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癱後遺症

面癱後遺症一般是指面癱病程超過3個月,因治療方法不當而延誤病情或經多種方法治療仍未痊癒的情況。具體表現為無抬眉運動或抬眉低,大、小眼或眼上瞼鬆弛,抬眉時嘴角上錯、閉眼時牽動嘴角、鼓嘴時眼小,鼻唇溝淺,面部僵硬、滯食、流淚等,給患者生活帶來不便,心理帶來不適。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神經內科
  • 常見病因:治療不及時,或者治療不當,本身病情嚴重
  • 常見症狀:無抬眉運動或抬眉低,大、小眼或眼上瞼鬆弛等
  • 傳染性:無
病因,臨床表現,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常見的引起面癱後遺症的原因主要有:
1.有些患者治療不及時,或者治療不當(如過早使用針刺治療、抗病毒藥物未使用或療程不足、激素類藥物使用劑量過小等),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2.患者本身病情嚴重,如肌電圖檢查提示面神經重度損傷,如Hunt綜合徵等。

臨床表現

面癱後併發症常見的類型有四個:面肌痙攣,面肌聯合運動,鱷魚淚症候群,面肌纖維性痙攣。
1.面肌痙攣
主要表現為發生於一側面部表情肌的陣發性不自主的痙攣或抽搐,發生的部位有眼部、口角、頸闊肌等,多為一側性,兩側受累少見。
2.面肌聯合運動
閉眼時口角向患側運動,或是在口角運動時患側有閉眼的情況出現。
3.鱷魚淚症候群
面癱患者流淚時常伴有面肌痙攣或彌散的面部肌肉反應的表現,而且面癱患者的眼淚變得不斷地乾澀,甚至流不出眼淚。
4.面肌纖維性痙攣
面癱的一側出現快速的,位置不恆定的搐搦性收縮,還常常會有瞬目運動伴隨。

診斷

1.病史
一側面部表情肌突然癱瘓、病側額紋消失,眼裂不能閉合,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時漏氣,食物易滯留於病側齒頰間,可伴病側舌前2/3味覺喪失,聽覺過敏,多淚等。
2.影像學檢查
腦CT、MRI等影像學檢查正常,排除顱內病變。
3.臨床表現
臨床出現面癱後上述四種類型臨床表現,症狀發生與面癱發生在時間上有先後關係。

治療

1.藥物治療
一般採用營養神經(B族維生素)等藥物治療,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面部神經水腫、促進功能恢復。面肌痙攣時藥物治療首選卡馬西平。
2.中醫治療
對患者儘量不採用電針,電按摩過重、過頻刺激的治療方法,在採用針灸治療的同時可配合中藥熏蒸及營養神經的藥物有助於神經的恢復。
3.A型肉毒毒素注射
當面癱後遺症表現為面肌痙攣時可在痙攣部位注射A型肉毒毒素,注射儘量在肌電圖引導下進行,多數患者可取得滿意效果,但部分患者會在A型肉毒毒素注射後3~6個月後復發,再次注射仍然有效。
4.手術治療
對於保守治療無效的面癱後遺症患者可採用整形外科手術治療。目前國內外最新套用的方法是小肌肉游離移植,其優點是無面部臃腫畸形及供區繼發障礙,損傷小,患者痛苦小,病程短,近期有靜態效果,遠期有動態效果。

預防

1.面癱患者應早治療,儘快控制病情,以避免發生後遺症。
2.面癱患者應注意休息,保證睡眠充足,避免各種精神刺激和過度疲勞,還要注意頭、面部保暖,以利疾病的康復。
3.面癱患者治療時應有信心與耐心,在醫生指導下,克服焦慮、悲觀情緒,採取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疾病,增強自我控制能力,重新建立合理、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積極配合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