊坨村人。

先世為滿族正黃旗官宦之家,全家成員俱享受世襲俸銀和旗地租銀的皇家恩惠。民國以來,取消俸銀、旗地租銀制,旗人貴族子弟只能自謀生計,香圃父親韓延貴因多年經商獲利,成為富有大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韓香圃
  • 別名:韓紹周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樂亭縣於家坨鄉莊坨村
簡介,經歷,

簡介

韓香圃,原名韓紹周,藝名韓來儒,樂亭縣於家坨鄉莊坨村人。
先世為滿族正黃旗官宦之家,全家成員俱享受世襲俸銀和旗地租銀的皇家恩惠。民國以來,取消俸銀、旗地租銀制,旗人貴族子弟只能自謀生計,香圃父親韓延貴因多年經商獲利,成為富有大戶。

經歷

香圃15歲時,遵父命去東北龍灣(農安縣)習商。由於自幼酷愛樂亭大鼓.並經常學唱,想成為一名樂亭大鼓藝人,故不安心習商,遂藉故棄商回歸故里。因家教甚嚴,不敢向父親稟明從藝心愿,背地到處去聽書,自學自唱。鄉人議論說:“看來、韓家大少是要當說書藝人,那個敗家子.家裡有錢,瞎折騰唄……”香圃並未被這些冷嘲熱諷所動搖,大膽向父親當面提出,要拜師學藝當說書藝人,當即遭到父親痛斥和反對。
以後幾經求人央告其父,仍未得允。香圃則來個你不允許,我照舊學。其父面對此情,無可奈何、只好聽其自便,但要香圃自負生活費用。香圃為實現做大鼓藝人的夙願,便攜妻帶子寄居在外。幾經周折,他拜馳名昌、灤、樂一帶的說書藝人齊真為師,被授藝名韓來儒。
香圃時年27歲,隨之而來的生活重擔、學藝花費,加大了香圃的壓力。但香圃毫不動搖,仍早起晚睡,練鼓板、背書詞、學唱腔。這種刻苦學藝精神,深深感動了師傅齊真老先生,遂將自己的諸般絕技全部傳授與香圃,為其以後技藝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香圃出科以後,先由師傅齊真帶班,後獨自頂班。不久便成為頗有名氣的大鼓藝人。但他並不滿足於自己的既有水平,決心取百家之長,補己之短,使藝術造詣更上一層樓。於是從樂亭大鼓界名流“陳活埋”、王恩鴻等人學習拿手絕技,如四大口、八大句、緊流水等獨特板睃及花鼓板等。後又到東北、北京拜訪著名大鼓演唱家,以補益提高自己。香圃花費幾年時間,系統地整理出樂亭大鼓的“九腔十八調”,成為樂亭大鼓的正宗繼承人,對樂亭大鼓的傳播和發展起了極大作用。
“七·七”事變後,昌、樂、灤縣相繼淪陷。香圃不甘受日偽軍警特務的敲詐勒索和凌辱,忍痛棄藝歸田。為全家餬口計,從事小本生意。此後,與人交往和接觸較多,聽到了一些有關八路軍的傳說故事,從中了解抗日救國道理,後來做出冒險智救八路軍的愛國行動,深受人民稱讚,廣為流傳。
建國後,黨和政府對樂亭大鼓大力扶持,並號召民間藝人組織起來。香圃雖年近花甲,卻積極回響號召,騎腳踏車馱著行李下鄉巡迴演出,足跡踏遍昌、灤、樂,並為當地駐軍和工地民工義演。為配合政府中心工作,他自編自演《曹志中賣餘糧》書段,在於家坨鄉巡迴演出,進行宣傳,使於家坨鄉出色地完成了賣餘糧任務,受到縣政府表揚。黨和政府向全國文藝工作者發出演新戲、說新書的號召後,香圃雖已年近古稀,體弱多病,仍積極回響,大膽創新。除將傳統書目加以整理外,又改編了《烈火金剛》、《奪印》等現代節目,進行演出。在此期間,在縣文化館支持下,經全體文藝隊員的努力,香圃等在樂亭城關張仙廟舊址開辦了樂亭縣曲藝館。香圃被選為縣曲藝隊隊長,又被河北省曲協委員會吸收為委員。
香圃為使樂亭大鼓事業後繼有人,先後收教張學圃、傅文助為門徒,還將自己的兒子、兒媳、女兒等4人吸收到曲藝隊伍中。
在“文化大革命”中,香圃受衝擊,他花費幾十年心血蒐集整理的樂亭大鼓資料(四部長書、30多子弟書段)被“造反派”以破四舊為名全部焚毀。他心痛得晝夜哭泣,導致雙目失明。香圃為挽回損失,在病危之際還一字一句地口述,令其子志學筆記。剛把《包公案》口述完,就與世長辭了。
他為樂亭大鼓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