鞦韆為戲

鞦韆為戲

潮汕盪鞦韆活動,以澄海市澄城巷口鄉、揭陽市炮台鎮桃山鄉、潮州市庵埠鎮仙溪鄉、亭廈鄉、惠來縣的石峻鄉、後山鄉等地較為有名,湧現了不少盪鞦韆能手,如李烈、朱福全、盧錫等。他們都是藝高膽大之人,能在高達10米的鞦韆架上穿木屐、皮鞋表演離手倒吊、空中轉身等高難度的技法,動作純熟,姿態優美,常常博得周圍觀看者陣陣掌聲和歡呼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鞦韆為戲
  • 地區:潮汕
  • 時代:宋代
  • 出處:普寧縣誌
簡介,起源,風俗,

簡介

在潮汕,盪鞦韆是潮人非常喜愛的一種民俗文化活動。潮人民眾性盪鞦韆多在正月,特別是元宵節前後舉行。正月對於潮人來說,是一個既忙碌又興奮,既熱鬧又快樂的月份。這個月份潮人的節日特別多,隨處可看到一派熱鬧非凡、喜氣洋洋的場景。而盪鞦韆既作為一種體育活動,能健身壯體,又作為一種文娛活動,能增添節日氣氛,故深受潮人的喜愛。

起源

潮汕早在宋代前便有盪鞦韆的活動。見於文獻記載,較早的有明萬曆《普寧縣誌》:“正月……男子小兒或婦人,競打鞦韆,至十五夜止。”從出土的明嘉靖《荔鏡記》劇本中也有打鞦韆的記載,由此可知,最遲在明代潮汕便有盪鞦韆之俗。此後歷代方誌都對潮俗盪鞦韆活動有所記載,如清順治《潮州府志》載:“(上元)兒童以鞦韆為戲,斗畲歌焉,善者為勝”;雍正《澄海縣誌》云:“(正月)十一日起,各神廟、街張燈,仕女嬉遊,放花爆、打鞦韆,歌唱達旦”;乾隆《揭陽縣誌》謂:“(上元)鄉村架鞦韆為戲,斗畲歌,善者勝”;光緒《海陽縣誌》曰:“(上元)鞦韆之戲,魚龍曼衍之觀無不具。”

風俗

潮汕有些鄉村在正月盪鞦韆時出現了一些奇特的風俗。例如饒平縣樟溪鎮龍潭埔村正月盪鞦韆別具一格,每年正月初一下午2時許,村民便在村寨廣場上搭起一個五六米高的鞦韆棚,凡去年生下男孩的人家都要備生、熟互摻的幾筐花生粒,登上鞦韆棚,向棚下早已翹首以待的人們撒花生粒,直到把所有花生粒撒完為止。棚下的人們尤其是今年即將為人父的後生兄們都爭先恐後地進行搶奪,熱鬧異常。據說是誰搶多花生粒,誰今年就生下男孩。故後生兄們為博個好彩頭,個個樂此不疲。該村這種習俗已有幾百年歷史。揭陽市炮台鎮桃山鄉正月幾乎天天男女老幼都可盪鞦韆,但是元宵節那天,男人不能登上鞦韆棚,整個鞦韆活動只能由女人參與,男人們只好站在一旁觀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