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鄉土·地域:中國當代西部小說史論

革命·鄉土·地域:中國當代西部小說史論

《革命·鄉土·地域:中國當代西部小說史論》著眼於西部獨特的地理人文環境對西部小說的巨大影響,分別從當代西部小說的流變,西部小說在當代文學格局中的地位,西部小說家的審美追求,西部小說與宗教、民俗文化的關係,西部小說與“新都市小說”的比較,“全球化”時代西部小說的選擇與走向等方面展開論述,展現當代中國西部小說的獨特成就,並力圖揭示西部小說作為中國當代文學中的一部分,為當代文學思潮所呈現的重要貢獻。《革命·鄉土·地域:中國當代西部小說史論》觀點新穎,資料翔實,論述精當,具有較強的學術價值。

基本介紹

  • 書名:革命•鄉土•地域:中國當代西部小說史論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 頁數:315頁
  • 開本:32
  • 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作者:趙學勇 孟紹勇
  • 出版日期:2009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403782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革命·鄉土·地域:中國當代西部小說史論》是國內第一本整體研究當代西部小說的史論著作。

作者簡介

趙學勇,1953年生於陝西乾縣。1977年畢業於蘭州大學中文系,1988年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致力於中國現當代文學與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沈從文與東西方文化》、《新文學與鄉土中國——20世紀中國鄉土文學與西部文學研究》、《生命從中午消失——路遙的小說世界》、《文化與人的同構——論現代中國作家的藝術精神》、《中國現當代文學通史》(主編之一)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部級項目多項。現任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孟紹勇,1974年生於山西平遙,中學階段開始發表作品,1997年畢業於山西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2006年畢業於蘭州大學文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與文化、中國現代出版與現代文學關係研究。在《文藝報》、《小說評論》、《蘭州大學學報》、《山西大學學報》、《唐都學刊》等報刊發表論文十餘篇,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一項。現供職于山西出版集團。

圖書目錄

緒論
一 地域文化與西部小說的可能
二 西部小說與西部精神
三 本書的著眼點與寫作思路

第一章 西部小說:概念、命名及歷史呈現
一 必要的規約
二 歷史的誤解與遮蔽的真相
三 “四代三時期”
四 從邊緣到經典
五 文學自覺與“神話”還原
六 超越的可能與難度

第二章 西部小說在當代文學格局中的地位、影響
一 “革命敘事”下的文學範式
二 從“書寫革命”到“超越五四”
三 “史詩性”追求的成功與缺失
四 當代文學人物系譜的確立
五 作為當代地域小說之一種
六 西部縱深地區作家的崛起及意義

第三章 西部小說作家的審美追求
一 以“正義”為特徵的美學趨向
二 “英雄”的誕生與人物的類型化
三 “鬥爭哲學”中的社會主義新人
四 生存記憶與理想再造
五 “腳下的土地”與“身邊的風景”
六 從“神秘西部”到“軍旅邊疆”
七 日常生活中的詩意與神性

第四章 西部小說與宗教、民俗文化
一 文化與人的同構
二 神秘主義與鬼怪書寫
三 宗教羽翼下的靈魂救贖
四 神性:現代西部的非理性表達
五 作為民族精神沉澱的民俗
六 體驗:從民歌到情愛
七 方言:西部敘事的生命之光

第五章 西部小說與新都市小說比較研究
一 “老玉米”的困惑與自覺
二 堅守鄉土與文化抗拒
三 西部的分野:從文化批判到欲望書寫
四 鄉土與都市:“後現代”文化的兩種表征

第六章 “全球化”語境中西部小說的走勢與選擇
一 時代洪流中西部小說的可能
二 深度探尋與“反觀敘事”
三 從“固守”到“突破”的必要準備
四 再思考:民族性與世界性
五 西部精神:民族靈魂的發現與重鑄
六 在“抵抗”與“堅守”中互動

附錄一 文學中心的轉移與當代文學“新方向”的確立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現代文學史上的“中心區”
三 文學在延安的“意識形態化”
四 文學“新方向”的確立

附錄二 20世紀50年代文學中心的轉移及其對當代中國文學的深層影響
一 文學中心轉移:時代的巨變和歷史的必然
二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及文學對於現實的介入
三 特定時期的文化結構、審美傾向與情感方式
四 創作多元化中綿延不絕的歷史投影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