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州鎮

韋州鎮

韋州鎮位於同心縣東部,距縣城93千米。轄11個行政村。煤炭資源豐富。有豐富的大理石、石灰岩資源。是中外馳名的灘羊二毛皮和甘草產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韋州鎮
  • 別名:韋州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寧夏吳忠市同心縣
  • 電話區號:0953
  • 郵政區碼:751303
  • 面積:1007km2
  • 人口:約2.2萬人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氣候
  • 著名景點:康濟寺塔,暖泉,鴛鴦湖等
  • 車牌代碼:寧C
  • 行政代碼:640324102
行政區劃,歷史沿革,韋州風景,

行政區劃

代碼 640324102:~200韋一村 ~201韋二村 ~202河灣村 ~203南門村 ~204馬莊子村 ~205石峽村 ~206閆家圈村 ~207東山村 ~208青龍山村 ~211舊庄村 ~212甘溝村

歷史沿革

韋州漢代屬北地郡地,唐時為安置被吐蕃攻打舉國降唐南遷的涼州(青海)吐谷渾部,在今韋州設定了安樂州(長樂州)。吐谷渾(谷讀作玉),源於鮮卑東胡系統,是一個古老的遊牧民族。慕容神威,又稱慕容威(?——758年),吐谷渾人,慕容神威世居長樂州(今韋州鎮),是諾曷缽的後人,曾任長樂州游擊副使。葬於長樂州南之原(下馬關鎮趙家廟村山上)。至德元年(756年),長樂州被吐蕃占領。唐大中三年(849年)七月,靈武節度使朱叔明收復安樂州(長樂州),八月,改安樂州為威州。
同心縣韋州鎮
韋州小塔韋州小塔
北宋鹹平五年(1022年),党項族首領李繼遷攻戰韋州。1038年,李元昊在興慶府(今銀川)稱帝,西夏立國,置威州。設靜塞軍司以掌防務,使這裡成為西夏的一個政治軍事重鎮。
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夏主諒祚改韋州靜塞監軍司為靜塞軍,建城郭,修浮圖,大興土木,韋州首次達到鼎盛。
北宋元豐四年(1081年),神宗決策攻西夏,由慶州北上進駐韋州,是年在韋州設急遞鋪。而後宋又將韋州還治西夏。北宋元豐八年(1085年)春正月,韋州蕃官伯德率丁口250人內附降宋。宋神宗授伯德供購庫副使、本族巡檢,並賜銀絹三百,以示褒獎。
北宋元祐占六年(1091年)冬十一月,宋都監張存統兵入攻韋州等地得勝而歸。北宋元祐七年(1092年),西夏攻宋環州,宋將折可適趁虛直赴靜塞軍司得勝而歸。北宋紹聖四年(1097年),西夏屢擾宋境,宋知渭州(今甘肅平涼)章粢在葫蘆河川築平夏城、靈平寨等並連破西夏軍,夏勢在韋州一路有所削弱。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西夏陷平夏城,夏勢在韋州一路又有所恢復。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大明慶靖王朱栴就籓寧夏。以餉未敷,令駐慶陽北古韋州城,就延安、綏、寧租賦。逝世後,埋葬在今寧夏同心縣韋州明王陵。
明弘治元年(1488年)後,蒙古軍由花馬池(寧夏後衛)破邊牆,經鐵柱泉、惠安堡、韋州、下馬關、豫望城南去固原州(陝西鎮)一線(西線)漸成北方韃靼諸部的“入寇總路”,韋州的軍事、交通重要性更有所加強。明弘治十年(1497年)設定韋州守御千戶所,隸寧夏衛。
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寧夏巡撫都御史王珣奏築韋州東關,設關門一,城門二。這是如今韋州明東城的痕跡。
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總督秦□奏於韋州、豫王城等處增築屯堡。明孝宗以秦之所陳乃備邊急務,令悉心修築。
明正德元年(1506年)九月,總制陝西三邊(延綏、寧夏、甘肅)楊一清以“韋州地方平原通衢,虜寇出沒之所,兵備廢弛,保障不堪。況與螺山相近,慶府墳塋所在,連年大虜入寇,俱在彼處駐劁,及慶恭王墳近又被人開掘,深為可慮”為由,奏請添設官軍防守。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六月二十四日地震,韋州康濟塔頂端四級傾塌。是年,韃靼吉囊率部2萬餘騎攻擾寧夏,進逼固原,並至蠡山焚掠慶王陵園。
在整個清代,韋州稱韋州堡,同治十三年(1874年)前屬靈州管轄,同治十三年開始屬平遠縣管轄。民國三年(1914)平遠縣改為鎮戎縣, 1928年3月鎮戎縣改為豫旺縣。
1936年7月3日,中國工農紅軍西征時路過韋州,與馬鴻逵部激烈戰鬥,紅軍以康濟寺為陣地與敵人進行激戰,一位紅軍指揮員在塔上指揮戰鬥,不幸中彈犧牲,被迫撤離。如今繞著康濟寺塔四周,會看到戰爭留下的子彈洞。
1938年,國民黨豫旺縣政府由下馬關遷至遷至同心老城“半角(個)城”。豫旺縣始改為同心縣,韋州隨之歸同心縣管轄。1940年,寧夏省政府劃下馬關、韋州歸鹽池縣管轄。1943年,韋州修建飛機場,此時韋州重歸同心縣管轄。
1949年設四區,1956年改韋州區,1958年改星火公社,1961年更名韋州公社,1984年建韋州鎮。1997年,面積1007平方千米,人口2.2萬,轄韋一、韋二、南門、河灣、馬莊、石硤、閻家圈、東山、青龍山、塘坊、舊庄、甘溝、巴莊、周新、買河、王戶台、譚莊子17個行政村。2006年轄韋一、韋二、河灣、南門、馬莊子、石峽、閆家圈、東山、青龍山、塘坊梁、巴莊、舊庄、甘溝13個行政村;白絨山羊場。、

韋州風景

韋州古八景風光迷人,有一首詩概括道:“羅山疊翠賽美蘭,韋州古城象只船。金頂塔身鋼鈴響,菩陀寺內鬧嚷嚷。雪玲山下暖骨泉,鴛鴦二湖在城南。”
“羅山疊翠賽美蘭”:大羅山位於韋州西,距鎮區30公里,山勢挺拔、獨然屹立、峰巒重疊、蒼翠如染。大羅山在唐初稱“墮落山”,後來唐將吐谷渾部落安置在這一帶,讓其安居樂業,稱為“安樂山”。宋時有和尚在此修奇悟道。大羅山形如一個扣在地上的貝殼,四周緩緩上升,山峰陡然突起。古時候稱“貝”為“蠡”,明代人以其形蠡(螺),故又稱螺山,之後逐漸演變為現在的羅山。這個“蠡”字,自古至今讀音為“羅”音,不讀國語的“li”音,即“大蠡山”就是大羅山。大羅山植被種類較多,如今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它與北賀蘭,南六盤處在三點一線的位置上,是寧夏三大自然保護區中承北啟南的中間地帶,因其“旱地拔蔥”的獨特氣勢,被譽為“旱海明珠”、“荒漠翡翠”。“羅山疊翠”是與“賀蘭晴雪”、“梵剎鐘聲”齊名的寧夏八景之一。大羅山面積50.05萬畝,森林面積4.7萬畝,主峰“好漢圪塔”海拔2624.5米。山頂建有羅山轉播台。據說在明代時羅山一帶降雨量是現在的兩倍以上,水草豐美,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寧夏地區唯一的避署勝地。慶王朱栴寫詩讚美羅山的秋景:“韋州之西多峻岭,邊防也有仙佛境。風送路旁花草香,雲橫野外山川景。山川秋來最可口,夕陽徑照尤宜看。回家欲學王摩潔,淡墨塗抹圖屏間。”明代詩人劉牧的《蠡山疊翠》詩詠:“蠡山雨洗高嵯峨,群峰疊翠攢青蠡,我來信馬上山去,馬上觀看頻呤喔。平生愛此嘉山水,愛山不得往山里,到家移入畫軸中,掛向茅堂對書幾”。劉牧,明代韋州長史。本詩真切地描述了作者對羅山美景的嚮往和珍愛之情。
“韋州古城像只船”:據說韋州古城四周建有護城河,看上去古城就像浮在水面上的船隻一樣。
“金頂塔身鋼鈴響”:韋州鎮區內有兩座古城,東西座落,僅一牆之隔。西城稱為老城,韋州的老城就是西夏時所建(大約公元1140年——1193年),西夏人信奉佛教,就在城內建了佛教康濟寺,又在寺內修了個塔稱康濟寺塔。以後寺廟被戰亂所毀,那座塔歷經戰火、地震幾度重修現在仍然屹立在那裡,是如今韋州鎮展示濃厚文化底韻的重要標誌。
韋州康濟寺塔韋州康濟寺塔
矗立於古城內的康濟寺塔是一處歷史古蹟。原高39.20米,塔身第1 層較高,2 層以上檐與檐之間的距離逐漸縮短。是在夯實的黃土地上用長磚和方轉混砌的八角形密檐式十三層佛塔。由塔身、剎座、相輪寶頂三部分組成。1985年國家文物局撥款修繕康濟寺塔時在塔剎中發現了有漢文、西夏文的墨書題記磚塊,還發現了包括釋迦摩尼像、彌勒像、菩薩像、弟子像、無量祖師像、老子像多尊佛教、道教的經卷(其大部分佛經為明代刊印)等物品。其中道教部分的東西可能跟明朝重修有關。康濟寺塔前有兩塊石碑,記載著該塔的來歷。經歲月的洗禮嚴重沙化,其中一塊據說是西夏時所立的,隱約可見一些模糊的字跡,一塊是明重修時所立,見證了那個時代。一陣風起,康濟寺塔上面懸掛的鈴鐺清脆悅耳,仿佛訴說著歷史的滄桑。
在距康濟寺塔西北約300米的地方,有一座小塔,是一座具有典型喇嘛教風格的元代喇嘛寺墓塔,保存較完整的一座磚塔,與康濟寺塔南北輝映。塔基為單層八角須彌座,塔身呈寶瓶形,通高約15 米,在塔身和塔基座之間施蓮瓣紋一周。西南設一小龕,稱“眼光門”是放置佛像的地方,塔的基座內腹為土築,外砌以磚。塔體外表通抹白灰,又稱“白塔”, “白塔”使用的磚與明代牆磚是一個規格,磚是長44 厘米、寬21 厘米、厚10 厘米的青磚。城內的老戶寧願相信那美麗的傳說,大塔太孤獨,一天到晚泣哭不止,某個夜裡從遙遠的天邊一座小塔飛到了韋州城,給大塔來作伴,傳說中帶著浪漫。明朝劉肪有詩《白塔晨煙》:“白塔去州六十里,清晨長視炊煙起。太平久不見烽煙,客行道路如流水。放今大一統華夷,昔人還宿舊招提。會看居止人煙剩,雞鳴犬吠聞邊陲。”
“雪玲山下暖骨泉”:韋州溫泉歷史悠久,知名度很高,而且是至今全寧夏唯一一處碩果僅存的溫泉。韋州北部的巴莊子暖泉的熱水還在冬日裡冒著騰騰熱氣。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記載:“(三水)縣東有溫泉,泉東有鹽池。”三水縣,址在今同心縣下馬關鄉北紅城水古城。轄境約當今同心縣大部、鹽池縣西南部及利通區南部。溫泉正在其轄區內。歷史上,韋州溫泉水勢較大,知名度也高。唐朝神龍元年(705年),還在這裡設定過溫池縣(址在今惠安堡),溫池縣名,就是取韋州之溫泉的“溫”字,加泉東鹽池的“池”字而來。
在溫泉南面不遠的沙丘之間,有一明代古堡遺址“制府行邊暫憩之所”。古堡東西長約100米,南北寬約80米,門向東開。堡城用當地一種特有的白韁土夯築而成,殘高2—3米,堡內的荒草叢中,布滿了明代的殘磚斷瓦、柱礎及牆腳石。在古堡的西北約100米的地方,有一用白土夯築的土墩,殘高約9米,這就是明代的“暖泉亭”
韋州古城牆韋州古城牆
“鴛鴦二湖在城南”:在城南的鴛鴦二湖也是慶王朱栴所建。韋州城外有一對鴛鴦湖,一南一北,水碧如玉,自成形狀。旱不淺,澇不溢,一年四季清澈見底。鴛鴦湖春夏養育農田,秋冬滋潤大地,水色親切迷人,是韋州古鎮一雙美麗的眼睛。慶王朱栴有詩一首:《夜宿鴛鴦湖聞雁聲作》,“月朗星稀夜景清,水寒沙冷若為生。□□似說南歸意,感我窮邊久住情”。朱旃又在《東湖春漲》詩中寫道:“三月東湖景始饒,水光山色遠相招,魚沖雨急牽浮藻,鶯逐顛風過斷橋……”。詩中的水、山、風、鶯近寫韋州遠及羅山。鴛鴦二湖現經有關部門重修後已經變得景色宜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