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勝利之後:民國初年政壇風雲

革命勝利之後:民國初年政壇風雲

《革命勝利之後:民國初年政壇風雲》是2012年3月1日新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宗震。

基本介紹

  • 書名:革命勝利之後:民國初年政壇風雲
  • 作者:朱宗震
  • 出版日期:2012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1198764, 9787501198764
  • 外文名:After The 1911 Revolution
  • 出版社:新華出版社
  • 頁數:242頁
  • 開本:16
  • 品牌:新華出版社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

內容簡介

《革命勝利之後:民國初年政壇風雲》內容簡介: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清朝滅亡,延續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覆滅了。辛亥革命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慶祝共和勝利的遊行、集會,遍及全國各地。然而,這場革命並不是通過血戰而取得徹底勝利的。革命黨人是以選舉袁世凱為民國總統作代價,策動袁世凱“反正”,逼迫清帝退位,才達到了推翻清朝的革命目的。革命贏得的是一個廉價的勝利。唐紹儀內閣雖然組成了,但這個內閣一開始就潛伏著危機。同盟會的國務員們,對於自己只是出任一些閒曹,畢竟是不滿意的。孫中山要從根本抓起,因而熱衷於社會事業,而宋教仁把治本看作“迂緩”,急於從政治標。新內閣和國會的成員們,對於新政府應該如何運作、議會民主如何施展,都沒有清醒的認識,也不知道如何著手。孫中山得悉宋教仁被刺,心情十分沉重,緊急從日本趕回上海。上海革命黨人在此政局的轉折關頭,也焦急地等待著領袖的歸來。鑒於袁世凱政府主使暗殺的證據確鑿,他們對袁世凱摧殘革命黨人破壞共和的罪行,義憤填膺,在反袁這一點上統一了起來,決心推倒袁世凱。然而,革命黨人在反袁策略問題上發生了嚴重的分歧。
《革命勝利之後:民國初年政壇風雲》編輯推薦:在辛亥革命後相當長的時間內,兩千餘年的專制思想都沒有在中國完全消除,還一度具有相當的社會基礎。民主共和制從來沒有得以在中國全面實行——無論是北洋政府還是國民黨的南京國民政府。民國史權威專家朱宗震力作

作者簡介

朱宗震,江蘇人,復旦大學歷史系畢業,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主要從事中華民國史研究。主要著作有《大視野下清末民初變革》、《孫中山在民國初年的決策研究》、李新主編《中華民國史》第三編第六卷、《孤獨集》、《黃炎培與近代中國的儒商》等。

圖書目錄

一、南京臨時政府結束
袁世凱就任總統
南北方都能接受唐紹儀
組黨熱潮興起
同盟會向何處去?

二、唐內閣垮台和留守府裁撤
政府北遷
民國成立了,錢該怎么借?
唐紹儀掛印而去

三、陸徵祥是個過渡人物
扶不起的陸徵祥
惡劣的先例:軍警干政
參議院遵旨投票

四、張振武被殺起風波
湖北“革命”不斷
誰是殺害張振武的真兇?
張案風潮

五、孫中山調和南北
六、江西民政長事件
七、宋教仁被刺:理想主義之死
八、南北戰爭動員
九、國民黨還不放棄合法鬥爭
十、南北調和終於幻滅
十一、二次革命爆發
十二、計袁運動的發展
十三、贛蘇大決戰
十四、二次革命悲涼落幕
結束語

後記

袁世凱鎮壓了二次革命,摧殘了革命勢力,鞏固了北洋集團的統治後,就立即著手清除殘剩的共和體制,扼殺辛亥革命的成果。
袁世凱在擊敗革命黨人以前,是十分小心謹慎的,他把儘可能多的中間分子籠絡在自己的身邊。隨著軍事的順利進展,勝利沖昏了他的頭腦,袁世凱越來越得意忘形,一方面猖狂地屠殺革命人民,一方面把原先的同盟者推到一邊,暴露出孤家寡人的本相來。
當南京取消獨立之後,袁世凱看到勝局已定,就於1913年7月31日發布命令,傳訊國民黨幹部人員,“限令三日內自行宣布,並將隸籍該黨叛徒一律除名,政府自當照常保護。”加緊了對整個國民黨的壓迫。至8月3日,國民黨在京領導人吳景濂、王正廷經過再三考慮,不得不向袁世凱屈服,回復當局,表示將黃興、陳其美、李烈鈞、陳炯明、柏文蔚遵照當局的命令除名。8月15日,國民黨江西籍議員徐秀鈞被捕,隨後解赴江西,處以死刑。8月19日,中間派別的北京愛國報主筆丁葆真被捕殺。8月22日,粵籍議員伍漢持在天津被捕殺。袁世凱開始對革命黨人和異己分子實施大規模的屠殺政策。1913年—1914年間,占領南方各地的北洋派軍人及其附庸,相繼在各省區大肆搜殺革命黨人,株連無辜,實施恐怖統治。
袁世凱雖然在軍事上獲得了勝利,但他還沒有給自己的總統寶座披上一件合法的外衣。因此,他暫時還要借重國會,借重進步黨人,對付在政治上仍然是異己的國民黨的殘餘勢力。1913年9月,袁世凱讓進步黨人熊希齡組織了“第一流人才內閣”,讓梁啓超、張謇等進步黨名流分享了內閣的閒曹。袁世凱滿足了進步黨人的政治欲望之後,就來為自己攫取更大的政治利益。
袁世凱把進步黨人請出來,目的就是要請他們為自己抬轎子。他急於登上正式總統的寶座。他已經等不得迂腐的政客草擬一個憲法來裝點門面了。因此,袁世凱唆使黎元洪和各地的部曲、走卒們鼓吹先選總統,再定憲法。軟弱的國會不得不一再屈從袁世凱的要求。總統選舉前夕,匪石在《民權報》上痛苦地指出:“袁氏被舉之後,必有一般走狗邀求改定憲法,以袁氏為長期總統者,理有固然,勢所必至,而共和亡矣。”10月6日,國會進行總統選舉。色厲內荏的袁世凱動用警察,身穿便衣改裝成公民團,團團包圍選舉場所,把議員們困在議院之內,自早至晚,不選出袁世凱任正式大總統就不準離開議場。袁世凱憑藉刺刀支持,經過多輪的反覆投票,才勉強以微弱多數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一任正式大總統。
選舉一結束,袁世凱立即過河拆橋。國會也好,進步黨也好,在袁世凱眼裡統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1913年11月4日,袁世凱藉口國民黨參與叛亂,下令解散國民黨,追繳國民黨議員證書。這樣一來,國會就不足開會的法定人數,名存實亡了。1914年1月10日,袁世凱又乾脆下令解散國會。梁啓超原建議袁世凱挾國會以號召天下,現在天下已在袁世凱掌心之中,國會又有何用?進步黨雖不免兔死狐悲的淒涼,但內閣總理熊希齡仍順從地一一副署了袁世凱的一道道命令。於是,熊希齡這個總理也失去了價值,被袁世凱一腳踢開,被迫於1914年2月12日辭職。國會沒有了,進步黨內閣垮台了,進步黨人在政治上已無所憑藉,惶惶然不知何去何從。至1914年5月,袁世凱制定《中華民國約法》,實行總統獨裁制,獨攬大權,他再也不讓其他黨派染指政權。
在地方上,北洋軍隊已經伸展到了長江以南,兔死狗烹,那些為袁世凱火中取栗的同盟者,也被一個個排除掉。湖南都督譚延閩雖然參加了二次革命,但實際上他和黎元洪事先在政治上取得了協調,所以,黎在湖南取消獨立之後,竭力為譚辯護,以求保全譚延闓的地位。但袁世凱不肯留情,譚延闓不得不人京請罪。熊希齡想以蔡鍔取代譚延閩督湘,也未能被袁世凱採納。1913年10月24日,袁世凱派湯薌銘督湘,絕了進步黨的督湘之夢。雲南都督蔡鍔雄踞西南,雖然支持袁世凱鎮壓革命,但滇、黔畢竟是一股異己勢力。滇、黔將領在占領重慶之後,曾野心勃發,企圖問鼎中原。袁世凱遂於9月間調蔡鍔來京養病。但滇、黔遠處西南,北洋系尚鞭長莫及,遂以唐繼堯署理滇督。袁世凱欺軟怕硬,對懦弱的孫道仁竟特別不予信任。12月5日,袁世凱調孫道仁進京面陳福建政情,由劉冠雄暫代閩督。不久,又裁閩督一職。孫道仁到京後,一直被置於憲兵的嚴密監督之下。12月9日,袁世凱禮請黎元洪赴京就副總統職務,以段祺瑞暫代鄂督,實際上以暴力迫黎離開自己的根本之地。袁世凱剷除了地方上最大的一個非北洋系的政治勢力。其他如陝督張鳳翔、川督胡景伊也先後被調離職,由袁世凱派出親信控制地方。
袁世凱剷除異己,發展北洋勢力,集大權於一身,反而大大縮小了自己的統治基礎,削弱了自己的政治同盟,伏下了失敗的因素。然而,袁世凱利令智昏,自不量力,還要向皇帝的寶座爬去,徹底背叛忠於共和的誓言。袁世凱稱帝之日,也正是他敗亡之時。
資產階級革命黨人在二次革命中遭到慘敗,他們維護共和的努力毫無成效,幾乎喪失了辛亥革命所獲得的一切成果。這是資產階級革命黨人一年多來的調和妥協傾向所必然導致的惡果。在二次革命中,儘管資產階級革命黨人仍然在運用武裝革命的手段,但是,他們已經不再具有血戰到底的勇氣。孫中山後來痛心地說:“第二次革命,我黨乃無一死於戰事者。”這表明資產階級領導的革命已經失去了它的戰鬥力。他們既然不懂得血戰到底的意義,他們也很難指望能夠獲得勝利的碩果。
二次革命失敗之後,孫中山決心重整旗鼓,發動三次革命,來完成辛亥革命創建共和的大業。為此,他重組中華革命黨,並堅決主張發揮領袖個人的權威作用,來克服革命黨人的渙散狀態,藉以集中力量和統一行動。但是,孫中山在革命形勢高漲的時期,既不能運用個人權威,在革命形勢低落的時期,又何能藉此部署隊伍?只是無益地嚇跑了一批同盟者。黃興等一大批革命黨人為此而拒絕參加中華革命黨。結果,孫中山把中華革命黨辦成了一個狹小的團體,沒有強化革命戰鬥力量,因而無所成就。孫中山的努力,沒有能夠開拓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中國的資產階級雖然參加了辛亥革命,但是,由於他們的經濟力量十分有限,又受到列強在華經濟勢力的制約,因而他們既無力支持長期的革命戰爭,更經受不起長期戰爭的破壞,尤其害怕列強的干涉。中國的資產階級不願意重走辛亥革命的路,希望以妥協求和平,以改良求發展。而中國城市經濟落後,城市小資產階級不能構成城市革命的骨幹力量,致使辛亥革命時期缺乏轟轟烈烈的城市國民運動,因而也不能帶動農村革命。實質上,辛亥革命一二次革命,並沒有形成有各階層人民參加的國民革命運動,它只是一次首先覺悟的少數資產階級革命黨人堅持的英雄革命,因而難以成功。
在中國近代社會中,2000多年的封建勢力有著根深蒂固的基礎,列強在華勢力又和封建勢力結合起來控制中國,新產生的官僚資產階級作為兩者結合的橋樑,扭成了一股頑固而又強大的統治勢力,致使中國不可能走明治維新式的道路,通過逐步的改良發展民族資本主義。中國不可避免地要通過一次新式的農民戰爭,才能開創一個新局面。但是,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沒有能贏得以農民為主體的國民的廣泛支持,中國革命不能不尋找新的道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